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遠方由也
【解釋】: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一個國家)忘記了戰備就必然會有危險。
【出處】; 《司馬法·仁本》
原文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
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故仁見親,義見說智見恃,勇見方,信見信。內得愛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戰也。
戰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其民也。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天下既平,天下大愷,春搜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
爭義不爭利,是以明其義也。又能捨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
六德以時合教,以為民紀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先王之治,順天之道,設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國辨職,以爵分祿,諸侯說懷,海外來服,獄弭而兵寢,聖德之治也。
其次,賢王制禮樂法度,乃作五刑,興甲兵以討不義。巡狩省方,會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亂常、背德、逆天之時,而危有功之君,徧告於諸侯,彰明有罪。
乃告於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禱於後土四海神祗山川冢社,乃造於失王。然後冢宰徵師於諸侯曰:"某國為不道,徵之,以某年月日師至於某國,會天於正刑"。
冢宰與百官布令于軍曰:"入罪人之地,無暴聖祗,無行田獵,無毀土功,無燔牆屋,無伐林木,無取六畜,禾黍、器械,見其老幼,奉歸勿傷。雖遇壯者,不校勿敵,敵若傷之,醫藥歸之。
"既誅有罪,王及諸侯修正其國,舉賢立明,正復厥職。
王霸之所以治諸侯者六:以土地形諸侯,以政令平諸侯,以禮信親諸侯,以禮力說諸侯,以謀人維諸侯,以兵革服諸侯。同患同利以臺諸侯,比小事大以和諸侯。
會之以髮禁者九。憑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之。
暴內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
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
外內亂,禽獸行,則滅之。
2樓:半杯淨水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準備,必定危險。
出處 《司馬法·仁本》:「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司馬法是重要的先秦時期軍事著作之一。這些條例據說是齊國司馬穰苴整理成文,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還要古老。它儲存著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戰原則,有濃郁的貴族色彩,如「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
此書講軍禮的地方甚至超過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典故公元280年,西晉滅亡吳國後,晉武帝司馬炎認為不會再發生大的戰爭,主張軍隊將領們不必再去從事軍事活動,而讓他們轉業去管理政治、行政事務,並下令解散州、郡的部隊。
但是,著名軍事家杜預引用古代兵書《司馬法》中的話,告誡晉武帝:「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不能以吳國的滅亡而高枕無憂。他作為軍事統帥在與吳國作戰結束後,立即還鎮襄陽,堅守要地,交錯屯兵,使所部戒備森嚴,「視無事如有事」一樣,從而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安定形勢。
杜預死後,晉軍備廢弛,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給內外敵人以可乘之機,不久天下大亂。
成語屬性
示例:《晉書·杜預傳》[2] :「預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等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國雖大,好戰必亡:
一個國家 無論再怎麼強大,如果不斷的進行戰爭 也會滅亡;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天下雖然安定了 但要居安思危,不然 安逸享樂 就會出現危機·出處:《司馬法》
4樓:
國家即使強大,只好打仗必將滅亡;國家即使安定,忘記打仗防禦也必將滅亡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話最早出自**?
5樓:小史i丶
1、「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最早出自於戰國司馬穰苴所著的 《司馬法·仁本》內「故國雖容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釋義為:所以國家雖然強大,好戰必定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準備,必定危險。
2、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等;
3、戰:戰備;危:危險,危機。
6樓:宋國慶
1、出處: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話最早出自 《司馬法·仁本》回:"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答
,忘戰必危。"
2、釋義:
國家雖然強大,好戰必定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準備,必定危險。
《司馬法》,是重要的春秋時期軍事著作之一。據唐朝宰相李靖所說,《司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商周秦漢的大司馬可以理解為現代的國防部長,司馬法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國防部頒發的作戰條例,而姜太公曾擔任周文王的大司馬,故有周之司馬法出自姜太公之說。 而後世司馬穰苴所寫兵書名為《司馬穰苴書》,並非《司馬法》。
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法》所從來尚矣,太公、孫、吳、 王子(成父)能紹而明之"。 由此可見,《司馬法》並非一人所撰,周朝開國之初的《司馬法》是由姜太公所撰,姜太公死後,又有數人重新編撰,成為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司馬法》。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還要古老。它儲存著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戰原則,有濃郁的貴族色彩,如"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此書講軍禮的地方甚至超過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高手解釋解釋?
7樓:泰達礦山
很明白啊
國家即使很大,如果好戰,則必亡。
天下雖然安定,如果忘記戰爭,則必然危險。
解釋如下:
戰爭打的是國力、財力、人力等綜合國力,好戰就會不斷消耗國家實力,必然會阻礙本國經濟發展,甚至生靈塗炭,引起社會動盪,長久來看,各種國內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國家離滅亡就不遠了。
一個國家在安定中發展,這是好事,如果不注意平時國防及軍事力量,一旦外國入侵,勢必倉促應戰,這樣國家就十分危險。宋朝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重文人輕無力,所以被元、金追著打。
8樓:
司馬法上說:國家雖然大,好戰必然滅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記戰爭必然危險。
易經說:君子要去掉**,但是不能忘記防備。軍事不可以隨意,隨意就沒有威嚴。
**不能廢棄,廢棄就導致敵人來。以前吳王夫差好戰滅亡,徐國的偃王沒有重視軍事也滅亡了。因此英明的大王治理國家,不隨意動兵,不放棄武備。
易經說:生存的時候不忘記滅亡,因此身體可以得到平安,國家可以得到保全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話最早出自**
9樓:小史i丶
1、「天下
雖安,bai
忘戰必危」最早出du
自於zhi戰國司馬
dao穰苴所著的 《司馬法·仁本》「故內國雖大,好戰必容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釋義為:所以國家雖然強大,好戰必定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準備,必定危險。
2、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等;
3、戰:戰備;危:危險,危機。
10樓:夏侯輕依
《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司馬法》是我國古代版一部著名的兵書權.相傳是姜子牙所寫,但到了戰國時已經散失.
太宗曰:《司馬法》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望採納
國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11樓:可愛的戴寶寶
就算國家再大,好戰鬥也會引來更強的國家,從而毀於一旦。
12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雖安 忘戰必危體現的哲學原理
13樓:柒月黑瞳
體現:題幹中的安危體現了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原理。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思想,充滿著樸素的辯證法智慧。
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種特殊的狀態,「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實體,它在本質上屬於事物的屬性關係。這種屬性關係是事物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關係,這種特殊的關係就是「對立」,正是由於事物之間存在著這種「對立」的關係,所以它們才能夠構成矛盾。
14樓:匿名使用者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龜雖壽是什麼意思,龜雖壽的意思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高興之極要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
龜雖壽的全文意思是什麼?龜雖壽意思 龜雖壽怎麼理解
龜雖壽 全篇分三層意思。開頭四句以神龜和騰蛇的終為土灰,說明世間一切事物 包括人的生命 終將滅亡。這四句似乎消極,其實不妨看作詩人對自然現象的理解和思索。中間四句集中抒發了詩人老當益壯的雄心。詩人認識到人生的不永,卻並不消極,他要用繼續建功立業來消弭人生短暫這一憾事。第三層意思是說人的壽命雖有期限,...
「煙花雖美,卻稍縱即逝」是什麼意思
1 釋義 煙花雖然很美很漂亮,但美好只在一剎那,一下子就沒有了。比喻美麗的事物不長久。2 出處 常見於現代流行用語,短句,散文句子等,出處和作者不詳。3 類似的句子 風不懂雲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魄。眼不懂淚的懦弱。所以你不懂我的選擇。也可以不懂我的難過。不是每一個人都一定要快樂。不是每一種痛都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