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主在聽莊子的話後,為什麼就停止了攻打越國

2025-01-25 13:35:07 字數 3319 閱讀 2682

1樓:網友

典故:目不見睫。

莊子喻諫楚莊王》

春秋戰國時期,繼齊桓公、晉文公稱霸諸侯以後,楚莊王取得了諸侯霸主的地位。但是,他不滿足,想要趁著越國衰弱之機,出兵討伐,進一步實現統一天下的野心。

但是,楚國的國力在對外連年不斷髮兵征討的過程中已經有很大的下降了。國內各地的百姓不滿楚莊王的統治,紛紛揭竿而起,官府已無力鎮壓。在這種自顧不暇,束手無策之際,再去攻打越國,是很危險的。

於是,莊子對楚莊王說:「大王要發兵討伐越國,這是為什麼呢?」楚莊王說:「越國是我國的鄰邦,我們不主動出兵攻打他們,他們也要出兵攻打我們,所以寡人決定出兵攻打越國。」

莊子又問:「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侯發兵討伐呢?」楚莊說:「現在越國政治昏亂,兵力疲弱。」

莊子說:「我很愚昧,對這件事很擔心。」楚莊王說:「你擔心什麼?」

莊子說:「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樣,能看到百步之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眼睫毛。」楚莊王奇怪地問:「這話怎麼講?」

莊子說:「大王的軍隊,自從被秦國、晉國打敗,喪失了幾百裡地的國土,這說明楚國的兵力疲弱;莊躋在國內造反,官府卻無力平亂,這說明楚國的政治昏亂。大王的政治昏亂、兵力疲弱,並不在越國之下。

可是大王卻要討伐越國。這不說明智慧像眼睛看不見睫毛一樣,看不見自己的弱點。大王您說是不是?

楚王聽了「目不見睫」的寓言,就放棄了討伐越國的打算。

希望有所幫助。

2樓:我是半活死人

應為他覺得莊子說得很有道理!!

莊子是如何讓楚莊王放棄攻越的?

3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他直接把攻佔越國的這個各方面的利害關係一講,楚莊王就知道支援一筆不划算的買賣,所以最後就放棄了。

4樓:巨蟹阿斯頓

莊子運緩戚用了巧妙的語言,說的話都特別有道理,打動了楚莊王,讓楚莊王明白了這樣擾清陵做的壞處,所以楚莊正巧王就放棄了。

5樓:阿樂秋季雨

莊子給楚莊王講了乙個故事,讓楚莊王瞭解一些事情,如果打仗的話會造成這樣的利和弊,所以才會放棄。

6樓:帳號已登出

他告訴楚王自己的國家也不是特別的穩定,如果攻擊他人的話,可能會讓自己的國家非常的慘。

莊子勸諫楚莊王放棄伐越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7樓:噬s懿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夠避免失誤,立於不敗之地。(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寫得再具體一些)

如果你是自己想問:

其一:世間人、物千千萬,各自都有著各自的生命。生命是可貴的,不應該為了任何乙個人的成功而去付出那些所謂的大義。真正的大義不過是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昌平。

其二:當你肖想鍋裡的東西的時候,先掂量掂量自己究竟有幾分幾兩,不要妄想那些得不到的東西。人,貴有自知之明。

莊子勸諫楚莊王放棄伐越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8樓:愛創文化

楚哪餘莊王欲伐越》 一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自知,百戰百勝。

知人自知就是進行自我估量並覺察對方,充分了解雙方的優劣。這就意味著知己知彼,尋求平衡點,鉗制其軟肋,防備其優勢。

知其雄,守其雌】

雄]代表:強的一面;

雌]代表:弱的一面。

故而翻譯就是:避其鋒芒,攻其不備。

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申論:在當今這個唯有創新才能贏得市場的時代,知人善任是壯大競爭力的關鍵。自知 就是準確認知自己基緩配優勢不足搏指,知人自知就是進行自我估量並覺察對方,充分了解雙方的優劣。

自知知人將意味著知己知彼,尋求平衡點。

成功人士都要講求知己知彼,合作共贏 ,很多偉大的人物都有自知知人的能力。【知雄守雌,為天下溪】——雄強、雌弱,則 鉗制其軟肋,防備其優勢。攻其不備,避其鋒芒。

站立山顛,執天下之大象,統觀全域性;更在於沉潛于山谷,虛心匯聚天下資源。

莊子曾應楚威王之聘擔任過楚國公主嗎

9樓:整個吧最帥的

莊子沒並或有應楚威王之聘擔任過楚國公主,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於彼,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人物生平。出身宋國。

周烈虛蔽頌王七年(約西元前369年),莊子出生於宋國蒙邑。

莊子約生於周烈王七年(西元前369年)。這主要從兩個方面考察。首先,《史記》記載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又記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幣聘莊子一事。

楚威王於西元前340年至西元前329年在位,且「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歲」,則莊子生年應不晚於西元前369至西元前359年。其次,《莊子》「於魏文侯、武侯皆稱諡」,而於惠王「初稱其名,又稱為王」,則莊子的生年應「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當在惠王初年」,亦即周烈王七年。

司馬遷在《史記》中用了一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莊子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

漆園為吏。周顯王二十五年(西元前344年),當在此年前後,莊子與宋人惠施初次見面。

周顯王二十七年(西元前342年),惠施此年或稍後至魏,得到魏惠王信任,擢為國相。莊子往差鄭見,惠施甚恐,莊子以「猜意鵷鶵」譏之。惠施後有孟諸之行,大擺排場,莊子鄙之。

10樓:醍醐零

莊子沒有應察氏圓楚威王之聘擔任過楚國公主,因崇尚自由。莊子,名周,字子休 ,號南華真人,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莊子敗塌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子等核局大體同時期,去世時享年83歲。

11樓:筱寒時間

莊子曾應楚威埋基王之聘任擔任過楚國的公主,在歷史裡滑核面記載的一些故事情節的話,對於擔任過的一些管理長事,能有著更好的擔任信液掘情況,因此屬於有擔任過一些職位。

12樓:咚咚咚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

楚莊王欲伐越

13樓:既來事在雞年

迴歸好餓哈根和不應該規劃是不是一般哦啊剛回家哈卡ioubgip

uoaphba

楚莊王欲伐越

14樓:若飛亦傷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莊子中的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原意是什麼

楚國南部有一隻大龜,在它的時間概念裡,500年才是一個季度。楚國有一種樹,五百年為一春季,五百年為一秋季。莊子意思是告訴人什麼是大什麼是小,什麼是長,什麼是短,引深的意思就是宇宙之大,超乎人類的想象,人所理解的事情是有限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

莊子中的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原意是什麼

楚國南部有bai 一隻大龜du,在它的時間概念zhi裡,500年才是一dao個季度。楚國版有一種樹,五百年為一春季,權五百年為一秋季。莊子意思是告訴人什麼是大什麼是小,什麼是長,什麼是短,引深的意思就是宇宙之大,超乎人類的想象,人所理解的事情是有限的。莊子中的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在莊子逍遙遊中莊子用哪兩句說明了大鵬的飛翔必須藉助相應大風的

這句話什麼意思?到底問的是道理還是事件?道理就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事件就是去以六月息者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在莊子逍遙遊中用哪兩句說明了大鵬要高飛必須藉助翅膀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 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