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布樂正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光為陽盛之極,按照熱者寒之的逆治法,必須用寒涼的藥物治之,水為陰寒至極之物,故將寒涼藥物隱喻壯水.,明白了寒治法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對於"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熱治法也就不難理解了。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裡的「水」,是指機體的「陰」,而「壯」,需要做動詞理解,使壯大。壯水,就是滋陰,使陰強盛;陽光,就是亢陽,這個詞裡的光不能做光線理解,而應該與我們常說的「大為光火」近義,所以「陽光」就是陽熱過盛,過則為亢。比如爐中火焰洶洶,最簡單粗暴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潑水滅火。
結合機體來理解的話,臨床用寒涼藥清熱瀉火就是最簡單的「壯水之主」。
機體的「陽氣」,而「益」也是一個動詞,當增加、補充理解。那麼「益火」就是「補充陽氣」了;「陰翳」很容易懂,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沒有太陽的天氣,天空瀰漫著陰沉沉的霧氣,那就是陰翳。想要消除那陰沉沉的霧氣,只待太陽出來,溫度上升,那些霧氣也就飛灰湮滅了。
這就是最形象的「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使陰寒強盛;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就是使用陰寒藥物或方法,用以遏制亢盛的陽熱。益火,就是培補陽氣,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就是使用溫熱的藥物或方法,以求振奮機體機能,消除機體功能向下的趨勢。
2樓:茆知蕢炫明
正確答案:b
解析:"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法是通過滋陰壯水以制約偏盛的陽,此法也就是《內經》的"陽病治陰"之法。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唐、王冰對於「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的注語。後又簡 稱為「壯水制陽」、「滋水制火」、「滋陰涵陽」。是用滋陰壯水之祛,以抑制亢陽火盛的意思。
假如用寒涼藥治 療熱證而不見效或反而嚴重時,那麼,這種熱證就是陰虛 陽亢的性質,屑於腎陰虛,應該滋腎陰。例如: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症見頭暈目眩、腰痠足軟、咽燥、骨蒸痠痛 等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什麼意思?水之主是什麼?火之源是什麼?
4樓:西子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光為陽盛之極,按照熱者寒之的逆治法,必須用寒涼的藥物治之.因水為陰寒至極之物,故將寒涼藥物隱喻壯水.
明白了寒治法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對於"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熱治法也就不難理解了. 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語。
後人簡稱為壯水制陽或滋水制火,滋陰抑火。是治求其屬的治法,即用滋陰壯水之法,以抑制陽亢火盛。腎主真水,腎陰不足,則虛火上炎,出現陽偏亢之象,症見頭暈目眩,腰痠足軟,咽燥耳鳴、煩熱盜汗等,此非火之有餘,乃水之不足,故必須滋養腎水,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
參見陽病治陰條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5樓:辜芬鮮淑穆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說陽亢要用滋陰抵制陽亢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說陰盛則溫腎陽以消陰寒
6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針對虛證來說的
第一句陰偏衰,故陽相對的盛,此時應該滋陰,又稱陽病治陰
第二句陽偏衰,陰相對的盛,應該補陽,又稱陰病治陽
7樓:匿名使用者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水:指陰 制:制約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火:屬陽 消:消減
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滋陰來抵制陽亢!
如何理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9樓:通古紀聞
1、應該這樣理解:用苦寒的藥物去**熱證,此熱非但不減,反而更趨嚴重。說明此熱非有餘之實熱,而是陰虛所致的虛熱(多為肝腎陰虛),是虛證造成的虛火,即非火之有餘,乃水之不足,故當滋陰壯水來抑制陽火亢盛。
用辛熱的藥物**寒證,病不愈而反見寒者,非實寒也,乃陽不足,陽虛生寒,當取之陽,即用溫補陽氣**陽虛證。
2、對於虛寒虛熱的治則,並不在於瀉其寒或熱,而在於補陽以制陰,補陰以滋陽;「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才能達到調整陰陽之偏衰,以平為期。
3、這句話是唐代王冰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作出的精闢註釋,對寒熱虛實陰陽水火之論發揮殆盡,此一治虛理法遂垂訓千古,為後世臨床**虛弱病證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準則。
拓展內容:
10樓:
以制陽光;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是《素問·至真要大論》關於「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所謂求其屬也」一段原文的註文,
是由王冰註解的.
何謂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一般來說,
水為陰寒至極之物,
通常人們總是將寒涼藥物隱喻壯水.
因而,「壯水之主」即補腎陰之意,
這樣就可以制約陰虛造成的陽亢.
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
火屬陽,
益火之源即補腎陽之意.
這樣,就可以消散瀰漫的陰邪遮蔽,
即消陰翳.
由此可見,
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其實就是補陽,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就是針對陰陽偏衰的治則治法:虛則補之,補其不足。
1、陰虛:陰虛則熱,為虛熱,補陰以抑陽,因此,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2、陽虛:陽虛則寒,為虛寒,補陽以抑陰,因此,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出處
12樓:無奈浮誇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唐、王冰對於「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的注語。後又簡 稱為「壯水制陽」、「滋水制火」、「滋陰涵陽」。是用滋陰壯水之祛,以抑制亢陽火盛的意思。
假如用寒涼藥治 療熱證而不見效或反而嚴重時,那麼,這種熱證就是陰虛 陽亢的性質,屑於腎陰虛,應該滋腎陰。例如: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症見頭暈目眩、腰痠足軟、咽燥、骨蒸痠痛 等,可用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出自《黃帝素問二十四卷》王冰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