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對中國美術史的貢獻,顧愷之對中國美術史的貢獻

2022-05-28 14:31:45 字數 2877 閱讀 3000

1樓:一間解憂雜貨鋪

顧愷之,其代表作:《洛神賦圖卷》以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為題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時與洛水神女相遇而戀愛,終因人神路隔而無奈分離的動人故事.畫家把人物的神韻,風姿表達得惟妙惟肖,這是前無古人的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是其代表作(宋摹本)。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

8cm 此卷用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的表現了三國時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的內容,也體現了這一歷史時期新興文藝理論中 重視感情生活的要求。該畫對人物心理刻劃的成功及善於表達情感內容的精深造詣,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繪畫的新發展。目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提取碼: qb54

簡述顧愷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何貢獻和影響

2樓:唐朝詩人姚月華

顧愷之擅長詩賦、書法,尤其精通繪畫。工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畫了不少名士們的肖像。

這就改變了漢代以宣揚禮教為主的風氣。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樓:尹爾安汝蝶

首先繪畫方面,女使箴圖意在規範婦女道德規範,在洛神賦圖中,人物和山水的應用對後世影響很大。理論上有畫雲臺山記和論畫強調以神寫形的重要觀念。對美術史學有推動作用

顧愷之在繪畫史上的地位

4樓:挑兮達兮

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以及提出的「六法」。為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史你學過嗎?

簡述顧愷之的藝術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1)克服前代限於說教內容的缺點,廣泛採用多樣性題材。

(2)明確提出了「傳神」的重要性。

(3)加強平列構圖的變化,依靠畫面人物相互關係的巧妙處理以顯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漢畫與西域的線條,創造「春蠶吐絲」般的線描風格。

(5)在畫法畫理諸方面,體現出樸素的現實主義美學思想。

顧愷之的歷史地位

7樓:匿名使用者

傳神便是能讓藝術品活靈活現,雖是藝術品,但是看起來卻像是真實的一般,也就是賦予藝術品以「靈魂」,就像「畫龍點睛」的故事中說的一般,當給龍點上眼睛時,忽然那條龍便溢位石壁,飛向天空,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畫人物畫時數年不畫眼睛或許就是要追求這種效果吧,據說他「畫人嘗數年不點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之中。』」(《歷代名畫記·顧愷之傳》)我們從這可以看出,追求傳神是顧愷之一生的追求。

其實追求傳神不是從顧愷之開始的,傳神論在公元4世紀提出來,是受了漢末魏初名家論「言意之辨」和魏晉玄學的影響。名家以《周易·繫辭》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知人論事,主張看人不能只看其骨相與言論,還必須觀其內在的神,而神常是不可言傳的。玄學家王弼以老莊解《易》,發揮莊子「得意忘言」思想,並擴而大之把它作為解經、證玄、調和乃至認識藝術的新方法。

他的「得意忘言」與名家的「言不盡意」都重神、意,但名家輕言、象,只強調意會;他則從另一方面認識到「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認為意是目的,言、象是手段,唯有通過手段才能達到目的。但是在這之前,傳神論並沒有在藝術上發揮主流的作用,直到東晉時,顧愷之充分的提出傳神論並將其作為藝術的重要命題,而且用它來評判美學,他也就將傳神論發展到了一個高峰,當然,玄學在當時佔有重要的地位,顧愷之的傳神論也受到玄學的重要影響,他的作畫也帶有玄學的思想,例如,他為謝昆畫像時,襯以山岩為背景,並謂「此子宜置丘壑中」,並認為這樣更能體現人的神。並不是像文藝復興時代的達芬奇之類的畫家一樣,畫人是為了完完全全的表現人,體現人的主要地位。

顧愷之的傳神是希望能將人的神情給描繪出來,讓其更加生動,更加像原物,更加有性格,例如他畫裴楷像,「頰上益三毛,而神明殊勝。」當然裴楷本來頰上並沒有毛,但當他給裴楷加上「三毛」之後,「神明殊勝」,這從中我們便可以得知其作畫的高明瞭,這也就加進了顧愷之的另一思想——「遷思妙得」,還有「以行寫神」,這都是為了他的傳神寫照服務的。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兩個例子,給裴楷的頰上加三毛,將謝昆置於丘壑中,都是通過以形來傳達人物的神,而且是將人的意願加到事物中去,讓其具有人的特徵,或者說是有作者的將作者的想法、意念和個性滲透到藝術品中。

如果說文藝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那麼畫畫就更不用說了,人物畫、肖像畫大多數都是以實際人作為模本的,但是如果只是將事物搬到畫面上,那麼就不能很好的將事物畫得逼真,那樣的作品只是形像而神不像,在文學概論中有這樣的說法:文化創作不是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源源本本的搬到紙上,那樣跟拿一面鏡子向四面八方照一照又有什麼區別呢,那樣根本就不需要文學家了,文學的創造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之後對生活的看法,是對生活的濃縮,對生活的提煉,顧愷之也極善於捕捉生活的細節和特殊環境,將人物的「神」表現得出神入化。

顧愷之的傳神論是人物畫創作實踐的理論總結。所謂形神,當時都是針對畫人物而提出的。直到唐代,傳神論也還是主要作為人物畫的審美標準被運用的。

五代以後山水、花鳥畫大盛,抒情寄意作為突出的美學命題被提出來,由是自宋以後,寫意論成為更流行的審美準則;傳神論一方面由人物畫擴大到山水、花鳥領域,另一方面又有所凝縮——「傳神」一詞漸漸成了肖像畫體裁的專用語。他認為最難的是畫人,他在《魏晉勝流畫贊》的開頭就指出:「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秒得也。

」在這裡他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作畫思想:「遷想妙得」,「遷想妙得」是指在創造主體通過藝術形象,將自己的思想感情「遷入」,從而做到對客體更深刻的把握,使藝術形象更具有表現力,遷入感情,是文學和藝術作品最主要的做法,這種方法使藝術品更具備神。

***說過:「言之無物,行而不遠。」表現藝術品的神,便是藝術品中的「物」,他直接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對生物的看法,直接傳達了藝術家的思想,有神的藝術品,更有韻味,更值得品嚐,更加經得起品嚐,所以,「神」是跟「韻」結合在一起的,神韻,是藝術品的真正價值,也是審美的真正價值。

中國美術史的性質是什麼 學習中國美術史的作用以及學習中國美術

不知道你是想學之前瞭解一下,好有點動力和準備.還是要當作 來寫.首先美術史不枯燥.瞭解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美術,是很有樂趣的.各種文化的特點啊,文化背景啊.學完就知道為什麼某一藝術會出現在特定的時期,而且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為的.比如文藝復興三傑,他們就是藝術上的高峰.但是這個高...

學習中國美術史對環境藝術設計有什麼啟示

其實史論跟實踐還是息息相關的,物質是決定意識的,而人為景觀,比如我們創造的建築,是跟當時歷史時期的自然景觀,氣候環境,人文知識結構息息相關的,是一些必然性所使然。可以在學習美術史的時候,仔細思考當時社會條件下的價值體系和審美定位。陳丹青曾經說過,我覺得沒什麼是原創的,我特別反感所謂的原創,創新。一切...

關於介紹中國美術史的書比較權威的經典的

中國美術簡史 薛永年編 中國青年出版社 央美教材 知識面廣,較深刻。中國山水畫史 陳傳習 著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山水畫史專著,內容豐富,理論深刻,有獨到見解,語言上也頗有趣味,可讀性強。中國美術史 洪再新 著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國美教材 本人沒讀過此書,不過同學中有挺多人讀,評價也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