到了二戰後期,為什麼日本的兵源嚴重不足呢

2022-03-20 04:13:06 字數 4401 閱讀 2188

1樓:阿軍侃社會

到了二戰後期,日本戰敗已經成為了一件註定的事情,不僅各個國家迎來了反日的最佳時機。就連日本這個國家的兵源,也已經出現了嚴重不足的情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主要的原因在於,日本在常年的戰爭中,士兵**過大;除此之外還因為戰線太長,使得日本已經首尾不能夠相顧。

將二戰後期日本兵源嚴重不足的原因,詳細來講可以分為下面這兩個原因:

一、長期作戰**慘重日本在二戰中作為法西斯國家之一,持續了多年的征戰;雖然日本擁有較強的軍事實力,但人口的出生頻率,也遠不如戰爭中,人員的損耗來得快。

在二戰時期軍隊的人數最為重要,只有有人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戰爭中。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其本身的資源就十分的有限。

加上常年的戰爭消耗,使得日本人的人口數量下降很快!相比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日本兵源的補充,遠遠比不上戰場上的消耗量。

到了二戰的後期,戰場上出現了很多十四五歲的少年,從這裡已經說明,日本的兵源已經枯竭。

二、戰線太長日本和德國作為二戰中的主要法西斯國家,日本的侵略足跡,幾乎遍佈了整個亞洲。他們依靠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使得在東南亞小國家內所向披靡。

然而**有壓迫,**就會出現反抗;被壓迫的人們,總是會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戰。拉長了戰線的日本人,要想維持自己的戰線,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

然而伴隨著戰爭中,人員的**損耗,到了後期也就無力在支撐漫長的戰線。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外加美國投下的原子彈,才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時間,讓我們早日迎來了戰爭的勝利。

2樓:小九七

日本的人口就只有那麼多,都被拉去上前線了,兵力經過多年的損耗,自然是無法得到有效的補充的,所以後期陷入了兵源不足的情況。

3樓:菠菠菠菠蘿哇

因為二戰期間日本大肆侵略亞洲各國,戰況激烈導致日本損失慘重,再加上日本人口本身就不多,所以兵源日漸不足。

4樓:小鏡老師說遊戲

日本的國土非常小,本土的士兵和人口其實都是非常少的,長期鏖戰下去肯定不足。

5樓:男人眼

二戰初期的日本兵矯健精壯,為什麼投降時卻瘦骨嶙峋?

二戰時,為何感覺日本兵力匱乏,而德國卻兵源充足?

6樓:高中燕老師

其實仔細看看蘇德戰場上的戰況就可以看出,蘇軍和德軍基本上就是在不停的包圍和反包圍。而無論是圍殲戰還是反包圍作戰,都是標準的消耗戰。所以德軍的陣亡人數是遠遠高於日軍的。

7樓:py皓月當空

德國在二戰時期通過芬蘭,義大利等盟友補充了大量兵員,而且日本的作戰不像德國一樣是機械化步兵,德國通過閃電戰可以用極小的代價來獲得極大的戰爭資源,而且日本人口也不如德國人口充足。

8樓:湯曼語

因為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培養不了太多的人口。而德國在戰爭後期開始擴大徵兵年齡,由原本的20歲到45歲擴大到17到61歲,這次的範圍已經包括那些曾經參加過一戰的老兵,可見德國已經把人力資源用盡了

9樓:哇咔咔咔咔嘻嘻呼呼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日本是島國,而日本到中國需要坐船,但歐洲連在一個整體,在內陸,較為方便的進攻。

10樓:我對錢並不感興趣

日本不僅需要陸軍,其海上戰場也是需要很多兵力的,所以日本兵力匱乏。而德國主要是陸地戰場,大部分都是陸軍,可能因為德軍戰鬥力強,所以感覺它兵力充足。

11樓:我湯

佔領中國這樣的大國家。人口眾多。

肯定要兵力不足。

歐洲2023年不包括蘇聯,人口3億。還沒有中國多。

然後日軍還進攻東南亞。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日本二戰為什麼陷入兵源緊缺

12樓:

其實,不僅日本,德國也有這個現象。還有,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前,已經在侵華戰爭中消耗了很多兵力

為什麼二戰期間日本越打越多呢?戰爭後期多達幾百萬人!日本人口這麼少!兵源去哪補充?

13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能總是看一個時期。首先日本準備二戰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幾十年的長期備戰。早在日俄海戰開始,日軍編制就有四十多萬。而且還只是遠征部隊。

再到後來一次大戰日本作壁上觀,不斷積蓄力量。這幾十年來發展編制,在到後來軍國主義的完全興起。不斷擴充軍隊。

而且,九一八是三一年。而二戰是三九年,這八年內日軍也在不斷擴充。

至於後期部隊為什麼越打的越多?

