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報紙的刊頭上和日曆上,除了註明公曆的年、月、日、星期幾外,還注有農曆的年、月、日、節氣等等,這裡的農曆就是這一節要談的陰陽合曆。
我國上自秦、漢以前,下至清代末年,僅名家曆法就有100餘種,它們都屬於陰陽合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2023年以後我國報刊上改稱為「農曆」。
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是由於我國自古就是以農立國,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服務的原因吧。
眾所周知,陰曆的基本週期是朔望月,陽曆的基本週期是迴歸年。而陰陽合曆,顧名思義是兼顧陽曆和陰曆的一種曆法。進一步說,陰陽合曆把月亮繞地球運轉一週的時間(即朔望月)作為一個月,它又把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週的時間(即迴歸年)作為一年。
這種曆法的獨到之處在於,歷月,的日期代表著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為朔,滿月則正當月中;另一方面它又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協調。但是制訂陰陽合曆的最大困難在於,朔望月和迴歸年沒有公約數,所以一年安排幾個月最為合理,就成了編歷家們迫切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了。
農曆的歷年長度以迴歸年為準,但1個迴歸年是365.2422日,它比12個朔望月多11天左右(29.5306天*12=354.
3672天)。如果每年都是12個月,累積下去就會發生錯亂現象,比如2023年春節在2月份,16年之後的2023年的春節就趕在8月份了,這是多麼不方便呀!古人在實踐中想到,1年大約差11天,3年就是33天,於是就規定每過3年多加1個月,這樣的年稱為閏年。
這樣雖然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但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歲月裡,經過精心觀測和周密計算,至遲到春秋戰國時代就發現了「十九年七閏法」,即在19個年中設定7個閏年(閏年每年13個月),其餘12個年頭為平年(每年12個月)。採用了這個巧妙的辦法之後,19個歷年和19個迴歸年的長度就相差無幾了。
請看具體計算:
1個朔望月=29.5306(日)
12*19+7=235(個朔望月)
235個朔望月=29.5306?35=6939.69(日)
1個迴歸年=365.2422(日)
19個迴歸年=365.2422*19=6939.60(日)
計算結果表明,19個迴歸年和235個朔望月的天數僅有0.09天之差(合2小時9分36秒)。顯而易見,這一發現在我國曆法史上是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
它使得陰曆和陽曆比較好地調和起來了,同時歷的季節月令和實際天時也基本符合了。順便指出,這一規律首先為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所發現,當希臘發現這一週期時,我國已經成功地運用了160年之久。
南北朝時代,我國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於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訂了頗有革新的「大明曆」,大明曆創立了比「19年7閏」更為精確的「391年144閏」的方法,即在391年中設定144個閏年。
在介紹「農曆」的時候,有一點應該提醒,即平時有人稱農曆為陰曆是錯誤的。3種曆法的原理到此已經都介紹完了。我們再回顧一下,陰曆僅僅與月亮的運動相關,而農曆是兼顧了陽曆和陰曆的基本特點,它與陰曆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原則差別,所以不能稱農曆為陰曆。
至於農曆有舊曆之稱,大概是相對於公曆而言。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採用農曆,而辛亥革命以後於2023年開始採用公曆,於是人們習慣地稱公曆為「新曆」,相形之下農曆自然就有舊曆之稱了,可見新曆與舊曆之稱只是習慣而已。
