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不良習慣,沒那麼恐怖不是炸彈
我有手機依賴症 到哪都帶手機 怎麼辦
2樓:狐狸
帶著可以,但不要一直看著,可以找到其他興趣吸引自己的注意力,慢慢就好了
3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哪個人不都是到哪都帶手機麼,不帶才不正常吧,又不是古代人
4樓:匿名使用者
試著手機離自己遠一點的距離,今天堅持10分鐘不看,明天堅持15分鐘不看,慢慢循序漸進地改掉習慣
5樓:別擾龍榮
現代的人基本上都有,說明你比較空虛,如果工作,朋友佔滿你的空間,你可能會稍微好些
6樓:
讓自己工作充實點,就沒時間玩手機了
7樓:王兆全號碼
多找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做
8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證明你還沒有成功
我經常過度的玩手機,我沒有手機依賴症。總是晚上睡覺前玩手機,一玩就是四五個小時,這個壞習慣老是改不
9樓:手機使用者
玩手機是一個習慣,你可以在晚上的時候把手機放到一個你看不到的地方,想玩時,就故意支開,看看書,想想別的事就可以了
10樓:小毛驢對你不棄
我也是這樣,可以在晚上玩一會兒手機後調製手機自動關機
11樓:匿名使用者
使用老年手機或者功能機吧
12樓:ds廖韓敏
習慣的動作,你自己克服了,就不玩了。
13樓:言午
不止你一個人這樣,很多人都是這樣
14樓:匿名使用者
試一下沒有wifi,沒有流量。
什麼是手機依賴症?應該怎麼樣解決?
小學生帶手機的利弊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 小學生 帶手機,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我認為小學生不應該攜帶手機。
首先————小學生帶手機做什麼?打**麼,給誰打?
第二————小學生帶手機安全麼?不會丟麼,小孩子這麼懂事啊?
第三————手機不是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應該接觸的,這會讓孩子在學校裡,攀比(我或某某更有錢)、(他有的東西我沒有,我也要得到)、(我很有錢,你看我有這有那,大人有的我都有)。
如果從小就這麼溺愛他們,長大了不聽管教,很難適應環境,不能夠委屈求全。
所以,我認為小學生最好不要帶手機。。。。。。
你有手機依賴症嗎?離開手機你會怎麼樣?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有這種心理,從擁有第一部手機開始,從此手機基本上沒有離開過身體,有時出去外面忘記帶了,就感覺心裡空空的,總是想著會不會有人打**或者發簡訊什麼的,總之就感覺手機成了身體的一部分了,沒有它心裡總是空空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1、手機依賴症」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心理疾病,特別是青年白領女性、中年男性和大學生這三大人群。
手機依賴症的特徵是:
2、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3、手機不響,心裡打鼓。
4、大事小情,手機來辦。
5、訊號要滿,電量得足。
手機依賴症的影響
6、身體健康的「定時炸彈」
7、 學習和工作的「拖油瓶」
8、交流和溝通的「一堵牆」
9、行為習慣導致的手機依賴
11、個性問題導致的手機依賴
12、心理壓力導致的手機依賴
13、用聽**和看書代替玩手機
13、用面對面交流代替手機交流
14、使用者外活動代替手機遊戲
15、用一用「系統脫敏」代替「一刀切」
16、本書代替手機充電器
解決手機依賴症就要從上面所列舉的症狀中隔離或決裂即可。不管有任何困難,都要考慮到身心的健康著想,否則就別談。
18樓:水瓶王
感覺到心裡空落落的,做什麼事都沒興趣:這是有電子依賴的現象;
感到有點不舒服,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有電子依賴的苗頭(傾向);
感到與平時沒什麼兩樣:沒有電子依賴。
19樓:大嶺山坐幾路車
每天規定自己多少時間可以看手機,過幾天這個時間依次減少,慢慢的會好一點,
不過要比較強的毅力,需要堅持
20樓:匿名使用者
有這個症狀
離開手機,會『玩』『蛋』
21樓:蘇厚子
雖然我每天都打著手機,但是我沒有手機依賴症。離開手機我依然沒問題的。
22樓:我惜情愛
我也沒有手機依賴症。如果有我想我是可以改變的,我會將手機丟掉不要了。
你得了手機依賴症該怎麼辦?
