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三番敘事
一戰時期中國參戰的原因有:
1. 德國在中國東北的部分權益被日本取代,損失巨大,使中國對德國感到不滿和憤怒。
2. 德國的《九一八條約》和《二十一條》對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造成了威脅和挑戰,加劇了中國對德國的不滿情緒。
3. 日本與英國等列強在中國的勢力不斷擴大,中國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為了制衡列強的勢力,中國需要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援。
4. 八國聯軍侵華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和權益受到了嚴重破壞,參戰是中國重新獲取國際地位和尊嚴的必要手段。
綜上所述,中國參戰主要是基於維護自身利益和保衛國家的考慮,以期改變國家處於被動局面的局面。
一戰中國在幹嘛呢?
2樓:皮卡丘哈酒
一戰時中國並不是主戰場,但是在國外的中國勞工也為一戰犧牲了不少,總體上來說一戰不算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中國算是戰勝國,但是在戰後不平等條約的簽署上還是被欺負了。
2,如果說一戰對中國有什麼好處也只能是因為其他國家都在專注地打仗,所以對中國的控制有一定的減弱,尤其是中國內部的民族經濟的發展。但是戰後嘛,就基本上恢復戰前的狀態了,區別就是戰前德國的利益被移交給了沙俄或日本。
1914-2023年袁世凱復闢,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與之進行復闢帝制與反覆闢鬥爭。
4,北洋軍閥內部「府院之爭」,大**黎元洪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爭權,實質是日美爭奪。
5,**大**馮國璋與總理段祺瑞爭權,中國陷入軍閥混戰。
6,一戰時中國沒有直接參戰,但是有十餘萬勞工赴歐洲參與了挖築工事等活動。
中國為什麼參與一戰?
3樓:張家主任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北洋**先是「中立」,後來幾經周折,終於在2023年8月14日,宣佈「與德奧兩國同時入於戰爭之狀態」,對德國宣戰。中國雖然沒有直接出兵歐洲,但派出了30萬華工,為協約國從事建築、修路等體力工作,戰爭期間,有約5萬華工死亡。因有以上作為,中國在戰後得以戰勝國資格,參加巴黎和會。
一戰的主戰場在歐洲,與歐洲的紛爭關係不大的中國也加入了戰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2023年5月,中國**被迫簽下「二十一條」。中國**認為,只要參戰,等到舉行和會,作為戰勝國可以要求修改「二十一條」,收回中國主權。當時中國**曾經向英國**提過加入協約國的事情,由於日本的反對,中國無法參戰,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英法等國改變了想法,特別是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參戰,日本也不再反對。
第二,日本主動對德國宣戰,其實也只是為了得到德國在中國山東地區的利益。北洋**則想通過對德宣戰爭取國際地位外,同時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展。中國參戰後,即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
同時獲得協約國許諾:撤銷德奧的庚子賠款;改變《南京條約》「協定關稅」條款規定的5%固定稅率,允許中國提高5%關稅;天津周圍20裡內允許中國暫時駐軍,以防範德奧僑民。但後來的巴黎和會的結果證明,弱國無外交,德國在山東的權利我們無權收回,而是給了日本。
一戰中國參加了嗎
4樓:財稅社會
是的,中國在一戰中也參加了。中國在一戰中是盟軍國之一,與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一起對抗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義大利等軸心國。中國在一戰中派出了約 100 萬人參戰,其中大部分是勞工。
中國在一戰中的貢獻也很大,包括提供大量勞動力、物資、經濟援助等。
一戰最終是以盟軍的勝利而結束的。作為盟軍國之一,中國也因此獲得了勝利。不過,中國在一戰中的損失也很大,包括大量軍人和平民的犧牲,以及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打擊。
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中國被迫將遼寧省的東部海岸線和臺灣島以及**等海外領土劃歸日本。這一做法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利益,也為中國在之後的歷史上所遭受的殖民和侵略埋下了隱患。
此外,在巴黎和會上,中國還被迫同意德國的一些領土轉移給俄羅斯、波蘭和其他國家,並被迫向德國支付高額的戰爭賠款。這些做法都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並對中國的發展造成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為什麼要參戰?
