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美在路上雪松旅行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 也是傣族新年 民族特色特出 場面壯觀。
2樓:happy樂山樂水
村寨多在平壩近水的地方。幹欄式建築和竹樓別具風格。飲食以大公尺為主,西雙版納等地的傣族愛食糯公尺。喜酸味及烘烤水產食品。嗜酒,喜嚼檳榔。
男子服裝上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多用白布、水紅布或藍布包頭。婦女服飾,因地而異。西雙版納的婦女上著緊身內衣,大襟或對襟圓領窄袖衫,下身為花色長筒裙,結髮於頂,插梳子或頂花頭巾。
德巨集傣族婦女婚前穿白色或淺藍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著對襟短衫黑或花色筒裙;青年婦女多束髮於頂。
重大節日有潑水節(即傣歷新年)、關門節和開門節。潑水節是在傣歷六月(公曆4月)舉行,傳說很早以前,有七位善良民女殺死了霸佔她們的魔王,但遭魔火燒身,眾人見此情景,皆潑水滅火相救,人們為了永遠懷念為民除害的七姐妹,每逢新年,便用水相潑,洗塵去汙,祝福在新的一年裡消災祛禍,身體健康。
禮節:老人受尊敬,村中紅白喜事都要專門送飯菜給老人;說話和氣,家庭、鄰里關係和睦,很少吵架;晚輩從長輩面前經過,要彎腰細步,以示對長者的尊敬;熱情好客,過往客人,都會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有的家庭還備有專門招待客人的被褥,比自己用的還漂亮。
傣族的風俗和節日和服裝特點是什麼?
3樓:生活的曉達人
一、服飾特點: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男子紋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
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紋身,紋身的圖形大多以虎、豹、獅、龍、蛇、鷹為主。
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著各色筒裙。德巨集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
二、傣族的節日:
1、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曆7月中旬)。
2、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曆10月中旬)。
3、潑水節,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曆4月中旬)。約在農曆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徵著「最美好的日子」。
三、傣族的生活風俗。
1、飲食習慣傣族主食以大公尺為主。德巨集地區吃粳公尺,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公尺,通常是現舂現吃。傣族也食昆蟲。
傣族地區潮溼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傣族有食花習俗。
經常採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鵑、黃飯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冷盤花、刺桐花、金雀花、雞蛋花、苦刺花、彎根花、盤藤花和一種傣語稱為「莫謝」的花等,大約30多種。
2、建築習慣幹欄式建築是傣族居住的特點。西雙版納和德巨集瑞麗一帶傣族的竹樓別具風格。樓近方形,上下兩層,上層住人,距地約7尺,下層無牆,用以飼養牲畜及堆放什物,頂為雙斜面,多覆以編成的「草排」。
拾級登樓,有走廊、晾臺,可以晾物、納涼。
傣族發展。元明時期,漢、傣人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別是大量漢族人民遷居邊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科學在傣族地區廣為傳播,迅速促進了傣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元初的記載表明,當時德巨集地區的傣族仍然使用奴隸從事勞動。
元明之際各地傣族地區先後進入了封建領主制社會,社會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鐵器的使用已相當普遍。農作物亦增加了新的品種,棉花已經普遍種植。
手工業也有新的發展,出現了珍貴的「幹崖錦」、「絲幔帳」等優美的手工藝品。商業活躍,出現了車裡等較大的商業城鎮。
傣族的特點和特徵,傣族的特點有哪些?
1 女性 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著各色筒裙。德巨集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稱為 花腰傣 大袖傣 等。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婦...
傣族的特點有哪些
1 傣族視孔雀 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 常沐浴 婦女愛洗髮,故有 水的民族 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2 傣族人經常採食的野花有攀枝花 棠梨花 白杜鵑 黃飯花 甜菜花 芭蕉花 苦冷盤花 刺桐花 金雀花 雞蛋花 苦刺花 彎根花 盤藤花和一種...
傣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民俗習慣傳統節日
一 聚居地區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兩個自治縣。其餘的散居在景東 景谷 普洱 瀾滄 新平 元江 金平等30多個縣。邊疆傣族地區與緬甸 寮國 越南接壤。傣族村寨多分佈在群山環抱的河谷平壩地區。比較大的壩子有景洪 勐籠 勐遮 勐罕 勐海 芒市 隴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