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大氣壓的存在

2022-05-27 20:47:31 字數 3606 閱讀 6533

1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若在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實驗,研究物理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促進**性學習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本文介紹幾例巧用廢棄飲料瓶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小實驗。

一、大氣是摸不著看不到的氣體,大氣壓的存在令同學們懷疑,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小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是最好的辦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做如下實驗,將一飲料瓶底部扎幾個細孔,再往飲料瓶中到入適量的水,此時會發現瓶底處有水流出,可以印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繼續迅速把飲料瓶中灌滿水,然後擰緊瓶蓋,這時可觀察到飲料瓶底部並沒有水流出。

如果再擰鬆瓶蓋,又發現水流了出來。這說明是大氣壓作用形成的這一現象。

二、另取一空飲料瓶灌滿水後擰緊平蓋,然後用酒精燈加熱一鋼針。輕輕的在飲料瓶下部側壁燙一細孔(注意燙孔時不要用力擠按飲料瓶)。當扎完小孔後會發現並沒有水流出,在第一個孔的相同高度處,任意位置再燙一個細孔後發現依然沒有水流出來。

這是由於大氣壓的作用的結果,並且證明了大氣壓是各個方向都存在的,與液體壓強特點形成對比。之後在前兩個細孔的上方再燙一細孔後,發現下面的細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細孔不向外流水,並且有空氣從此處進入飲料瓶內上方。如果擰開飲料瓶的瓶蓋會發現三孔都會流水。

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噴的越遠。又把同一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聯絡起來,有利於形成前後知識的結構體系。

三、再取一飲料瓶灌滿水並擰緊瓶蓋後,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夠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蓋擰下來,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發現瓶裡的水並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換更高的飲料瓶做「對比實驗」,為托裡拆利實驗的引入打好基礎。)還可以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在瓶底打孔,立刻發現瓶裡的水流回水槽中。

原因是瓶子內、外均有大氣壓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這裡又形成以前所學過的連通器。

四、還可以選用易拉罐,拉蓋不要全部拉開,開口儘量小一些。倒淨飲料後用電吹風對罐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後,把拉口處用橡皮泥封好,確保不漏氣。再用冷水澆在易拉罐上,一會聽到易拉罐被壓變形的聲音,同時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壓癟。

說明氣體熱脹冷縮、也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總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物品可為教學服務,爭取做到不被實驗室中的器材所限制。充分發揮教師、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的利用身邊的物品做更多生動簡單的小實驗為我們的物理教學服務。

2樓:物理自學一百分

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的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舉例: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3樓:澳洲大扭蝦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若在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實驗,研究物理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促進**性學習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本文介紹幾例巧用廢棄飲料瓶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小實驗。

一、大氣是摸不著看不到的氣體,大氣壓的存在令同學們懷疑,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小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是最好的辦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做如下實驗,將一飲料瓶底部扎幾個細孔,再往飲料瓶中到入適量的水,此時會發現瓶底處有水流出,可以印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繼續迅速把飲料瓶中灌滿水,然後擰緊瓶蓋,這時可觀察到飲料瓶底部並沒有水流出。

如果再擰鬆瓶蓋,又發現水流了出來。這說明是大氣壓作用形成的這一現象。

二、另取一空飲料瓶灌滿水後擰緊平蓋,然後用酒精燈加熱一鋼針。輕輕的在飲料瓶下部側壁燙一細孔(注意燙孔時不要用力擠按飲料瓶)。當扎完小孔後會發現並沒有水流出,在第一個孔的相同高度處,任意位置再燙一個細孔後發現依然沒有水流出來。

這是由於大氣壓的作用的結果,並且證明了大氣壓是各個方向都存在的,與液體壓強特點形成對比。之後在前兩個細孔的上方再燙一細孔後,發現下面的細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細孔不向外流水,並且有空氣從此處進入飲料瓶內上方。如果擰開飲料瓶的瓶蓋會發現三孔都會流水。

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噴的越遠。又把同一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聯絡起來,有利於形成前後知識的結構體系。

三、再取一飲料瓶灌滿水並擰緊瓶蓋後,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夠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蓋擰下來,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發現瓶裡的水並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換更高的飲料瓶做「對比實驗」,為托裡拆利實驗的引入打好基礎。)還可以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在瓶底打孔,立刻發現瓶裡的水流回水槽中。

