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jt傑
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他曾在濡須口一帶,乘大船偵探魏軍陣容,異常鎮定自若。魏軍弓箭齊發,箭鏃集中在船的一側。
孫權下令掉轉船頭,再以另一側受箭,待箭勻船平後再安全駛回。他「博覽書傳歷史」頗有才華。他曾寫信給曹操說: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
公元226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孫權對開發建業和整個江南地區做出重大貢獻。
他採取了不少措施,鼓勵發展生產。他「親自受田」,將駕車用的八頭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農業生產。並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時徵調農民服徭役,以保證生產期間,又興修水利,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
當時建業城有數千名技術熟練的手工業工人,從事絲織、冶鑄生產。孫權還發展了航海事業,派將軍衛溫和諸葛直領兵萬人航行到夷州(今臺灣省),又派人出使遼東半島及海南諸國,有的使者到高句麗、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島等地。公元247年,還為西域僧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總之,我覺得他是一個智勇雙全,而且對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負責的人
2樓:鹿城舊書屋
孫權19歲時接過父兄開創的基業,至71歲時去世,其間主政52年,超過三國時期任何一位統領人物。而與曹操、劉備相比,孫權的國勢最微,生存壓力也最大,但他能夠延年益壽,穩握江山,且看他是如何分解壓力的。 孫權的領導方式一大特點是絕少親赴前線帶兵打仗,而是交給屬下去完成使命。
這當中突出的有周瑜指揮的赤壁之役,呂蒙指揮的荊州之役和陸遜指揮的彝陵之役,這三役都是決定東吳命運的大戰,可孫權卻完全放心屬下在前線禦敵作戰。 表面看起來,孫權的用人妙在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但細細琢磨,孫權的長處在於他善於解除安裝壓力,並通過「恩壓」(恩壓:
用恩惠調動屬下積極性)、「信壓」(信壓:用充分信任激發屬下的責任感)和「彈壓」(彈壓:用不安全感令屬下不斷努力)這三種壓力來驅動屬下處心積慮為他分擔憂愁。
3樓:
孫權十八歲時兄長孫策去世,孫權坐領江東,基本上依靠著張昭周瑜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統治
孫權是個很有制衡之術的人,孫策在時,對江東豪強強行鎮壓,孫權則採用權衡制衡之術來對付豪強
4樓:墨夷亦巧
最好的評價來自對手,孫權的主要對手,一代梟雄曹操曾有這樣一句話算是對孫權的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權善待部屬,英武果敢,鞏固父兄基業,成就一代偉業。
5樓:
我們歷史老師跟我說,就是劉備靠關於差點都滅了曹操了,結果孫權因為關羽一句「虎女安能嫁犬子」(孫權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然後在後方搗亂,就是把糧草全部搬走之類的,害得關羽慘死,我覺得他挺小心眼的,也沒有什麼雄才大略,後面老師說他就去臺灣有點貢獻,但每次帶兵出征都輸,所以稱為「孫十萬」(帶十萬大軍)
6樓: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醬油。重視發展可惜內政悲劇
7樓:星曦翊
在孫權少年時,曹操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少年時期還是十分出彩的。
孫策將江東交給孫權時曾說安撫大家士族他不如孫權,可見孫權還是有一定的能力。但孫權到了老年時卻變得昏庸,聽信小人任用奸佞。
so,我也不知道他算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我的瞭解:孫權是介於兩者的人
9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18歲繼承父兄大業。除了孫堅孫策的原來人才,他自己也培養了一堆人才,尤其是魯肅,呂蒙,陸遜,三人皆是東吳都督,武有甘寧、徐盛、丁奉、潘璋。
其中最難得的是甘寧啊,甘寧原是殺父仇人黃祖手下,還殺了凌操(淩統的父親),孫權不計前嫌,任用甘寧。也正是孫權的虛懷若谷,敬賢重能,東吳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形成了人才濟濟的局面,真正走上了全面強盛,成為當時唯一足以與曹操抗衡的政治集團。但是孫權後期不行,濫殺無辜啊。
總的來說孫權還是很有作為的。「坐斷東南戰未休,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足以看出孫權的才能。
10樓:龔柳輝
孫權(182-252)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史稱東吳大帝,此人少年得志,善於權衡厲害得失,具有很強的戰略思維能力。
208年,他聯合劉備於赤壁之戰擊敗曹操,一舉奠定稱霸東吳的戰略格局,三國演義比較重視周瑜這個人物的描寫,對孫權的著筆不多,但是孫權的用人行政,在三國君王中是最持久、最穩妥的皇帝。
和劉邦比較,孫權在夷陵之戰中任用將才陸遜,而劉備卻不聽諸葛亮的勸告,執意討伐東吳,結果陸遜使用「火燒連營」的戰術一舉殲滅了蜀國的主力部隊。可以看出孫權比劉備略勝一籌。
和曹操相比,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可以說曹操和劉備都是孫權的手下敗將,歷史上的孫權是非常厲害的角色,此人實際執掌吳國大權50多年,是歷史上掌權時間比較長的皇帝,但是他也和漢武帝一樣,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出現錯誤,造成吳國國內混亂,這是其最大的缺陷,總得來說,孫權還是比較有作為的一代明君。
孫權勸學中孫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1樓:加百列
孫權:善勸,對部下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具體解析:
(1)卿今塗掌事,不可不學!」
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期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
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12樓:恏乄亖
從《孫權勸學》中可以看出:
孫權直言不諱,賞識人才,能發現別人的潛力並善於開發,是個賢明的君主。
而呂蒙憨厚老實,知錯能改,有上進心。魯肅善於發現別人的進步並加以鼓勵。
拓展資料:《孫權勸學》是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創作的一篇記敘文。選自《資治通鑑》,文題為後人所加。
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後大有長進的故事,也讚揚了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並告誡人們學習的重要性。此文簡練生動,首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更是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風采。
13樓:鎖菲哈媼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14樓:小薇薇
孫權:愛讀書、有遠見、懂得幫助部下提高。(當初,孫權對呂蒙說:
「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孫權說:
