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貼對聯的來歷,貼對聯的來歷

2022-04-26 06:52:06 字數 4531 閱讀 4177

1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時期,人們便把寫有神荼、鬱壘名字的桃符懸掛在門上,以去除厲鬼。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聯語,後蜀主孟昶也親自寫下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句子。明代時期,民間對對子的習俗開始流行,對聯的名字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

到了今天,在春節這天貼春聯也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

2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久遠了,5千年歷史。

3樓:雷叔說化學

一說春聯**於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

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3]

現存最早的春聯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中有十二副為歲日和立春寫的聯語,其中第一副「歲日:三陽始布,四秩初開」,作者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

貼對聯的來歷

4樓:我去月球遼

每逢春節,我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

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古時候的對聯,因為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上聯在門右邊。現在,由於書寫習慣從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聯貼在門左邊的。

究竟應貼在哪邊,要看橫批的書寫,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

5樓:在廣利橋跳高的玉帶海雕

世界上有一個年,他是一個怪物。但年怕紅色。所以人人貼對聯。

貼對聯的由來?

6樓:匿名使用者

門神,中國民間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萘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

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對聯分上下聯,不能隨意貼。每年都有許多人貼錯。那麼怎樣貼才是正確的呢?這裡要弄清二個問題,一是分清上下聯,二是上下聯的位置。簡單介紹如下:

上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仄」聲,既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仄」聲給人的感覺是話還沒有說完。下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平」聲,既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

「平」聲給人的感覺是話已說完。

7樓:睢寧一指禪

對聯是我國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民族文化形式,在人民群眾遇到婚喪喜慶、節假、壽辰等重要事件或時刻,都喜歡用它來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這種對聯在春節時期應用最廣,稱之為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

《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

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充套件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

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

「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

「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每逢春節,我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

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

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

9樓:向日葵的香味

對聯的由來是什麼樣的

10樓:城長征養俏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然後家家戶戶相互效仿,流傳至今。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們為驅避鬼怪,就在桃木板上畫管萬鬼的神茶和鬱櫑。這就是對聯。

12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13樓:生命的倔強

都可以啦啦啦啦!。◕‿◕。

春節要貼對聯,對聯的來歷是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對聯 雅稱 楹聯 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分類 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 喜聯 壽聯 輓聯 裝飾聯 行業聯 交際聯和雜聯 包括諧趣聯.等。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 一 兩個字 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

今年貼對聯的時間,貼對聯的時間

春聯,必須是有上聯 下聯和橫批,不然就不是一幅完整的春聯。橫批就是掛在門楣中間的四字吉語。照古人書寫習慣,四字由右往左書寫,今天也有從左往右排列的,無傷大雅吧,貼在門框上方中間位置即可。貼春聯的時間。古人認為貼春聯最佳的時間為除夕上午,除夕一過,便是新的一年,在這個時間段,撕掉舊的春聯,是為辭舊迎新...

對聯的貼法對聯的正確貼法是怎麼貼??

面對貼對聯的地方 自己的右手邊貼上聯 左手邊貼下聯。如果有橫批 橫批首字邊貼上聯 橫批尾字邊貼下聯。上聯尾字是仄聲 三聲 四聲 下聯尾字是平聲 一聲 二聲 一般的方法是,人面對著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在貼對聯之前要先區分對聯的上下聯 1.按平仄分。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仄起平收。就是指上聯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