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為什麼古往今來許多人寧信其有也不願意信其無

2025-01-03 10:25:30 字數 3678 閱讀 6821

1樓:匿名使用者

幾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美好的願望,世事太過複雜太過勞累,或許人都需要虛設乙個美好的東西來寄放自己受傷而勞頓的心。就像古時人對很多的現象不瞭解,對現實不能很好的圓說,對自身的苦難沒有乙個很好的能讓自己脫離苦海的說法,所以人們創造了宗教,也就像100年以前的中國一樣,當我們找不到乙個可以挽救中國的方法的時候,我們選擇了馬列主義,我們選擇了馬克思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導者。中國人相信有桃花源的另乙個原因其實跟中國的文化有關,中國人並不喜歡殘缺。

就像所有的故事都是以才子佳人終成眷屬結束一樣。雖然有幾個悲劇,但並沒有多少人喜歡。

2樓:聖殿狼騎士

因為作者構造了乙個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人勞作,人人平等,生活安定 ,民風淳樸的和平恬靜的理想境界。做本篇文章時,陶淵明所處的年代正是晉宋易帶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軍閥連年混戰,賦稅繁重,人民深受剝削和壓榨,所以,人們向找到這個田園境地。

3樓:

因為大家的心中都有這樣乙個美好的地方,這是每乙個人理想中的生活,當然願意相信它的存在。

桃花源記中桃源人為什麼皆嘆惋?說明了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桃花源人皆嘆惋原因:

為與世隔絕之長,外界變化之大,戰亂頻繁,社會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等嘆惋。

說明了桃花源外的世界戰亂頻繁,社會黑暗,人們生活不安定。

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人為什麼嘆惋

5樓:陳瘦瘦

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社會黑暗動盪,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本文主要寫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戰亂;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沒有必要一一寫出。

本文借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描繪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滿的情景,虛構了人人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動亂、對黑暗的現實生活的不滿。

文章描繪了武陵漁人偶入桃源的見聞,用虛實結合,層層設疑和浪漫主義的筆法虛構了乙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及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也是對黑暗現實社會的否定與批判。

桃花源記》是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

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6樓:龐莞爾

桃源林人「嘆惋」的是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外界生活的黑暗,外界的動盪以及外界人民的痛苦生活。從「嘆惋」這個詞表明桃源林的人追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平等,和平安寧,自給自足的理想生活。請

桃花源記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桃花源記》有什麼的特殊句式?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胸懷寬大,仗義執言的偉大作家,其品質難能可貴。請說說雨果的可貴之處體現在 1 省略主語。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 彷彿若有光。武陵人 便舍船,從口入。小口 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其中 人們 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人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重點詞,文言文《桃花源記》重點字詞解釋及翻譯

太元 公元376 396年,晉孝武帝年號。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的第二個年號,共計21年。武陵 晉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一帶。緣 循,沿著。落英 墜落的花瓣 繽紛 繁多而紛亂的樣子。異 驚異,詫異。這裡的意思是 對 感到詫異 窮其林 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窮,盡。盡 盡頭。才 僅。才通人 僅容一人通過。豁...

桃花源記中陶淵明虛構桃花源的目的是什麼

桃花源記 通過虛構桃花源的安寧和樂 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 他們的和平 寧靜 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桃花源裡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