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養老金,15年l個月算16年的嗎

2022-12-05 18:06:17 字數 6151 閱讀 2247

1樓:捌酒不理食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按月計算的,15年零1個月,算181個月,折算成年為15.1年

2樓:初雪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您好,親您所問的(計算養老金,15年l個月算16年的嗎?)為您提供答案如下:親您好,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按月計算的,15年零1個月,算181個月,折算成年為15.1年

希望提供的答案能夠幫助到您哦[大紅花]

提問您好!我想諮詢一下,公司工齡五年零四個月,斷檔補交滿15年,我50週歲,公司檔案沒有到勞動局,辦不了退休手續,2023年辦,是不是晚開支一年,4050返錢也沒有了。

回答您好,親您所問的(公司工齡五年零四個月,斷檔補交滿15年,我50週歲,公司檔案沒有到勞動局,辦不了退休手續,2023年辦,是不是晚開支一年,4050返錢也沒有了。)為您提供答案如下:這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如果有視同繳費工齡和特殊工種認定的,必須要有個人檔案,如果一直是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則沒有個人檔案也能辦理退休。

你個人檔案丟了,辦不了退休,說明你的視同繳費工齡應該是比較長的。本人的建議是:

第一,到原單位尋找。

個人檔案一般都是由縣級以上或是相當於縣級以上的組織人事部門負責管理,這個丟了作為檔案的管理部門是要負責任的。可以到原單位進行溝通了解,按照檔案提進提出的記載線索進行查詢。

第二,到原單位所在地的區縣檔案館查詢。

單位檔案按照檔案法的規定,凡是年滿30年的檔案,一般都要移交檔案館進行保管。當然檔案館肯定是不負責管理個人人事檔案,主要是單位檔案。在單位檔案中查詢的重點內容是:

單位招工名稱、員工名冊、人員調動關係介紹信、報到證、畢業分配介紹信、員工工資表、任免檔案、調資表等能證明你在原單位工作的材料。找到後影印,加蓋檔案館的公章,這個是歷史記載的影印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反原單位開具的證明一般不會被採納。

第三,如果視同繳費年限時間比較短的,可以放棄,直接辦理退休。

如果視同繳費時間比較短,比如只有一兩年視同繳費工齡,而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達到15年以上的,通過努力還是找不到原來的檔案依據,這一兩年的視同繳費年限對退休金的計算影響不會很大。當然如果視同繳費年限比較長,而且沒有這個視同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達不到15年以上,那還是要想辦法尋找。第四,找不到檔案無法辦理退休,可以起訴原單位。

如果因為個人人事檔案是原單位的責任而導致自己無法辦理退休,在充分收集你在原單位工作過的證據材料,如在原單位的工牌、工資條等,老同事的證明材料等,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人民法院判決你在原單位的工作年限存在,憑法院的判決是可以辦理退休的。

總之,個人檔案找不到無法辦理退休是一個令人十分揪心的事情,按照上述方法試試吧,也許有收穫。

更多11條

養老保險金交15年和16年有區別嗎

3樓:眉間雪

根據養老保險金的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累計繳費年限年限越長,基礎養老金越高,養老保險金也就越高。

1、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基礎養老金=(3000元+3000元×0.6)÷2×15×1%=36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6年時,基礎養老金=(3000元+3000元×0.6)÷2×16×1%=384元。

2、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基礎養老金=(3000元+3000元×1.0)÷2×15×1%=45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6年時,基礎養老金=(3000元+3000元×1.0)÷2×16×1%=480元。

3、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基礎養老金=(3000元+3000元×3.0)÷2×15×1%=9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6年時,基礎養老金=(3000元+3000元×3.0)÷2×16×1%=960元。

擴充套件資料

養老保險的作用有以下: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絡,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4樓:陽光的碣石客

養老保險實行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十五年是最低標準,每多繳一年將來就會多領一些養老金。

差一年也是有區別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養老保險只要滿足最低15年的標準即可.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係。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15年和16年有區別,但不會太大。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6樓:星空

養老保險金交15年和16年區別不大,到14年和15年區別太大了。

7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有區別的,養老保險是有槓桿的,15年是一個基礎。

8樓:匿名使用者

退休金大概 = 年限 * 1% * 當地月平均工資 + 個人帳戶金額/120 .

