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2.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5.緣——因為。
點評: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2樓:
橫、側是指不同的角度,原詩的意思是兩個不同的角度看這座山
3樓:匿名使用者
暈,是宋詩。蘇東坡的!樓上的說得比較詳細了,不再多說。
4樓:捷微蘭塔雀
一、月黑燕飛高,單于夜遁逃
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四、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5樓:歸振英都妝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6樓:瀧青芬傅雪
1.大雪滿弓刀,單于夜遁逃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竹外桃花兩三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4.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關於唐詩宋詞的古詩詞鑑賞書幾本關於唐詩宋詞的古詩詞鑑賞書推薦幾本
你好我是一個漢語言文學的愛好者,今年剛上大學。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1。詞評首推 王國維先生的 人間詞話 他的見到很深,讓人知道如何從 意象 來分析詩歌 2。唐詩鑑賞辭典 宋詞鑑賞辭典 很有用,但讀著枯燥。3。現代作者安意如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 和 當時只道是尋常 從感情方面,以故事的形式講述...
有關養蠶的唐詩,關於桑蠶的古詩
蠶婦 張俞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無題 唐 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蠶絲歌 南北朝 鮑令暉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野蠶 唐 於濆野蠶食青桑,吐...
關於父親的唐詩有哪些,關於父親的名言有哪些
讚美父愛的現代詩比較多,也有不少朋友用現代詩讚美了父愛,我就不再重複了。下面我就從古詩方面來讚美一下父愛 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 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 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 王建天下無不是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