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祖硯齋主人
雖然如此,我們的民族,前失去了史可法,後失去了譚嗣同這樣的曠世奇才,深為可惜。
2樓:戈壁胡楊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江山和江湖,其實差不多啊!·
清朝興於孤兒寡母,也亡於孤兒寡母,僅僅只是歷史的巧合?
3樓:歷史便當
其實我覺得這種事情就是個謎。
有的時候他確實是歷史的巧合,但是有的時候也確實是人為製造的,再說了,這件事情也就是社會環境造成的必然結果。
4樓:醉相si夢
興於孤兒寡母,是因為形勢所逼,他們奮發圖強而強盛,但卻因為長期閉關鎖國倒閉
5樓:
應該是歷史的巧合,清朝亡是因為清朝閉關鎖國,導致清朝經濟落後,落後就要捱打。
6樓:可靠的桃花小扇
在我看來,這就是歷史的巧合。興起的那一代是孝莊皇后和順治帝,敗落的是慈禧太后和光緒、咸豐等人那一代。興是在封建制度仍有活力時,幼主碰上了賢孝莊;敗則是清朝趕不上歷史潮流氣數已盡,而且碰上了慈溪當政,加速滅亡。
7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興於孤兒寡母,也亡於孤兒寡母,這並不只是歷史的巧合。
8樓:可愛泡麵吖
沒有絕對的巧合,也沒有必然的結果,一切都是有因有果,興於孤兒寡母是因為當時局勢所迫,不得於,勤於執政,使國家變得強大,而亡與孤兒寡母,是因為長期閉關鎖國所導致的,是長期清朝積累下來,並不是突然在最後一個皇帝的時候才滅亡的
9樓:六二的異維世界
不同的時期所造成的不同結果,興起是由於勵精圖治,衰敗是由於整個國家體系的腐朽。
10樓:想要溫柔
我覺得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巧合,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說只是一個兩個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巧合,如果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話,那肯定就不僅僅是巧合了。
清軍入關時,多爾袞問道士清朝國運,道士說了什麼,讓多爾袞渾身顫抖?
11樓:才易綠
清軍入關時,多爾袞問到是清朝國運到時說:「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這讓當時的多爾袞十分震驚,所以才會渾身顫抖。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當清軍入關的時候,已經要改朝換代了,而這個時候問道士是沒有用的,打仗還是需要用將軍的,所以多爾袞聽了道士的廢話,很生氣
13樓:帝利亞的筆記
道士說「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說得一針見血,把目前局勢描述貼切,連未來都**到了。
14樓:卡卡西的靈魂
其實這個時候問道士是沒有用的,打仗還是需要用將軍的,所以多爾袞聽了道士的廢話,很生氣
15樓:麥田捕手去兜風
多爾袞問道士清朝國運,道士說了什麼,讓多爾袞渾身顫抖?道士說: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這樣的一句話。
16樓:
「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 因為很準確
多爾袞:大清何時亡!道士一句話讓他渾身顫抖,這句話是什麼?
17樓:旭旭愛吃香菜
老道士的意思就是說得天下在於攝政王,失去天下也在於他。
18樓:
因為這個道士說的是無量天尊,後來就再也沒有說什麼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個道士並沒有說什麼話,所以他才會這麼生氣的
20樓:善良的
道士其實也不知道,只是說了一句無量天尊。
清軍入關時,多爾袞問道士,大清何時亡,老道回答了什麼?
21樓:虛鯤竟然用籃球
老道回答"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這個回答使多爾袞大吃一驚,本來想再追問下去,老道卻不願意再回答了。多爾袞也只能道謝然後告辭老道了。
老道士的回答顯然是一種預言,雖然有一定的猜測性,但還是挺準確的,畢竟清朝真的亡於攝政王,溥儀和太后也是一個孤兒寡母。所以老道士的話不無道理。
22樓:兔牧馬人
像一些當時的國家的運勢,什麼時候能夠完結,其實沒有一個是真的是有氣勢的,基本上都是後代的人瞎編亂造,編導一個吉祥話,老道就對他說了。到袁為止。
23樓:陶樓兔子
老道士說得天下在於攝政王,失去天下也在於他,得到天下在於孤兒和寡母,失去也在於他們。攝政王指多爾袞,孤兒寡母指的是孝莊和福臨。
24樓:容姐教你進社會
失之於攝政王,失之於孤兒寡母。這句話讓多爾袞以為攝政王肯定就是他。雖然當時還沒有被封,但是他認為正是有了他,清軍才能夠順利的入關,得到天下。
25樓:匿名使用者
多爾袞問:"道長,我聽說,這關外的軍隊就要進來了,但是不知他們能否安坐天下?"
"呵呵,能坐天下也。"老道回道。
多爾袞心中大喜:"敢問道長,這天下他們能坐多久呀?何時亡?"
