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看雪喵
意思是要滅亡別人的國家,必定要先去篡改除去他們記載過去歷史的事實。想要一個民族滅亡,必須讓它的史觀消亡—踐踏民族歷史,解構民族文化,滌盪民族自信,破壞民族認同。此句出自清代龔自珍《定庵續集》中的《古史鉤沉二》。
1、句中部分字詞詳解:
(1)欲:想。
(2)必:必須。
(3)文化:文治教化。
2、原句: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白話譯文:要掌握「大道」,必須先研究蘊含著「大道」的歷史。要滅亡別人的國家,必定要先去篡改除去他們記載過去歷史的事實。
想要一個民族滅亡,必須讓它的史觀消亡—踐踏民族歷史,解構民族文化,滌盪民族自信,破壞民族認同。
2樓:
想毀滅掉一個國家,必須先毀掉他們的歷史;想要毀掉一個族群,必須先滅掉他們的文化。
這句話最初是由清代學者龔自珍所說。
主要體現了思想文化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影響的主要性,想要一個國家滅亡就要先讓這個國家沒有歷史文化作為支撐;想要滅掉一個民族,最主要的是讓這個民族沒有了文化思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的支撐點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他們所擁有的歷史文化,通過對照歷史的得與失用於時刻鞭策自己,讓國家得以發展,而學習新的文化只是讓國家更好的發展。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了思想!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高度重視歷史的民族,這是我們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傳統。清代 龔自珍《定庵續集》 裡說: 「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 」 瞭解歷史,就瞭解了世間大道;把握史學,才把握住社會規律。而要一個民族滅亡,首要方法是讓它的史觀消亡—踐踏民族歷史,解構民族文化,滌盪民族自信,破壞民族認同。
歷史當然不會全然重複舊路,但是未來必然承接歷史的軌道而繼續出發。我們可以繼續建更好的新軌、開更快的新車,但我們不能脫軌而踉蹌在危險的荒原。
承接過去,面向未來;立足當代,縱覽古今。中華民族是乘坐在一輛史車上同來,還將馳騁於車同軌、心同德的未來。
欲知大道 必先為史.滅人之國 必先去其史 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瞭解歷史,就瞭解了世間大道;把握史學,才把握住社會規律。而要一個民族滅亡,首要方法是讓它的史觀消亡——踐踏民族歷史,解構民族文化,滌盪民族自信,破壞民族認同。
一道辨析題「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
4樓:得意郎
國家是有文化思想和底蘊的,但國家的思想和意志除非是在誘導或者設定陷阱情況才能滅亡其文化,導致其自身的思想和混亂。
縱觀歷史的長河,滅亡國家的案例是存在的。你可以自己查詢下,國內的歷史多有記載。
5樓:藍江
3lou 說得比較好。我打個比方給你說吧,現在我國很多的人經常一邊吃著肯德基,一邊看著美國大片,如此,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我國的新一代都是這樣的受到別國文化的影響,那我國還拿什麼和人家競爭?!如此,當一個國家沒有文化,那就更可怕了。
想想沒有文化底蘊的韓國的表現就可以理解了。你也可以從另一點來理解,文化是影響思想的,當國民的思想都傾向與他國的時候,這個國家還能和別人競爭嗎?!
6樓:樂樂的小鋪
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是正確的。
這句話主要體現了思想文化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影響的主要性,想要一個國家滅亡就要先讓這個國家沒有歷史文化作為支撐;想要滅掉一個民族,最主要的是讓這個民族沒有了文化思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的支撐點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他們所擁有的歷史文化,通過對照歷史的得與失用於時刻鞭策自己,讓國家得以發展,而學習新的文化只是讓國家更好的發展.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了思想。
7樓:誰獵痕
【答案要點】文化是包括人們的風俗習慣、行為規範以及各種意識形態在
內的複合體,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的總稱。?
文化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與人之間聯絡和交往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
家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維護和鞏固特定社會制度,調控並保持其正
常運轉的功能。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著民族國家身份認同的特定
符號已經消失,國將不國。?
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上述說法強調了文化對一個國家生存、
發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誇大為"文化決定論"。?
【簡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文化的本質和功能。?
本題"答案要點"已經對考題作了分析和回答。要明確四點:?
第一,本題講的"國家"不是哲學含義上的國家。在哲學上,給國家的解說是,"國家是階
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是"階級的統治機關"(列寧語)。本題講的"國家"含義
較廣,是一個國際交往、民族交往用語。?
第二,本題講的"文化"指狹義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廣義的文化包括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
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與自然相對應。狹義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是以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幷包
括科學技術、語言文字、風俗習慣、行為規範等在內的複合體,與社會的經濟、政治相對應
。?第三,本題有一個提示語,即"在文化對一個國家存在和發展的作用問題上","欲滅一國
,先滅其文化"這種說法有何合理之處和偏失。因此,考生應著重考慮和分析文化對"國家
"存亡問題的重要性。本題"答案要點"已作了簡要分析,對一個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文化
標示該民族的精神存在,建構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傳統,體現民族精神,在
此意義上,失去民族特有的文化,"國將不國"這種說法有其合理之處。?
第四,要指出"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這種說法存在著一定的誇大文化作用的"文化決定
論"的色彩和傾向。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社會意識、上層建築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反作用,但其反作用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為
前提。文化的社會作用屬於社會意識的反作用,不能片面誇大其反作用,正如***所說:
"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是首先決定那一定形態的文化的;然後,那一定形態的文化又才給
予影響和作用於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處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這句話出自何處看清題目哈,要具體出處!加分採納!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是出自老子,但是並沒有在老子的著作中體現,我們只能把他理解為古訓,相傳為老子所處,原文 天欲其亡 必先令其狂。這句話的意思是教導別人想獲得成功,就一定更要謙遜,是符合老子道義的古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後亡。凡人之心,先亡後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 這句話是唐太宗說,...
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是什麼意思
意思 要消滅一個國家,就要先消滅它的歷史 要消滅一個民族,就要先消滅它的文化。出處 這是清朝學者龔自珍研究歷史得出的結論。內在思想 主要體現了思想文化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影響的主要性,想要一個國家滅亡就要先讓這個國家沒有歷史文化作為支撐 想要滅掉一個民族,最主要的是讓這個民族沒有了文化思想。一個國家 ...
請問天要讓其亡,必先令其狂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處
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 出自 老子 這是中國古訓。原文 天欲其亡 必先令其狂。意思是 失敗總是因為太狂妄。教導大家要謙遜。唐太宗說,針對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經常南下侵犯,唐太宗決心消滅突厥,說了這句話 引用了老子 意思就是 想要它滅亡,一定要先讓他驕傲自滿。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寶給突厥,助長其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