因為人是有的,裝備和訓練就不一定了。就好比日本的甲種師團,戰爭初期只有二十個,打到末尾只有數個,乙種師團也損失代價。剩下的都是親少年甚至老弱病殘的丁和丙級軍隊。

這些軍隊在日軍一開始的編制裡就是「酒囊飯袋」級別的廢物。

加上他們在東北的殖民團幾十年的努力。擴張軍隊容易,但是這些軍隊卻一點卵用的沒有。所以蘇聯幾天就橫掃了所謂的「關東軍」。其實就是剩下的廢柴。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戰爭初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動員。

二次世界大戰,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沒有準備的國家,比如美國完全沒有進行戰爭動員,陸軍加海軍一共不到100w,戰爭結束時候有1200w。

日本在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後進行了總動員,所以才那麼多人,不過跟美國還是沒法比。

15樓:f風之小吻

你說的很對,日本越打越多不斷補充兵力,人口還少。首先打仗需要人,人分為 老人,壯年,青年,青少年等等,還分男人和女人。所以戰爭後期日本慫恿大量的學生參戰,甚至初中生。

恐怕小學生也有在後方支援的吧。當然還包含女性。

16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當時人是很多的,據說在戰爭初期日本人口達到過一億!就是內部的人口和經濟問題日本才會發動侵略!

二戰末日本在國內兵源極度緊張的時候為什麼不允許這兩種人參軍?

17樓:冀城

這就是日本人的聰明之處!!工科生對應的就是國家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少了這些人才,國家的工業技術發展和科技進步就少人最重要的人才基礎。

而師範生你也應該明白,那都是未來的老師。咱們總說「教育是國家強盛之本」!而教師正是國家人才培育體系之中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了老師才能讓知識更好的傳承和得到更大的推廣。日本五十年代經濟迅速發展,到80年代就可以比肩美國。你能說和這兩個堅持沒有關係嗎??

18樓:甩毛雞

理工科學生是作為未來的工程師,師範類學生也是未來的教師,用未來的培養力量打目前戰爭,明顯不划算.

打個比方吧,把16歲的學生也拉上戰場,好比拆東牆補西牆,但把工程師和教師也拉上戰場,就相當於把頂樑柱也拆了,畢竟,還沒到那個時候....

19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能說,這兩類人都是建設國家不可代替的人才,日本人可不想把民族的未來搭進去

20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不允許啊,只是徵兵不會徵到你。

21樓:匿名使用者

理工科學生肩負著未來**、機械的研發

教師要繼續教育下一代(但我知道有些還是上戰場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感興趣自己去看看歷史書籍,這些回答基本是網上傳的分析日本快速崛起的,二戰末期不管是文是理都是年齡一到24就上戰場,有個關於大學生強制徵兵法案的,但是後來加了個法案,規定大學文科生讀半年就要上戰場,理工科和師範生依然24,所以二戰末期文科生送死的最多,而且有學生的日記說哥哥讀理科可以繼續學業,自己要上戰場,主要原因是文科生讀半年要上戰場,不是嚴禁。後來嘛,戰爭結束了,如果沒結束,理科生造樣可能變成6個月就上戰場。還有一點,就是一般理科都是正常的士兵,文科因為不怎麼受待見,特別是讀經濟的,都去當自殺敢死隊了,但是神風敢死隊、神聖突擊隊這些造樣有理科生,只是比例問題。

為什麼感覺同為二戰國家的日本總是兵力捉襟見肘,而德國卻沒有?

23樓:以君之見同語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日本的地理面積小,人口相對的較少,而德國面積比日本大,從地理上形成了一個優勢。

24樓:體壇大拌菜

一、德國在當時擁有大量的僕從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等全都是德國的僕從國,他們為德國的軍力部署提供大量的人員儲備。

二、中國廣袤的土地將日軍大量的兵力拖住,分散的日軍遭到中國的英勇反擊,所以日軍在每個地方都有分兵,陣線拉得太長自然兵力上就會捉襟見肘。

25樓:陽光的

因為日本本來軍事實力就沒有德國那麼強,在亞洲還要時刻面臨中國的強大抵抗而且有的時候也會與蘇聯交戰,應付不來

26樓:眼裡有星星的獅子

對戰國家不同。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日軍必須分佈大量兵力來中國交戰。

為什麼日本在二戰後能迅速崛起,日本在二戰後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

因為沒賠款,經濟沒崩潰 日本在二戰後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主要因為美國的扶持與copy日本bai政權再戰後的變革。du具體原因如下 1 美國為了實現自zhi己的強大,實現其自身的dao霸權戰略,由最初想佔領日本,並且扶植日本發展,從而輻射整個亞洲,所以那個時候日本就作為了美國在亞洲的代言人。並且隨著國...

二戰後期盟軍進攻日本本土,麥克阿瑟作為盟軍最高統帥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可為什麼他是親日一派

一是日本投降後,天皇為了逃避戰爭責任極力討好麥克阿瑟。二是美國從亞洲戰略考慮,為了牽制蘇聯需要日本。天皇當時在日本人心目中尚有威望,利用天皇可以平復日本的仇美情緒,便於控制日本。麥克阿瑟事實上是親日派,他一直反對廢除日本的天皇制,並羅列了很多理由。比如說,他認為如果天皇制被廢除,日本民眾將與美軍血戰...

二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

二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冷戰開始前和冷戰時期前半段,日本奉行基於經濟中心的外交戰略。第二階段是冷戰結束前後,日本奉行基於 政治大國 理念與 正常國家論 的 國際國家 訴求的外交路線。第三階段日本奉行基於 大國化 政治訴求的戰略性外交和價值觀外交。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