5樓:匿名使用者
趁今日日本未動兵之前,密與英約,彼居其名,我居其實,即日與徳使磋商,剛柔兼施,一面派兵前往圍守青島,強彼交還使日本無所措手。青島若下,日本又以何說進兵!此不特防日本之侵略,且以杜將來之後患。
非建立奇功,將來於國際上恐難保地位。
設中國永不參加,則戰勝國所得勝利品,勢不分予中國。
以上皆出自袁世凱謀士梁士詒之口,所以可以直接總結就是:
防止日本,以便拿回青島。
確保自身國際地位。
藉由戰勝國身份得到一切可能有利的果實。
6樓:隨風吹去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歐洲發生的,中國並沒有直接參戰,表面上基本保持中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也有不少的中國人在歐洲,加上英法俄等國在華大量招收勞工,使得中國勞工被捲入戰爭,非常悲慘。
另外,由於清朝末期的八國聯軍入侵,德國、日本、美英法俄意奧在中國有租界和勢力範圍,膠州半島就是德國的勢力範圍,日美英法俄意等國爭奪山東半島的利益,因而中國的段祺瑞**也被迫捲入。
7樓:幸小四
2023年7月,國際形式突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要不要參戰?如果參戰,參加哪一方作戰?
這些問題都是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所以中國一開始選擇了置身事外,希望戰火不要波及到中國。
但是中立也是需要能力的,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中國想置身事外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在中國宣佈中立的第二天,日本艦隊就出現在了德國租借地膠州灣海岸之外。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9月2日,日軍在山東半島北岸龍口登陸。
中國**對此作出判斷,認為日本可能借大戰之機奪取膠州灣和膠濟鐵路。為了避免這一結果,袁世凱曾向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提出希望參戰,願意提供五萬兵力與協約國一起圍攻青島,從而收回膠州灣和膠濟鐵路,但被拒絕了。
而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協約國在經過巨大消耗後,意識到戰爭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因此,為了集結更多的國家對抗德國,也為了驅逐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協約國提出讓中國參加對德戰爭。
2023年8月14日經過協商後,中國**宣佈對德宣戰,此時,距離一戰結束還有1年左右的時間。中國雖然參戰,但並在西方列強及日本的阻撓下,並沒有向歐洲派出作戰部隊。而是以工代兵,派遣大批勞工前往歐洲戰場,併為協約國一些國家送去了物資,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戰結束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並沒有受到平等的待遇,日本還是侵佔了山東等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通過參戰,廢除了與德奧之間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停付或緩付了一些賠款的息金,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民的負擔,也在國際上被承認了主權。
總體來說,還是中國通過參加一戰,還是獲得了一些好處的。
8樓:灣區聚集
一戰的主戰場是歐洲,但當時的中國也參加了一戰,加入了協約國。雖然中國參戰的時間較晚,並且是以工代兵,但戰後作為勝利國,還是被國際上承認了主權,並廢除了諸多的不平等條約。
一戰和二戰中國地位有什麼不同,一戰與二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是什麼?
一戰的時候中國沒參戰 二戰的時候是被動受害者 雖然勝利了,但是二戰最大的贏家是美國,軍火販子成為最大受益者 一戰和二戰中國都是戰勝國,但是,這兩場世界大戰,中國作為戰爭國都沒有獲得戰勝國應由的地位。一戰之後,中國割讓了膠東半島給日本,二戰之後,外蒙 琉球喪失。二戰之後,有一個對中國的戰略好處就是一直...
一戰中的德軍火炮的主要型號是,一戰時期德國所有口徑的火炮型號每種口徑一種至少
有文章叫 一戰德國火炮大全 可以參考一下。一戰德國的火炮從技術上來講並不出彩,克虜伯無論是75m m左右的速射野炮還是105,155左右的榴彈炮技術含量均不如法國施耐德的同類產品。德國人勝在對火炮的使用上而不是火炮本身。在法國人迷信速射野炮的時代德國人已經開始玩輕榴彈炮了,後來在迫擊炮 布朗德迫炮和...
一戰後德國是靠什麼發動的二戰,為什麼一戰二戰都是由德國發起的
經濟大危機後法西斯上臺執政,對外侵略波蘭發動二戰 靠希特勒啊,二戰的發起者 為什麼一戰二戰都是由德國發起的 一戰 德國是後起之秀,實力超過英法,但是由於崛起的晚些,殖民利益分配不均衡,所以德國出於利益需求,加上政治上有軍國色彩 軍事力量雄厚,所以挑起世界大戰。二戰 德國是戰敗國,有屈辱感 30年代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