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造訪地球的彗星裡,最亮的是哪個?

2025-01-30 23:15:22 字數 4863 閱讀 8087

1樓:只吃魚頭

最亮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它在眾多的會心裡是最亮眼的乙個,它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哈雷彗星76年才光顧地球一次。

2樓:帳號已登出

是哈雷彗星。因為它每次迴歸地球總是被人類記載下來,被人類察覺到,所以它也成為了全球多個民族都有記錄的彗星,當然是因為它最亮了。

近年來能看到的彗星

3樓:步琭休佳晨

每年都有至少十幾顆彗星迴歸到地球附近。但肉眼可見的就不多了。而且彗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我可以給樓主寫幾個1980年以後的肉眼可見彗星,估計可能不全,但應該也差不了幾個了:

1985年底至1986年初慧亂耐,哈雷彗陪雀星;

1996年,百武彗星;

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

2002年,池谷——張彗星;

2004年,麥克霍爾茲彗前春星;

2007年初,麥克諾特彗星;

2007年底,17p彗星。

現在地面上可以看見很多天體,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

4樓:微風花輕落

彗星應該是宇宙中的天體吧,不過不是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的,而是有週期性的。在行星的擾動下,所有週期彗星都變成非週期彗星,而一些非週期彗星也可以變成週期彗星。

彗星是宇宙中漫遊的天體。它們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天體。彗星分為兩種型別:

週期彗星和非週期彗星。不同時期的彗星有不同的週期,有的每隔幾年返回一次,有的每隔幾十年返回一次,有的每隔一百年甚至幾千年返回一次。其他非週期性彗星永遠不會回來。

週期性彗星的大多數軌道是橢圓形和拋物線形的。然而,非週期彗星的軌跡是一條開放的雙曲線,是由天體間的萬有引力引起的。

首先是彗星形成的速度與它們消失的速度相同。另乙個是宇宙中有無數彗星,所以它們在46億年後並沒有消失。然而,第一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天文學家沒有發現彗星仍在形成的任何證據。

這些彗星以特別慢且恆定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週期數百萬年。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彗星的執行會因相互碰撞或其他恆星的吸引而改變。在某些情況下,它的轉速會加快。

這時,公轉軌道的半徑將不可避免地增加,最終它將永遠與太陽系分離。相反,旋轉速度也可能會減慢,這時,彗星將會向太陽系的中心移動得更近。在這種情況下,彗星將以特別明亮的影象出現在地球上,從那時起,它將沿著一條新的軌道移動(除非這條軌道因恆星之間的碰撞而再次改變),最終將消失。

5樓:網友

彗星與地球上的生命開端有密切的聯絡。艾斯特魯普總結說:「我們仍然不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

但彗星的化學反應可能導致有機分子的產生,包括生命的一些基石。如果正確的彗星擊中正確的行星,擁有合適的環境,生命可能會開始增長。

6樓:愛胡思亂想的小叮噹

彗星是宇宙天體中一種流浪的天體,它不是經常能被我們所見到的天體。彗星分兩種:週期的彗星和非週期彗星,不同週期彗星的週期不定,有的幾年迴歸一次。

7樓:在洶湧人潮裡

慧星絕大多數來自奧爾特雲,這個地區算是太陽系的最外層邊界。奧爾特雲是乙個直徑兩光年的球狀「雲團」,它包裹著太陽系,並與太陽系一起繞銀心旋轉。「雲」只是個描述,其實這裡的物質非常稀薄,只有一些塵埃與零星的慧星核心。

未來「旅行者」號穿過時什麼也不會撞上。

8樓:王者小祁君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於很遠很遠的距離之外,它以光的速度傳播過來。

9樓:傀儡在哭泣

由中佛羅里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gal sarid及其合著者報告了許多彗星在接近太陽系之前通過的軌道「門戶」發現。這個入口是模擬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混沌軌道上移動的小冰體。

研究小組模擬了來自海王星軌道之外,穿過這顆巨大行星的區域,以及木星軌道內的天體的演化。

10樓:巴斯

地球上水的**根據測算,地球表面的71%的面積是被水覆蓋,水的總量約為億立方公里,其中存在于海洋。那末地球上的水是從**來的呢?以前科學家認為,水的**是太空和地球內部。

水從太空來到地球有兩個途徑:一是落在地球上的隕石,二是來自太陽的的質子形成的水分子。然而美國科學家最近提出乙個令人矚目的新理論:

