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與發現氧氣失之交臂,原因主要是

2025-01-30 10:15:32 字數 1668 閱讀 3477

1樓:白斑病賭東道

那時候流行燃素學說 實驗與燃素說相悖。

有這樣一段資料:化學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紀就先後獨立地發現了氧氣,但由於受「燃素理論」的影響

2樓:教授王

尊重事實。

金屬燃燒後質量增加。

氧氣參加了反應(考慮氧氣後質量是守恆的)

化學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紀就先後獨立地發現了氧氣,但由於受「燃素理論」的影響(即認為一切可以

3樓:網友

解;(1)瞭解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大膽質疑,尊重實驗事實,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2)由題意,知「燃素理論」的內容,則拉瓦錫推翻「燃虧賀素理論」的實驗事實是,磷以及一些金屬燃燒後物質的質量增加;

3)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解釋磷燃燒時質量的變化情況:磷燃燒增加的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4)選用雙氧水製取氧氣,則化銷皮派學方程式為2h

omno2h

o+o5)根據氧氣的密度和水溶性,可以握派確定其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法;

6)因為選用雙氧水製取氧氣和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則需要的玻璃儀器為adf.

故答為:(1)大膽質疑,尊重實驗事實,勇於探索,敢於創新;(2)磷以及一些金屬燃燒後物質的質量增加。

3)磷燃燒增加的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符合質量守恆定律;(4)2h

omno2h

o+o5)排水;(6)adf

追求化學家的足跡.(1)舍勒是最早製得氧氣的化學家之一,他獲得氧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類:a.加熱分解

4樓:小野

1)①加熱分解硝酸鉀、氧化汞、硝酸銀等可製得氧氣,因為它們組成中都含氧元素;

利用質量敗扒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反應前有2個mn、8個o、4個h、2個s;反應後有2個mn、6個o、2個s;故2x中含有4個h,2個o;故x的化學式為h2

o;實驗室製取氧氣可以用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高錳酸鉀、加粗枯咐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2)①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解釋鐵絲燃燒時質量的變化情況:鐵絲燃燒增加的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符合質量守巖純恆定律;

答案:(1)①都含氧元素;②h2

o;③2h2o2mno

2h2o+o2

2)①3fe+2o2

點燃 fe3

o4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後固體的質量增加.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 1 5 ,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

5樓:溫柔姐

a、氧氣能夠支援燃燒,不具有可燃性.錯誤;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正確;

c、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錯誤;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二氧化碳.錯誤.故選b.

舍勒將普利斯特列的氧氣的工作進一步往下推。()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舍勒將普利斯特列乎氏的氧氣的工作進一步往下悉頃攔推。睜胡()

a.正確。b.錯誤。

正確答案:b

初中學生請化學家教,急!初三化學家教應該怎麼教?

要看你基礎怎麼樣了,如果說比較薄弱的話要在中考前有成效有點難度,化學學習是個基礎累積的過程,你可以先鞏固下基礎,老師去家教的話要是隻是幫你補習基礎那有點浪費時間。不過你要是自覺性比較差還是去家教中心或者是請老師上門輔導吧,這樣也有約束性。深圳有個易教網的,上面有很多家教老師的資訊,你可以打 諮詢下,...

19世紀,化學家對氧化鋯的化學式有爭議

樓主剛學化學式的時候老師應該就講過,化學式只是成分組成,不代表真實結構。就像這個氧化鋯,並不是一個氧原子加一個鋯原子就完了,我不知道這個氧化鋯是什麼型別的晶體,但是肯定有他自己的內部排列,而科學家們只能藉助儀器分析推測內部結構,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是什麼樣的,既然是分析推測,肯定有不同的結果,化學式有爭...

20世紀60年代,化學家找到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催化劑,從此人類進入了什麼時代

20世紀60年代德國化學家r ziegler與義大利化學家g。natta分別發明金屬絡合配位催化劑製得低壓聚乙烯和有規聚丙烯,從此人類進入了有機合成高分子時代。合成高分子是1909年backeland最早用苯酚與甲醛合成了酚醛樹脂製成電木塑料開始的。此後先後合成醇酸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脲醛樹脂。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