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之死的原因,李廣的死因是什麼?他是自殺的麼? 他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2022-04-12 07:27:29 字數 4038 閱讀 8145

1樓:匿名使用者

李廣是自殺的,是在漢武帝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自殺的。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大將軍衛青統帥大軍與匈奴決戰,李廣使其手下的將軍之一,李廣因迷路,未能及時與衛青的主力會師合擊匈奴單于,按律要追究責任,李廣份憤而自殺。

啟示。(1)李廣是沙場上的鬥將,卻是政治上的侏儒,嗅不到政治場上的風向標,竟然私自接受樑王的將軍印,以至於有功而得不到封賞;他雖然只坑殺了八百投降的羌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將給大漢朝的西北邊境帶來怎樣的惡劣影響,西漢後期,同叛亂不止的西羌的戰鬥差點拖垮了大漢超。

(2)他的氣量也稍顯不足,霸陵尉不過是照章辦事,天黑後不開城門不讓他通過,他就在日後找個機會報復,將其殺死。

(3)作為一名軍人,立軍功博取封侯的美名,是其一生追逐的夢想,但以李廣之才,更合適防守而非進攻,但是自負其才的他有總希望成為獨立統兵的主將帶兵出征,至少也希望擔任先鋒,但理想與現實之間,李廣成立一名最失意的人。

2樓:匿名使用者

代李廣為郎中令。不久,懷恨其父李廣之死而擊傷大將軍衛青,衛青卻沒有聲張。後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宮狩獵,被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

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主觀方面的原因則主要源於李廣自身了,其主要有三大弱點,都是很致命的。

首先,自負是李廣的第一大弱點.在「李廣才氣,天下無雙」之後還有兩句是這麼說的「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李廣自負其才天下無雙,所以行軍打仗沒有嚴格的佇列和陣勢要求,就圖便利,隨水草豐茂處紮營,尤其對於軍務文書更是能省則省。

而當時的另一位名將程不識則行事十分認真、嚴格,與李廣截然不同,因而其軍隊從未遇到過大的危險。程不識也說過,「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事實也如此,李廣為此打了不少敗仗。還有,李廣自恃才氣出眾,作戰勇猛便產生極大的自負心理,行事作風散漫,甚至私下接受樑王的封印,這也犯了嚴重的過錯,給自己帶來極壞的影響。

其次,有仇必報,心胸狹隘是其第二大弱點。李廣平時的為人心胸狹隘,毫無大將風度,甚至會為一點小事怨恨別人並伺機報復。譬如,霸陵尉本是按軍令執行,做法並無太過之處。

然而李廣卻始終記下這一「仇」並尋機報復,甚至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也不忘公報私仇,設計殺害得罪過自己的人,可謂睚眥必報。這種狹隘的心胸也給別人尤其是當時的漢武帝留下了極不好的印象,試想,無論任何時代,一個心胸如此狹隘的人領導會重用嗎,即使用了會放心嗎?

第三,「殺降」是李廣的第三大弱點。他在鎮守隴西時,有羌人造反。他使用詐術,誘使羌兵八百多人投降,最後卻全部加以坑殺。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兵」。用計策勸降敵人,以不損一兵一卒的方式取得戰爭的勝利,絕對是值得稱道的行為。但是,出爾反爾、坑殺降將的做法,又怎能獲得皇上的信任?

無論敵友,誰都不敢相信一個言而無信、背信棄義之人,而這一行為也給李廣帶來了無窮的後患。

基於歷史的客觀原因以及李廣自身的這三大致命的弱點,「李廣難封」也就並非偶然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李廣的悲劇值得後人借鑑!

李廣悲劇命運的原因

4樓:453565001藥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的命運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在當時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中,李廣的悲劇命運是歷史的必然。 原因就在於他的另類,不識時務,不能融入主流社會! 當封建統治者需要他的神勇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時,就讓他出生入死、拼殺疆場,當他年事已高再無利用價值時,被邊緣化,受人排擠,被利用及至最終因誤戰時羞憤自殺的結局就是必然的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性格驕傲自大,說話咄咄逼人

李廣是怎麼死的?

