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1573~1619)年間平息叛亂的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的朝鮮之役。三戰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損失。
明朝萬曆年間的「三大徵」是什麼
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朝鮮之役到底去了多少明軍?朱棣不是一處就是50萬,抗倭援朝的時候怎麼沒有兵馬?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兵馬的數量的統計口徑往往不統一,50萬是所有的作戰人員,還是包括為這些作戰人員提供物資補給的民夫(實際上如果真是50萬戰鬥人員,則為其提供後勤保障的民夫只是要幾百萬,以明初年百廢待興的國力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更不要說有時候為了迷惑對手往往將部隊的數量大幅度誇大.
比如赤壁之戰按照歷史的記載曹操不過十幾萬人.其和孫劉聯軍的實力相比並不佔絕對的優勢.
3樓:匿名使用者
4-5萬吧。打仗是要花銀子的,不是人越多越好。再說了是援朝,還要藉助朝鮮的力量一同對抗日本,這樣就可以派遣較少的部隊,減輕國庫壓力。
4樓:茅舍賣酒翁
4萬。因為那是明朝中後期,軍備廢弛,已經沒有那麼多兵了,還有就是當時根本不重視這次戰役,更重視的是國內的寧夏之亂和播州之亂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階段是3000先去的,然後加派了3萬人吧,又派了3000戚家軍,最後第一階段的平壤戰役大概7萬人吧。第二階段最後大概有8萬人,加海軍9萬吧
萬曆三大徵時,為何不讓作為臣子的努爾哈赤出兵
努爾哈赤是最厲害的,不會派出去的,萬一派出去了又有人來攻打大本營怎麼辦?容易受到危險。可能是對他有所懷疑吧,不敢再給他機會讓他進一步立功了,想要慢慢的將他手中的權利分散掉 因為萬曆皇帝知道努爾哈赤和朝鮮之間是有瓜葛的,所以如果他准許了努爾哈赤去打日本的話,那麼萬曆皇帝也是不能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的...
萬曆皇帝是個怎樣的皇帝,明朝萬曆皇帝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最早接觸到萬曆皇帝是在一本書裡面,被稱為當代研究明史影響力最為巨大的黃仁宇先生 萬曆十五年 這本書。我當時看完這本書,就被作者獨特見解所震撼,我不再贅述作者的觀點,而最值得學習的地方而是以一種巨集觀分析歷史的事實,從而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歷史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再過追究已經毫無意義,現代人要做的應該是避...
明萬曆16年,明朝16帝的年號排序是什麼?
公元1572年 登基公元1620年去位 神宗 朱翊鈞 出生 公元1563年 去世 公元1620年 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年號 萬曆 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后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後,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