由上所述可知,陰陽合曆的成功之處在於巧妙地設定閏月,但是為什麼有時閏三月,有時閏五月,又有時閏八月呢?這是一個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的問題。
2樓:南京葉巨集
以陰曆為主也兼考慮陽曆的歷法,稱陰陽合曆。中國傳統曆法農曆就是被稱為陰陽合曆。
這種說法把陰曆理解成完全純陰曆,這明顯不太適合。純陰曆在世界上極少,陰曆必須兼顧一點陽曆,這是最起碼的。所以,農曆俗稱陰曆,沒有不對。
許多人愛用「農曆不是陰曆」來抬槓,實在迂腐。我們分析一下農曆用了哪些陽的成分:
19年七閏:由於農曆每年的天數與真正一年相差太多,必須用19年七個閏年以19年平均天數365.247接近真正一年365.2422,避免偏差太大。僅此而已。
24節氣:這是與陽曆相關的24節氣。陰曆都有個先天偏差缺陷,不能用日期安排農事。
用24節氣這個陽曆工具就能解決,這是農曆首創。任何曆法都可用24節氣來解決農事安排問題,所以,24節氣並不屬於農曆曆法本身,這只是個陽曆柺杖。
我們可以看出,農曆的陽曆成分僅僅只有」19年7閏「這一點點,卻美其名曰」陰陽合曆「實在配不上。稱它陰曆沒有什麼不對。
什麼是陰陽合曆?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報紙的刊頭上和日曆上,除了註明公曆的年、月、日、星期幾外,還注有農曆的年、月、日、節氣等等,這裡的農曆就是這一節要談的陰陽合曆。
我國上自秦、漢以前,下至清代末年,僅名家曆法就有100餘種,它們都屬於陰陽合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2023年以後我國報刊上改稱為「農曆」。
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是由於我國自古就是以農立國,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服務的原因吧。
眾所周知,陰曆的基本週期是朔望月,陽曆的基本週期是迴歸年。而陰陽合曆,顧名思義是兼顧陽曆和陰曆的一種曆法。進一步說,陰陽合曆把月亮繞地球運轉一週的時間(即朔望月)作為一個月,它又把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週的時間(即迴歸年)作為一年。
這種曆法的獨到之處在於,歷月,的日期代表著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為朔,滿月則正當月中;另一方面它又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協調。但是制訂陰陽合曆的最大困難在於,朔望月和迴歸年沒有公約數,所以一年安排幾個月最為合理,就成了編歷家們迫切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了。
農曆的歷年長度以迴歸年為準,但1個迴歸年是365.2422日,它比12個朔望月多11天左右(29.5306天×12=354.
3672天)。如果每年都是12個月,累積下去就會發生錯亂現象,比如2023年春節在2月份,16年之後的2023年的春節就趕在8月份了,這是多麼不方便呀!古人在實踐中想到,1年大約差11天,3年就是33天,於是就規定每過3年多加1個月,這樣的年稱為閏年。
這樣雖然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但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歲月裡,經過精心觀測和周密計算,至遲到春秋戰國時代就發現了「十九年七閏法」,即在19個年中設定7個閏年(閏年每年13個月),其餘12個年頭為平年(每年12個月)。採用了這個巧妙的辦法之後,19個歷年和19個迴歸年的長度就相差無幾了。
請看具體計算:
1個朔望月=29.5306(日)
12×19+7=235(個朔望月)
235個朔望月=29.5306×235=6939.69(日)
1個迴歸年=365.2422(日)
19個迴歸年=365.2422×19=6939.60(日)
計算結果表明,19個迴歸年和235個朔望月的天數僅有0.09天之差(合2小時9分36秒)。顯而易見,這一發現在我國曆法史上是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
它使得陰曆和陽曆比較好地調和起來了,同時歷的季節月令和實際天時也基本符合了。順便指出,這一規律首先為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所發現,當希臘發現這一週期時,我國已經成功地運用了160年之久。