老道人說了一句話讓多爾袞渾身顫抖:"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
26樓:小黑馬曦曦
這個老道回答道,"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
27樓:鯨瀚
那老道人回答多爾袞道:「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兒寡母,失之於孤兒寡母」。多爾袞想向老人求教什麼意思,可老道人卻不願多言,只是又說了一句「無量天尊」。
清軍入關時多爾袞問大師國運:大清何時亡
28樓:暮靜雨
多爾袞護衛年僅六歲的福臨進入京師後。走到京郊的青龍橋,遇到了一個算命的瞎子老漢,只見他的卦攤高高懸掛了一幅對聯,「眼瞎能明古往今來事,手殘善斷痴男怨女情」。
多爾袞看後大驚,暗想:我率軍入關,不知大清國運如何?他是個瞎子,又看不到我,且去問問又有何妨?
於是,他停馬上前問到:「大師,聽說關外的軍隊進來了,不知他們能不能安坐天下?」「能坐天下。
」算命瞎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多爾袞聽後暗喜,又問道:「大師,能坐多久?」算命老漢沒有了7面回答,卻說出了讓多爾袞且驚且喜的兩句話:「得之於攝政王,失之於攝政王;得之於孤寡,失之於孤寡。」
多爾袞是攝政王,孤兒寡母就是孝莊太后及其子福臨順治帝,在多爾袞的帶領下,他們進了京城,得了天下。268年後,在攝政王載灃擔任監國下,隆裕太后和溥儀這對孤兒寡母了頒佈退位詔書,宣告了清朝的滅亡。
攝政王多爾袞至死也沒做皇帝,為什麼被追封為「清成宗」呢?
29樓:輕鬆說文
因為攝政王多爾袞活著的時候,就是獨攬大權,猶如太上皇一般的存在。已經都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宰相,但是攝政王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宰相,甚至從一些角度來看,他的權利和地位比皇上還要高!
還有一個原因,攝政王死了之後,順治親政。但是朝中還有非常多攝政王的黨羽,所以這個時候追封攝政王多爾袞為「清成宗」,一方面能夠安撫多爾袞的黨羽,一方面又能夠慢慢培養自己的勢力。所以是一個緩兵之技!
如果從多爾袞的身份來看,他在死前已經是順治的父親,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是他的確已經成為了皇父攝政王,其實就跟太上皇沒有什麼區別。即便當時的他沒有獨攬大權,就憑藉著這個特殊的身份,追封他為「清成宗」,也是說得過去的。
再者,清朝能夠順利走到順治帝,多爾袞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初皇太極猝死,只留下「孤兒寡母」。潮劇動盪,多虧了多爾袞的幫助,做出了不少正確的決定,讓清朝順利度過危機。
就說在2023年,是多爾袞決定清軍入關的。也就是這個英明果斷的決定,讓清朝在未來的200多年從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大一統政權。
因為所處的地位和角度不同,所以有些人認為多爾袞的所作所為並不值得誇讚。但是,不可否認他的確也會清朝立下了悍馬功能老。不論是他的身份還是他的功勞,都配得這個封號。
30樓:井妍說事
因為多爾袞在名義上是順治的父親,所以給他這個封號是情理之中的。
31樓:雨點兔兔
這主要是一個緩兵之計,是為了安撫多爾袞所建立起來的黨羽。
32樓:別有事找壞蛋
因為多爾袞生前權力地位很大,所以才被追為清成宗。
33樓:麥苗在成長
多爾袞死後他的勢力還在,順治這麼做是為了穩住擁護多爾袞的人,也是為了緩和朝堂局勢。
34樓:韓禹雪
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35樓:美丫檸檬布丁
多爾袞雖然沒做成皇帝,但是他功成名就,配得上清成宗。
漢朝的大一統的意義是什麼,漢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1.第一次有了漢民族,中華民族的概念 2.奠定了中國的政治的版圖 3.完善了郡縣制 4.確立的儒家的獨尊地位 答 原因 1 客觀上 景帝后期的經濟繁榮 為後期的大一統打下基礎 2 主觀上 汗武帝雄才大略,善於用人 措施 1 政治上 削弱諸候國的勢力,諸候國越分越小 2 思想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
上下五千年,大一統都是由戰爭完成的對嗎
首先,這種說法有些絕對,就像古人所說 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 戰爭是實現政權統一的必備要素,但是大一統既指疆域的大一統,也指思想文化的大一統,社會各方面的整合。漢武帝時董仲舒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就是最好的證據。這個是絕對的。從古至今這麼多朝代。都是通過戰爭結局。俗語有云。三十年河東 三十...
漢武帝時的大一統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1 政治方面 改革官制,加強皇權。打破封侯為相的慣例,起用布衣為相,完全控制丞相。任用低階的官吏和侍從人員為尚書令 侍中等職,共議軍國大事,形成 中朝 決策機構,其中尚書令權力日重。以丞相為首由三公九卿組成的機構,演化為一般的執行機構,稱為 外朝 大量選拔人才,重視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強皇帝對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