多交多得。

知道區別了吧 。

9樓:我愛an家

可以更定是有區別的,繳納時間長的,在退休時退休工資根據所交年限和繳納的基數,核發的工資也不相同。

10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有區別,就像樓上列舉的公式.

繳費年限是計算公式的引數之一.年限越高,同時也說明個人帳戶金額就多.如此一來,就比同樣是只繳了15年的要高一些.

11樓:痕水月

就是交15年和交16年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吧,可能就是六年以後返的錢要多一點。

養老保險金交滿15年和16年以後有區別嗎?

12樓:

有區別,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13樓:專注汽車維修

一、有區別,養老保險最低要累計繳費滿15年,才能在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社保中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繳納養老保險,在計算退休金時,精確到月,多繳納一個月,就能多領取一些退休金,並且在退休之後的調整養老金,也是按照繳費年限調整的,多繳納一年,就多調整一年的養老金。

二、儘管累計繳費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就能夠享受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今後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則少。

三、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擴充套件資料

多繳兩年,退休能夠多領取的養老金

根據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除了繳費年限以外,繳費基數也是一項重要因素。

多數人自己繳納靈活就業人員保險,都是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方靈活就業人員保險是養老醫療一塊交。醫療保險是獨立的,不要把他的錢數也認為是交了養老保險。

按照60%基數繳費,每繳費一年多領取基礎養老金是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個人賬戶多出的累計餘額了,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如果退休社會平均工資是6000元,多交兩年可以多領取96元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多出的錢數並不固定,因為每年個人賬戶還會計發記賬利息。如果我們按照6000元的60%為繳費基數,計算兩年的存入餘額的話,按照60歲退休139個月計算,每月能夠多領取5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合計,每月多領146元。

14樓:學學a學學

1.養老保險金交滿15年和16年以後當然有區別,繳費時間越長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2.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達到15年是辦理退休按月享受養老待遇的基礎; 養老保險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但辦理退休手續仍然是按照國發(1978)104號檔案規定,即退休年齡一般是男60歲,女工人50歲,特殊工種提前5年. 對「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情況的理解:

「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這是辦理退休並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必要條件之一(繳費不滿15年的將一次性結算)。退休金水平的高低與繳費年限和繳費數額直接掛鉤,即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水平也越高,差別主要在於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中斷繳費的時間不計作繳費年限。試舉例做比較:

假設繳費基數每月為1000元(不考慮繳費基數調整和利息等因素),繳費年限30年計算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為:[1000元×11%×12(月)×30(年)]÷120=33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5年,則計算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為165元。

兩者相差一半,如果考慮利息等因素,則差額更大。

3.知道現在的養老保險政策,就會大致清楚以後的待遇了.看看最新的養老保險政策會更清楚些:

***2023年12月3日釋出的《***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檔案規定: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23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檔案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係。

這是目前計算養老待遇的最新規定.

2023年養老金漲多少,2023年養老金漲多少?

1.定額調整 定額調整就是達到一定條件的人,每個人 的比例絕對值都是一樣的,比如說你到了一定年齡每年 的錢數是固定的。全國各地一般是增加40元到60元之間。比如四川省47元,山東省50元,新疆55元,北京市60元。2.掛鉤調整 掛鉤調整分為繳費年限掛鉤和養老金水平掛鉤。也就是說是按照長繳多得還是多繳...

養老金交了15年,退休金能領取多少

社保交滿15年,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呢?要根據情況而定。養老金計算如下 1 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2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 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 人口平均壽命 退休年齡 x12。目前50歲為195 55歲為170 60歲為1...

養老金繳納7年未滿15年,到了退休年齡,轉回老家自己繳納,現在又不想繼續交了,要回家辦手續嗎

到老家的社保局,可以取出來。如果停繳申請個人賬戶清算會不合適,浪費7年繳費期間企業繳費部分 轉回戶籍所在地繳費實際上自費的整體金額看起來也還好,就是自費8年整體的金額也比較大。可以停繳需要辦理停繳手續,是否可以代辦需要向社保局進行確認,原則可以。如果確定後續不再繳納也不享受養老及醫療,可以向社保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