「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瞭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
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
呂蒙:善於聽取他人意見,知道不足就立刻改正。
魯肅:謙虛,並不因呂蒙過去不懂得學習而以同一眼光再去看待現在的他。
原文簡介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是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由司馬光編撰,該文通過敘述孫權勸學後呂蒙學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讀書大有好處的道理,並告誡人們持之以恆,熱愛學習的重要性。此文圍繞「學」來寫,共有孫權勸學、呂蒙治學、魯肅嘆學三個部分。
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文所講述的道理就是「開卷有益」。
簡析文章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孫權的循循善誘,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15樓:與非與笑
1、《孫權勸學》中可以看出孫權是一個注重培養人才、嚴格要求部下、勸學有方的人。
2、原文
孫權勸學
司馬光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3、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
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瞭解歷史罷了。
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當魯肅經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詩文,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以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阿蒙了!」呂蒙說:
「和有學問的人分別幾天,就擦亮眼睛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麼這麼晚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是一個善於聽取他人正確意見的人
17樓:lucky乾冰
孫權(公元182-252),漢族,字仲謀。即東吳大帝,三國時吳國開國皇帝。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是春秋時大軍事家孫子之後。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
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生於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稱帝於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卒於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孫堅次子,幼年跟隨長兄孫策平定江東,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公元200年孫權繼位為吳侯。
208年,孫權起兵西進,收服甘寧,圍剿滅了黃祖。 同年,曹操南下,劉備大敗,曹操佔了荊襄後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為首,主和以張昭為首。
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說明戰有望獲勝。
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為主帥,出兵三江口,與曹操決戰。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戰後,孫權為聯合劉備,將其妹孫仁嫁給劉備。後又從魯肅之計,將荊州借給劉備。後劉備取川成功,孫權讓劉備歸還荊州,劉備不從。
魯肅單刀會後討回了三郡。後孫權出戰合淝,被張遼擊敗。217年,魏吳大戰於濡須口,雙方均不能獲勝。
濡須口之戰後,孫權與曹操和睦,並簽定了魏吳祕密同盟,共伐關羽。
公元219年,關羽攻打樊城,孫權任命呂蒙取下荊州。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取下荊州,又在麥城生擒了關羽,孫權將關羽殺害,並將頭顱送給曹操。220年,曹丕代漢。
221年,劉備稱帝,然後立即起兵攻打東吳,名曰為關羽報仇,實為爭奪荊州。孫權果斷任命38歲的年輕將領陸遜為大都督,迎戰劉備。陸遜在彝陵用「火燒連營」之計大破劉備。
222年,孫權自封吳王,定都於建業。223年,劉備病逝,諸葛亮為了北伐,派鄧芝過江講和。孫權與蜀漢聯盟,共伐曹魏。
224年曹丕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讓徐盛火攻破敵,將曹丕燒成重傷。226年,曹丕重傷身亡。
孫權趁機率大軍攻打江夏,太守文聘敗退而逃。 公元229年,孫權自稱吳國皇帝,改國號大吳,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
公元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大敗揚州都督滿寵。稱帝后孫權曾派將軍衛溫等率大規模人航海,加強對夷州(今臺灣)、印度、東南亞等國的聯絡。又設定農官,實行屯田;並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
但同時,稱帝后的的孫權日益驕奢獨斷且賦役繁重,刑罰殘酷,人民經常起義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孫權也犯了很大的錯誤。太子孫登英年早逝後,孫權先是廢了第二任太子孫和,又賜死魯王孫霸,最後立幼子孫亮為太子,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
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在位30年。
統治中國南方地區52年,長達半個世紀。
孫權 字:仲謀
生卒:181 — 252(72歲)
終屬:吳真三國無雙5 孫權
籍貫:揚州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容貌:紫髯碧眼,容貌甚偉,異於常人
官至:吳國皇帝、諡曰大皇帝、廟號太祖
孫權是具有怎樣性格的人,孫權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人
孫權的性格特點 頭腦冷靜 深謀遠慮而又雄心勃勃。在赤壁之戰的整個決策和戰鬥過程中,體現了孫權怎樣的性格特點?孫權是拒操的決策人物。周瑜稱他為 神武之才 曹操也有過 生子當如孫仲謀 的讚歎。但為什麼當曹操 旌麾南指 時,是 迎 是 拒 孫權卻 猶豫 而 不斷 呢?這是因為 曹操帶兵幾十萬,破荊州,下江...
《孫權勸學》中孫權是用什麼方法勸呂蒙學習的
孫權勸學中,孫權是通過自身案例來勸呂蒙讀書。告訴他再忙也沒有孫權的軍事繁忙,自己一直堅持讀書,再忙也不忘記學習,所以自己學識淵博。從而激勵呂蒙學習。孫權對呂蒙說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呂蒙推脫軍務繁多,沒有時間。孫權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
《孫權勸學》中孫權是用什麼方法勸呂蒙學習的
主要是用了4招 1 用領導的威嚴正式要求,孫權要求呂蒙學習,並不是在非常休閒的場合提出的,為了照顧面子,也沒有在空開的場合談,應該是在個別談話時正式提出的,領導的正式要求,呂蒙自然不敢怠慢。2 堅持的要求。孫權起初要求,呂蒙是推脫的,但是孫權不依不饒,把話說死,讓呂蒙沒有了迴避的餘地,只能面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