23樓:我惜情愛
1、手機依賴症」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心理疾病,特別是青年白領女性、中年男性和大學生這三大人群。
手機依賴症的特徵是:
2、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3、手機不響,心裡打鼓。
4、大事小情,手機來辦。
5、訊號要滿,電量得足。
手機依賴症的影響
6、身體健康的「定時炸彈」
7、 學習和工作的「拖油瓶」
8、交流和溝通的「一堵牆」
9、行為習慣導致的手機依賴
11、個性問題導致的手機依賴
12、心理壓力導致的手機依賴
13、用聽**和看書代替玩手機
13、用面對面交流代替手機交流
14、使用者外活動代替手機遊戲
15、用一用「系統脫敏」代替「一刀切」
16、本書代替手機充電器
解決手機依賴症就要從上面所列舉的症狀中隔離或決裂即可。不管有任何困難,都要考慮到身心的健康著想,否則就別談。
24樓:蘇厚子
手機依賴症是現代人所難以抗拒的症狀。這種症狀是生活中所需的媒介中遇到後難以撒手的依賴。其實與藥物依賴是由質上的區別的。
對於精神的依賴性容易截斷於藥物依賴的。只要在某些方面稍微轉移一下方向,都能改變手機的依賴性的。
如果確定你已經患上手機依賴症,那麼我建議你多些進行身體鍛鍊與工作上的轉移,隨著時間的轉移,手機的依賴性會改變的。
25樓:匿名使用者
培養其他興趣,分散注意力,如:聽**、外出散步、郊遊、健身等。
26樓:大嶺山坐幾路車
每天規定自己多少時間可以看手機,過幾天這個時間依次減少,慢慢的應該會好一點,不過要比較強的毅力,需要堅持
27樓:**羋月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就是生活全部,因為我發現,離開了手機,社交軟體用不了,朋友找不到我了,支付寶繫結了手機號碼也不能用了,去銀行辦理業務手機也繫結了,不是我得了手機依賴症,而是這個時代把太多的東西與手機相關連了,因為你發現你離了手機,你的生活己不在屬於這個時代。
28樓:怪阿姨飄過
多和小夥伴兒聚會,爬山,騎自行車,出去遊玩,見識一下都比你低著頭摸手機強,另外,想戒掉手機先要從斷網開始,其實你不是依賴手機,是依賴網路,刷朋友圈越多的人越孤獨
29樓:我睡覺了晚安
要轉移注意力啊,最好是多做一些別的事,我也是沒事的時候就一直刷手機,但是最近買了十字繡和數字油畫,就沒那麼多時間玩手機了
30樓:緣何似個頭
強制停機,或者讓手機關機,不要帶在身上,沒事多看看書,看看電視劇什麼的。真的很管用,本人已經試過。但是,如果重新拿起手機,可能會恢復原樣,不過個人感覺好很多。
每隔一段日子,就要讓自己遠離手機一段日子。
31樓:柳三
一件東西的依賴是因為沒有讓你更感興趣的東西去替代它,試著去培養一些你喜歡的其他有益興趣,慢慢的就把原來的戒掉了。要對自己有信心,有約束力,試想毒癮都能戒掉,這算什麼。
32樓:匿名使用者
定時關機,強迫自己按時作息。過了21天養成習慣就可以改回來了
33樓:痛不痛你知道
手機依賴症」是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出現的現代心理病症,只要能夠正視它,通過一些方式去調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緩解這種症狀。
34樓:留學生海歸之家
嘗試著 去沒有訊號的地方旅遊一段時間 最好是不帶手機或者買一個那種只有通話功能的手機用。人都是逼出來的 只要你下決心就一定能做到
35樓: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時刻都在看手機,只要一閒下來就會不自主地拿出手機看看,即使不看什麼也要貓一眼時間。該看還是要看,
手機依賴症也並不是什麼壞事,正常作息睡覺就好了。
36樓:進擊的牛人
找個女朋友,如果喜歡聊天平時多聊天,我就是這樣擺脫的
3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手機現在成了必備品了,成了一種習慣,使很多人成了低頭族,不僅影響了健康也影響人的關係。可以讓自己充實起來,不無聊的時間多了就意味玩手機的時間少了
38樓:瑞卿
多運動、多交友、多思考,讓自己處於忙碌中,無暇顧及手機。
39樓:匿名使用者
找一個老婆或者老公,
將依賴物件轉移,手機依賴症則不治自愈!
40樓:阿迪旋風
在手機螢幕上貼幾個字或者一個標誌,警示自己。或者換臺非智慧機。
41樓:童心
現在社會想完全脫離手機幾乎不可能,只有找其它事情做,讓自己過得更加充實。
動畫短片《低頭人生》誇張反應重度手機依賴症的生活狀態,你覺得手機是不是正在毀滅我們?
42樓:匿名使用者
地鐵上、公交上、商場裡,低頭族隨處可見,當你走進一家咖啡店時,你首先找的是wifi密碼;當你手機電池亮起紅燈時,你就會莫名的恐慌,這就是手機時代。
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便利,這是無可厚非的,零現金時代也成為很多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佩服和羨慕的一個焦點。但是手機也逐漸毀滅新的一代。
首先是生理上摧殘。與過去不同,現在孩子從小開始就接觸手機,你可以看大還未學會走路的孩子緊緊抓住手機的樣子,他可能只是好奇,因為身邊的人總是無時無刻拿著手機。很多家長為了安撫孩子,會給孩子用手機放動畫,玩遊戲,無疑就是培養了不好的習慣。
如果看近視比率的話,青少年的近視人口比率遠遠高於過去。
科技文明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社會問題,如何使其最小化,是我們都要警惕的問題。
怎樣減輕對手機的依賴,如何消除對手機的依賴
一 手機依賴症的危害 1 生活圈子變窄 手機使得以往的家庭聚會 同學聚會等傳統社交模式變得 不那麼重要 沉溺於手機的人們就像 活在氣泡裡的一代 手機和其他多 工具像一個氣泡把我們包裹起來,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螢幕上。2 容易忽略疲勞感 人們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身體的疲勞感,事實上,長時...
到底是依賴還是愛
個人認為 所謂真正的愛情,其實並不是某一刻的心動,或是感覺,說什麼轟轟烈烈 刻骨銘心的經歷 真正的愛情,只是在兩人有共同志向 共同語言,在一起之後共同患難與享樂很久一段時間之後才有可能產生,所以我認為根本不存在什麼一見鍾情,愛情 和感情與外表相關麼?聽你說現在的兩人矛盾,而分開又不捨得,最終和好,如...
喜歡,依賴?喜歡和依賴到底是什麼關係,喜歡人和依賴人有什麼區別
喜歡不等於擁有。依賴是指已經擁有。愛有兩層境界 1.好感。對某種事物或某人產生的一瞬間的美好感悟,並且這種感悟可以瞬間貫穿人的大腦,形成第一印象。這種印象往往容易對人體的判斷力產生誤導,這種誤導是愛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2.日久生情。包括友愛,親愛與愛情。這種情感往往形成一種慣性的依賴,是一種對事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