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的意思,「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是什麼意思?

2022-07-14 10:41:54 字數 2824 閱讀 5248

1樓:車芊力文曜

。不論是為制敵而「射馬」,不論是不得已而「殺傷」,不論是擁強兵而「擒王」,都應以「制侵陵」為限度,不能亂動干戈,更不應以黷武為能事,侵犯異邦

2樓:格拉齊阿

苟:( 如果)豈:( **)詩的意思:( 如果能制止侵略,哪在於多殺傷對方 )

3樓:景浩然

只要能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4樓:刁子鏌

如果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成了,難道打仗是為了多殺敵人嗎?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是什麼意思?

5樓:戰wu不勝的小寶

白話譯文:如果能制止侵略,哪在於多殺傷對方。

出自:《前出塞》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杜甫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的意思

6樓:加爾基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

原文如下: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譯文如下:

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註釋如下:

挽弓:彎弓。拉弓。

挽強:拉強弓也。

列國:指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泛指各國並存的某一時期或各個國家。有說『立國』。

有疆:有疆界。馬援立銅柱為界,所謂列國有疆也。

苟:苟且。如果。

制:制止。

豈:怎。

7樓:韓琴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白話文意思是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天寶十一載(752年),四十歲的杜甫寫的《前出塞》是一系列軍事題材的組詩詩歌。這個時期還是唐朝的生長期,伴隨著生長期的,是唐朝在軍事上的擴張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預估大多是樂觀的,杜甫卻對唐玄宗的軍事路線不太認同。

《前出塞》組詩是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較有名的一篇。 作者採用了先揚後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謠諺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後四句卻寫如何節制武功,力避殺伐,逼出「止戈為武」本旨。

詩的前四句,很象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頗富韻致,饒有理趣,深得議論要領。詩人開篇用兩個「當」,兩個「先」,妙語連珠,開人胸臆,提出了作戰步驟的關鍵所在,強調部伍要強悍,士氣要高昂,對敵有方略,智勇須並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數家珍,宛若總結戰鬥經驗。

後四句道出赴邊作戰應有的終極目的,詩人慷慨陳詞,直抒胸臆,發出振聾發聵的呼聲,他認為擁強兵只為守邊,赴邊不為殺伐。不論是為制敵而「射馬」,不論是不得已而「殺傷」,不論是擁強兵而「擒王」,都應以「制侵陵」為限度,不能亂動干戈,更不應以黷武為能事,侵犯異邦。

詩人認為這種以戰去戰,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巨集正論,安邊良策;它反映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願望。所以詩人主張既擁強兵,又以「制侵陵」為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8樓:匿名使用者

用現在的話說,戰爭是用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大的目的,才是高明的,只要能阻止侵略,並不在乎殺上了對方多少人。

9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前出塞》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最後兩句意思是:

如果能制止侵略,哪在於多殺傷對方。

10樓:匿名使用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是嘛呀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11樓:手機使用者

只要制止了遊牧民族的南侵,就不要多殺傷他們了。

12樓:小小花豬

杜甫《前出塞》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最後兩句意思是:

如果能制止侵略,哪在於多殺傷對方。(只要制止了遊牧民族的南侵,就不要多殺傷他們了。這是杜甫對戰爭的觀點。侵陵,侵略、侵犯。 陵,犯也。)

心非木石豈無感這個反問句在表現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

其實這兩個反問,的答案在詩人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表面上說怎麼能邊走邊嘆息,反覆的沉浸在憂愁中呢 實際上是詩人不得志的現實遭遇,在詩人的意識中產生了憂鬱,寡歡 孤獨 失落等複雜情緒,難以自控,必然以詩意的語言加以宣洩。至於後者就更加直白和不加掩飾的吧人心的的 感 給予了肯定,表明了作者一開始試圖消解...

a在16進位制是多少

a在16進位制是10。16進位制就是逢16進1,但我們只有0 9這十個數字,所以我們用a,b,c,d,e,f這六個字母來分別表示10,11,12,13,14,15。字母不區分大小寫。如今的16進位制則普遍應用在計算機領域,這是因為將4個位元 bit 化成單獨的16進位制數字不太困難。1位元組可以表示...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聖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這是張學良先生對一位古代民族英

b試題分析 本題考察學生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認識,題目中的關鍵資訊是 聖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 聖功豈在尊明朔指維護明王朝的統治,確保臺灣入版圖指確保臺灣迴歸祖國懷抱,判斷這個歷史人物是鄭成功,鄭成功率領艦隊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本題選b。點評 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