原因是瓶子內、外均有大氣壓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這裡又形成以前所學過的連通器。

四、還可以選用易拉罐,拉蓋不要全部拉開,開口儘量小一些。倒淨飲料後用電吹風對罐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後,把拉口處用橡皮泥封好,確保不漏氣。再用冷水澆在易拉罐上,一會聽到易拉罐被壓變形的聲音,同時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壓癟。

說明氣體熱脹冷縮、也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總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物品可為教學服務,爭取做到不被實驗室中的器材所限制。充分發揮教師、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的利用身邊的物品做更多生動簡單的小實驗為我們的物理教學服務。

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4樓:澳洲大扭蝦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若在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實驗,研究物理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促進**性學習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本文介紹幾例巧用廢棄飲料瓶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小實驗。

一、大氣是摸不著看不到的氣體,大氣壓的存在令同學們懷疑,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小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是最好的辦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做如下實驗,將一飲料瓶底部扎幾個細孔,再往飲料瓶中到入適量的水,此時會發現瓶底處有水流出,可以印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繼續迅速把飲料瓶中灌滿水,然後擰緊瓶蓋,這時可觀察到飲料瓶底部並沒有水流出。

如果再擰鬆瓶蓋,又發現水流了出來。這說明是大氣壓作用形成的這一現象。

二、另取一空飲料瓶灌滿水後擰緊平蓋,然後用酒精燈加熱一鋼針。輕輕的在飲料瓶下部側壁燙一細孔(注意燙孔時不要用力擠按飲料瓶)。當扎完小孔後會發現並沒有水流出,在第一個孔的相同高度處,任意位置再燙一個細孔後發現依然沒有水流出來。

這是由於大氣壓的作用的結果,並且證明了大氣壓是各個方向都存在的,與液體壓強特點形成對比。之後在前兩個細孔的上方再燙一細孔後,發現下面的細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細孔不向外流水,並且有空氣從此處進入飲料瓶內上方。如果擰開飲料瓶的瓶蓋會發現三孔都會流水。

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噴的越遠。又把同一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聯絡起來,有利於形成前後知識的結構體系。

三、再取一飲料瓶灌滿水並擰緊瓶蓋後,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夠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蓋擰下來,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發現瓶裡的水並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換更高的飲料瓶做「對比實驗」,為托裡拆利實驗的引入打好基礎。)還可以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在瓶底打孔,立刻發現瓶裡的水流回水槽中。

原因是瓶子內、外均有大氣壓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這裡又形成以前所學過的連通器。

四、還可以選用易拉罐,拉蓋不要全部拉開,開口儘量小一些。倒淨飲料後用電吹風對罐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後,把拉口處用橡皮泥封好,確保不漏氣。再用冷水澆在易拉罐上,一會聽到易拉罐被壓變形的聲音,同時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壓癟。

說明氣體熱脹冷縮、也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總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物品可為教學服務,爭取做到不被實驗室中的器材所限制。充分發揮教師、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的利用身邊的物品做更多生動簡單的小實驗為我們的物理教學服務。

大氣壓強與氣溫的關係,大氣壓強和溫度的關係

1 氣壓 定義從觀測高度到大氣上界上單位面積上 橫截面積1cm2 鉛直空氣柱的重量為大氣壓強,簡稱氣壓。地面的氣壓值在980 1040hpa之間變動,平均為1013hpa。氣壓有日變化和年變化,還有非週期變化。氣壓非週期變化常與大氣環流和和天氣系統有關,且變化幅度大。氣壓日變化,一晝夜有兩個最高值 ...

地方的大氣壓是大於,等於還是小於標準大氣壓

地方的大氣壓大於,等於還是小於1個標準大氣壓,都是有可能的。不同地區海拔不同,氣壓也不同。標準大氣壓是標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標準大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裡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化學中曾一度將標準溫度和壓力 stp 定義為0 c 273.15k 及...

關於大氣壓強計算公式的問題,關於大氣壓強計算公式的一個問題

直觀的感覺是 高度越高氣壓越小但是你的這個公式不是這樣的應當是p 密度 高度 首先,你用公式計算出來的高度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1,單位體積內所含幹空氣的質量 克 釐米3或克 米3 稱為幹空氣密度。幹空氣密度 幹 與溫度 t 氣壓 p 有關。幹空氣的狀態方程為 幹 p rt 見狀態方程 在標準狀況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