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熱心網友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中元節起源於北魏,傳說這一天地藏菩薩(閻王爺)令鬼門大開,無數陰間的鬼魂都會湧到陽間,寓意「回家」。
這天晚上,「早點回家」是人們最希望的事情。在這一天,放燈讓鬼魂得以轉世的習俗時代承襲,在佛家的說法裡,中元節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因此在中元節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託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
擴充套件資料
中元節的各地習俗:
河北: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
河南: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
山東: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廣西: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為祭祖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起源: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
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中元節是哪一天??????? 10
3樓:囚與社會
中元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傳統中國一直以農耕為本,在大量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先人們發現萬物之間存在著某種因果關係:一個果實的成熟,最終離不開種子的恩惠,所以,果實對種子,後人對先人,必須常懷一份感恩之情。
這份濃烈的祖先崇拜情結,是中華文明所特有的。
中元節就是這樣的一個節日,它表達的就是感恩。古人並不忌諱「鬼」,在古人的意識中,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只是換了一種活法而已。在老北京,中元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在上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
不僅北京如此,全國各地都如此。
4樓:暢聞凝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5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6樓:李木愚
中元節俗稱「鬼節」。2023年的中元節是:2023年9月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二。
7樓:浪裡小青魚
北方七月十五日,華南地區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
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雲:「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8樓:北極玄武
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9樓:
又名七月十五,七月半,鬼節.
10樓:田忌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中元節是幹什麼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有感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彙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
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12樓:田春青馬賀馬賀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故去的人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
鬼神固然不可怕,甚至不存在,但我們仍然必須心存敬畏。須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倘無敬畏,則無所不為,無所不為則難免無惡不作。鬼神的意義,一是給我們歷史感,讓我們不忘先人的遺澤,在追思中自勉、自強;另一種意義就在於給我們敬畏感,讓我們約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又稱亡人節、月半。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
14樓:在寶田寺學畫畫的黑翅鳶
給長輩掃墓,各位家長們都會在李鄉河箬橫店,器不要被你我它打破了
15樓:戀戀不忘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但是大同小異。就是祭拜那些亡靈。但是具體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活動,這個就不好說了。
16樓:充曦晨
奧利對奧利給奧利,給奧利,給奧利,給奧
17樓:資益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幾月幾號?一般如何慶祝?
18樓:無人愛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祭祀活動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祭祖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
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2]放河燈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
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9]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專案了。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的陰曆陽曆是啥,手機上日曆四月十二,但他每次過得不是這個
陽曆2o19年4月12日,陰曆是2019年3月初八,如果陰曆是2019年4月12日,陽曆就是2o19年5月16日了,所以說陰曆4月十二日,陽曆就不是4月十二日了。手機上的都是陽曆,具體來說,2019年4月12他的陰曆是三月初八。陽曆2019年4月12日,陰曆是2019年3月8日,陰曆是2019年4月...
我的身份證上日期是20190205,可農曆生日也是2月,2月初7,陽曆陰曆都是2月,一般陽曆和陰曆
建議你問問你媽媽你的生日是多少。按你身份證,1990年2月5日是正月初十。按你農曆二月初七,對應的陽曆是是1990年3月3日。我認為你的農曆生日是沒有錯的,只不過是在辦戶口的時候登記錯誤罷了。我的也錯了,相差了十幾天 你們那的習俗是過農曆還是公曆?要是怕過錯了,那就農曆公曆都過,這樣你就能過兩次生日...
諾基亞手機上的郵箱怎麼設定才能用呢
諾基亞自帶郵箱設定方法具體如下 首先選擇 工具 設定。選擇 電子郵件 選項。在這裡可以對郵箱進行詳細設定。設定填寫郵箱地址。填寫郵箱密碼。填好後系統會提示是否連線,如果自動連線到網路是會產生流量的。開啟工具中的 設定嚮導 選擇 接收電子郵件 選擇預設的郵箱來接受電子郵件。選擇之前設定的郵箱後填寫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