6樓:

李廣是在漠北之戰中,因迷失道路不忍刀筆吏的汙辱,揮刀自盡的。

到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汙辱。

」於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訊息,不論認識李廣否,不論老少都為之落淚。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李廣是自殺死而死的

1.公元前119年,在與匈奴的戰鬥中,李廣本以為這是他最後一次表現機會,便向衛青請求道:「我是前將軍,自然該打先鋒,您卻讓我走東路。

我好不容易才有了面對單于(匈奴最高首領)的機會,我願意衝在前面,先死於單于之手。」

2.在出徵前,漢武帝私下和衛青說李廣的運氣不好,不能讓李廣衝在最前面。同時衛青也有他自己的私心,想讓他的救命恩人公孫敖與自己一起和匈奴交戰,好給他一次立功改過的機會,沒有答應李廣的這個請求。

3.在與匈奴的交戰中,李廣的行軍迷失了方向,趕不上匈奴的部隊,而衛青又沒有抓到單于,這是一個很大的罪惡,李廣不想一把年紀還受此屈辱,於是便懷著悲憤的心情自殺了。

李廣(?-前119年),華夏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先祖為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

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

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射石搏虎

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張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裡。仔細看去,原來是石頭,過後再射,就怎麼也射不進石頭裡去了。李廣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他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居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惡虎撲傷了李廣,李廣帶傷最終竟也射死了這隻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廣英勇善戰,歷經漢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文帝、匈奴單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紀不大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讚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走出一條小路出來。

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日本東京成蹊大學即以此為名。

漢代將軍李廣是怎麼死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李廣之死 跟衛青是有點關係的。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李廣被任命為前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征伐匈奴。大軍出塞後,衛青命李廣所部與右將軍的部隊合併,從東邊走。東路繞道、路遠,肯定不能按時與中軍匯合,李廣深知這一點,便向衛青請求道:

「我是前將軍,自然該打先鋒,您卻讓我走東路。我好不容易才有了面對單于(匈奴最高首領)的機會,我願意衝在前面,先死於單于之手。」

出征前,漢武帝暗中告誡衛青,說李廣運氣差,年紀也大了,不能讓他與單于正面接戰,免得誤事。同時,衛青還有個私心,他的救命恩人公孫敖不久前被武帝剝奪了侯爵的名位,衛青想讓他與自己居中軍與匈奴接戰,給他個立功的機會。因此,衛青不肯答應李廣的請求,他甚至當著李廣的面讓部下把命令直接送到李廣的軍營裡去。

受到如此輕侮,李廣也動了怒,連與衛青辭別的話都沒說,面帶怒色起身返回自己的軍營。

果不出李廣所料,東路繞遠,又沒向導,李廣的部隊迷失了方向,沒趕上與匈奴作戰。衛青雖然與匈奴主力接戰,但沒抓到單于,回師時遇上李廣。衛青要向武帝報告這次行動失利的原因,他的長史(將軍身邊掌管文書的官吏)就問李廣為什麼遲到?

李廣心想,你哪有資格問我,就沒回答。長史讓李廣的部屬回答,以給李廣難堪。

回到軍營,李廣越想越不是滋味,長嘆一聲:「想我一生與匈奴打了70多仗,好不容易有了與單于面對面交戰的機會,卻又被衛青排擠,自己又不爭氣迷了路,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我已60多歲,怎麼說也是成名已久的老將,如今又受刀筆小使的折辱,哪堪忍受!

」想到這,李廣悲憤不已,拔刀自刎。

9樓:耿直寶寶

因為李廣他因為迷路所以未能參加戰鬥憤愧自殺而死但是李廣他並不是憤愧自殺而死,而是被一名將士所殺死的。

司馬遷對於李廣的評價,為什麼司馬遷對李廣的態度和對霍去病的截然不同

李廣無大將之才,貶李廣。為什麼司馬遷對李廣的態度和對霍去病的截然不同 李廣是歷史上傑出的將領,他一生中參加戰役70餘次,戰功卓越,然而最終卻被迫自殺,其子孫亦相繼被害。身先士卒,卻終身不得封侯,和司馬遷一樣處在尷尬的境地,也算 同是天涯淪落人 吧!霍去病年少時曾經射殺李敢,失手也好,存心也罷,漢武帝...

埃及法老之死,埃及法老的死因到底是什麼?

圖坦卡蒙死因 死於瘧疾和腿部骨折引起的併發症,這是目前最官方和權威的說法,至於其他被害死之類的不能確定kv46貴族yuya和tjuyu的陵墓,他們也許是王后tiy的父母。一直到圖坦卡蒙的陵墓被發現前,它一直是帝王谷中保留最完整的陵墓。tiy是 拉美西斯三世的母親 所以這塊墓地應該是 拉美西斯的外公,...

霍去病為什麼敢射殺李廣的兒子李敢

霍去病和衛青都是漢朝的名將,在軍中和朝堂都有一定的地位,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又是衛青的外甥,所以這三個人的關係是很好的。李廣雖然身經百戰,但是脾氣比較火爆,晚年時期和衛青一起出戰,卻自己犯了錯誤,自刎而死。他的兒子李敢就覺得衛青是導致父親死的直接原因,所以才會跑去刺殺衛青,但是沒有刺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