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的呼蘭河傳裡的二伯給你的印象是什麼

2022-08-01 19:52:17 字數 2911 閱讀 8339

1樓:暮靜雨

有二伯是個性情古怪,勤勞、倔強而又麻木的老人。從他的出身看,他是屬於張氏家族之中的人,但由於他那股敗落得最早,這又使他成為家族以外的人,甚至地位還不如一般的僕人。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共分7章,前有序後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本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

讀了呼蘭河傳你覺得蕭紅是一個怎樣的人

2樓:熊暄

你是說蕭紅本人還是**中的?書我沒看過。。。。。。

不過,你去看胡風先生的妻子,梅先生寫的關於蕭紅的事吧,很全面。我現在說也說不太詳細。

不過記得的有這些:蕭紅出身富裕舊式家庭。因與父親不和,遂離家出走。

在旅館受一個浪蕩公子騙,懷孕。無錢被困。然後結識蕭軍,被其救下,仰慕其文采,更名蕭紅,與其結為夫妻。

也是在這一時間內結識胡風夫婦等人。但蕭軍性格乖戾,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後來又有幾段愛情,都以失敗收場。很想要一個孩子但還是最終不得願。生活悲慼。曾依靠魯迅、許廣平夫婦。

蕭紅是很有文學天分的。但是並沒有等到她把所有的才華都發揮出來就逝世了。

誰看懂了蕭紅的《呼蘭河傳》?

蕭紅《呼蘭河傳》和高爾基《童年》中主人公的童年往事有什麼不同點和相同點 給你什麼啟示?

讀蕭紅的《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

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傳是個怎樣的地方

3樓:風生誰起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

寫得不好,希望大家多多包容,歡迎指正。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迴圈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的結果不大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

至於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春秋冬夏,帶走了命途多舛的蕭紅,卻留下呼蘭河畔,不朽的蕭索的風。

(一)從桃之夭夭到斷壁殘垣

「那粉房裡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

初識蕭紅,是那篇輕靈而天真的《火燒雲》。明亮的課堂上,幼稚的小孩子大聲地背誦著課文。看那天上的雲變成了石獅,又變成了小狗,葡萄灰、梨黃、茄子紫,可愛明麗的火燒雲中,蕭紅啊,就是桃之夭夭,她在叢中笑。

還有那篇《祖父的園子》,如此天真恬淡,質樸無華。於是,有人將《呼蘭河畔》定義為少兒讀物。

而多年後,我首次捧起這本無比荒涼蕭索的書。我發現了在明麗火燒雲後,蕭紅的悲憫。「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工夫會變出來一匹馬來,一會工夫會變出來一匹狗來,那麼變著。

」我發現了在祖父的園子之外,這蕭索的呼蘭河城啊,那團圓媳婦的悲慘、馮歪嘴子的堅韌、有二伯的市儈,那城外可怕的大坑,那外熱內冷的圍觀百姓,那淡漠悲哀的生死觀……我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呼蘭河,這才是真正的蕭紅——被埋沒、被忽略的她。

而如何是真正的蕭紅與呼蘭河,我想便是那破壁殘垣上的鮮明紅花,有她隱忍灑脫的性格,就更能映襯出那時代洪流的浩浩湯湯,那歷史碾壓的無情淡漠。

(二)一生漂泊,一路反抗

蕭紅傳奇的一生,在潦倒、背叛與苦難中度過,但一生的漂泊,伴隨的是一路的反抗。

她是那個懷孕後背棄、困於旅店的十九歲少女,也是那個毅然向報社投稿尋求幫助、與蕭軍結為伉儷的倔強姑娘。小小紅軍——窮困潦倒而意念不屈,當時的蕭紅最大的願望,也許就是「電燈照耀著滿城的人家, 鈔票帶在我的衣袋裡,就這樣,兩個人理直氣壯地走在街上」。

她在上海的「奴隸社」備受關注,她在青島海邊的書店閱讀,她在日本捨棄與蕭軍裂痕密佈的感情;她在戰火紛飛中流亡,她在命途多舛中掙扎,她在顛沛流離的罅隙裡沉重地飛翔。最後的最後,她卻病情加重,因庸醫誤診,在香港悲涼死去。生命的最後幾天,她說「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她說「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

我相信,這世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中休憩。它們下地的機會一生只有一次,那就是它們死亡的時候。

蕭紅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一隻無腳鳥,一生漂泊,卻有從未停止過反抗。她骨子裡的韌性,她的灑脫與清冷,註定她的靈魂裡,注滿了北方凜冽而無所顧忌的冷風。

在去世的前兩年,她在潮溼的香港,寫下《呼蘭河傳》,作為她一生的傳記。我想那一刻,她與這世界、與自己的靈魂終於是平等而善意的,是自由的,在呼蘭河歷史上人們逆來順受和抵抗厄運的複雜交匯之中,我看到了蕭紅這一浮萍最終的,塵埃落地,大器終成。

(三)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

在《呼蘭河傳》裡,蕭紅總說,她家的院子是荒涼的。

說真的,在寒假讀這本書,我總覺得,寒冷刺骨。自己總是被她那不冷不熱的文字,一聲不吭地拋進冬天的呼蘭河裡。「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尺長的,一丈長的,還有好幾丈長的,它們毫無方向地,便隨時隨地,只要嚴冬一到,大地就裂開口了。」

呼蘭河城的荒涼,更多地卻是來自於這裡的人。

她寫糊陰宅的扎彩匠。你看那精緻的陰宅:

「大至噴錢獸、聚寶盆、大金山、大銀山,小至丫鬟使女、廚房裡的廚子、餵豬的豬倌,再小至花盆、茶壺茶杯、雞鴨鵝犬,以至窗前的鸚鵡。

看起來真是萬分的好看,大院子也有院牆,牆頭上是金色的琉璃瓦。一進了院,正房五間,廂房三間,一律是青紅磚瓦房,窗明几淨,空氣特別新鮮。花盆一盆一盆的擺在花架子上,石柱子、全百合、馬蛇菜、九月菊都一齊的開了。

看起使人不知道是什麼季節,是夏天還是秋天,居然那馬蛇菜也和菊花同時站在一起。也許陰間是不分什麼春夏秋冬的。」

這安靜富足的生活,似乎是連呼蘭河城的活人們都向往的。可是扎彩匠卻明白,「假如有了陰間,到那時候他再開扎彩鋪,怕又要租人家的房子了」。人活得坎坎坷坷,於是嚮往起朦朦朧朧而不得不面對的結局起來,將不安而甘於平庸的心寄託於信仰,只為靈驗,不為靈魂。

然而,人心卻是最可怕的東西,興許到了陰間,也得不到遠離壓迫剝削的解脫。

呼蘭河傳 蕭紅的簡介誰有,《蕭紅與呼蘭河傳》簡介

蕭紅 1911 6 2 1942 1 22 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 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不少進步文人,...

為什麼電影黃金時代裡最後蕭紅讀的呼蘭河傳

蕭紅後期的代表作,追憶故鄉通過各種人物和現場的畫面,表達人性回的中國的歪答 曲社會現實的舊的人格損害否定。那種 孤獨和憂鬱,許多研究人員的工作提出的感情流露,其實,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當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這件藝術品的獨特個性。茅盾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一點,所謂的精當 但我認為原因是不完全一樣的自傳,...

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是部什麼題材的作品

呼蘭河傳 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 1940年寫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共分7章,前有序後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本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內容梗概 那是一個既僻遠又熱鬧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著一個 大泥坑 它常常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