南北朝時代,我國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於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訂了頗有革新的「大明曆」,大明曆創立了比「19年7閏」更為精確的「391年144閏」的方法,即在391年中設定144個閏年。
在介紹「農曆」的時候,有一點應該提醒,即平時有人稱農曆為陰曆是錯誤的。3種曆法的原理到此已經都介紹完了。我們再回顧一下,陰曆僅僅與月亮的運動相關,而農曆是兼顧了陽曆和陰曆的基本特點,它與陰曆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原則差別,所以不能稱農曆為陰曆。
至於農曆有舊曆之稱,大概是相對於公曆而言。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採用農曆,而辛亥革命以後於2023年開始採用公曆,於是人們習慣地稱公曆為「新曆」,相形之下農曆自然就有舊曆之稱了,可見新曆與舊曆之稱只是習慣而已。
由上所述可知,陰陽合曆的成功之處在於巧妙地設定閏月,但是為什麼有時閏三月,有時閏五月,又有時閏八月呢?這是一個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的問題。
4樓:淡然真誠面對
把太陰曆和太陽曆二者配合起來的歷法叫作「陰陽合曆」。在我國的夏朝後期,將陰曆和節氣歷結合起來制定了「陰陽合曆」。陰陽合曆是在夏朝制定的,因此在歷史上長期稱其為 「夏曆」,近代改稱為「農曆」。
陰曆改革成陰陽合曆,其具體改進之處是:運用節氣歷給陰曆 設定閏月的辦法。
所謂陰陽合曆,就是既要考慮月相的符合,即新月在初一,滿月在十五,又要讓一年的平均長度仍然為365日多一點 (和公曆的年長接近)。這樣曆法中,就必然會同時容納陰曆和陽曆兩種成分,並且要將它們調和起來,所以比陽曆和陰曆都要更為複雜。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百餘部曆法,都是陰陽合曆,這在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是難以想象的。
5樓:南京葉巨集
以陰曆為主也兼考慮陽曆的歷法,稱陰陽合曆。中國傳統曆法農曆就是被稱為陰陽合曆。
這種說法把陰曆理解成完全純陰曆,這明顯不太適合。純陰曆在世界上極少,陰曆必須兼顧一點陽曆,這是最起碼的。所以,農曆俗稱陰曆,沒有不對。
許多人愛用「農曆不是陰曆」來抬槓,實在迂腐。我們分析一下農曆用了哪些陽的成分:
19年七閏:由於農曆每年的天數與真正一年相差太多,必須用19年七個閏年以19年平均天數365.247接近真正一年365.2422,避免偏差太大。僅此而已。
24節氣:這是與陽曆相關的24節氣。陰曆都有個先天偏差缺陷,不能用日期安排農事。
用24節氣這個陽曆工具就能解決,這是農曆首創。任何曆法都可用24節氣來解決農事安排問題,所以,24節氣並不屬於農曆曆法本身,這只是個陽曆柺杖。
我們可以看出,農曆的陽曆成分僅僅只有」19年7閏「這一點點,卻美其名曰」陰陽合曆「實在配不上。稱它陰曆沒有什麼不對。
陰陽相合是什麼意思,請問,「陰陽相濟」是什麼意思?請詳細解釋和說明。
陰陽相合是天地之間的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中國古代陰陽學說的重要內容。讀過國學的人,基本都知道陰陽相合,陰陽相合已作為一種普遍認識深入人們的生活。雖然大家都知道陰陽相合,但是陰陽之間為什麼相合的問題卻鮮有人提及,古代典籍中對陰陽為什麼相合的描述也不多見。陰陽之間為什麼相合包含兩個原因,一是陰陽之間有相合...
陰陽併線是什麼意思
k 線 陰陽線 一般來說,的變動多因心理的因素所控制,當然也有政治的 經濟的等多方因素,因此股價的變動絕不是毫無理由的.就 市場整體而言,買方與賣方永遠是對立的.一方的利潤便是另一方的損失.投資人為確保個人利益,需要 買賣雙方在次日,在下週或在下個月誰佔優勢,以便決定站在買方陣線或加入賣方行列,就是...
陰陽合同是什麼意思
陰陽合同就是針對同一事項簽訂兩份合同,一份放在明面,屬於可以公開也就是見的光的,另一份放在暗處,只有合同雙方當事人知道,不能公開也就是存在某種見不得人的目的,一般來講是在某些交易類 勞務類等合同中,為了逃避或減少徵稅而做出的欺騙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就是有明暗兩個合同,明的合同只是給別人看的,暗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