地球上水來自太空由冰組成的彗星。科學家發現,地球表面的水會向太空流失。這是因為大氣中水蒸氣分子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會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

當氫原子到達80―100公里氣體稀薄的高熱層中,氫原子的運動速度會超過宇宙速度,於是脫離大氣層而進入太空消失掉。科學家推算,飛離地球表面的水量與進入地球表面的水量大致相等。

11樓:蠶子加銀子

居住在太陽系外的小休眠體和活躍內部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過渡在**?它們表現出廣泛的氣體和塵埃彗發和尾巴?這些問題至今仍是乙個謎,研究發現,把「閘道器模型」作為『彗星的搖籃』,將改變我們對冰體歷史的思考方式。

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彗星的時候,它是會發光的?

12樓:是清歡吶

因為彗星上的物質被太陽光照亮了。彗星的核心亮度主要在於彗發彗尾,彗星是乙個冰冷的小型太陽系天體,當它靠近太陽時,彗星便會開始公升溫並釋放大量的氣體,這個過程被稱為釋氣。由此會產生可見的彗星大氣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彗發,有時還會產生彗尾。

彗星最亮區域——彗發。

彗發一般由冰和彗星的塵埃組成。當彗星執行到距離太陽3-4au以內時,彗核噴出的揮發物中,水佔據了整體的90%。水的母體分子主要通過光解離和較小程度的光電離被破壞。

與光化學作用相比,太陽風在水的分解中起著次要的作用。較大的塵埃顆粒沿著彗星的軌道路徑被遺留了下來,而較小的塵埃顆粒被太陽光壓推離而進入到彗星的尾部。

擴充套件資料:彗尾的產生。

1、彗尾被認為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

個聯合的效應將它從彗星上吹出: 當氣體和伴生的塵埃從彗核上蒸發時所得到的初始動量。 陽光的輻射壓將塵埃推離太陽。

3、太陽風將帶電粒子吹離太陽。

4、朝向太陽的萬有引力吸力。

這些效應的相互作用使每個彗尾看上去都不一樣。當然,物質蒸發到彗發和彗尾中去,消耗了彗核的物質。有時以爆發的方式出現,比拉彗星就是那樣;1846 年它通過太陽時破裂成兩個,1852 年那次通過以後就全部消失。

1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彗星上的物質被太陽光照亮了,所我們能夠看到彗星。

彗星的核心亮度主要在於彗發彗尾而非彗星核。彗星的表面就是彗核的表面,其彗發就相當於彗星的「大氣層」。彗星核表面是由凝結成冰的水加上乾冰、塵埃、氨和岩石混雜而成。

另外,彗星是乙個冰冷的太陽系小型天體,當它靠近太陽時,彗星便會開始公升溫並釋放大量的氣體,這個過程被稱為釋氣(outgassing)。由此會產生可見的彗星「大氣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彗發,有時還會產生彗尾。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由太陽的輻射壓力和太陽風作用於彗星核造成的。

彗星核直徑的範圍一般從幾百公尺到幾十千公尺不等,它們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顆粒組成的。彗發的長度可以達到地球直徑的15倍,而彗星尾部的長度可達乙個天文單位。如果彗星足夠明亮,人們無需使用望遠鏡,肉眼可見彗星的蹤影,在夜空中呈現出大約30度(60 倍滿月大小)的弧形。

14樓:永恆

他離我們有一定的距離,當它靠近太陽時,彗星便會開始公升溫並釋放大量的氣體,這個過程被稱為釋氣(outgassing)。由此會產生可見的彗星「大氣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彗發,有時還會產生彗尾。

15樓:網友

當你能看到彗星的時候,證明你站在地球表面的背陰面,但是彗星在天上會反射太陽光,所以你看到的彗星是發光的。

16樓:榷予

彗星是被太陽照亮的,所以人們看就以為是自己發光。

17樓:網友

月亮你能看見,月亮發光嗎?火星能看見,火星發光嗎?彗星能看見,彗星發光嗎?

皆非發光,反光也。

18樓:逛逛街輔導費

因為彗星飛過去的時候會有太陽光的照射。

19樓:隴東槍

這是因為彗星上有會發光的物體。

20樓:柚子蜂蜜

因為當我們看見它的時候,運動是會產生光和熱。

21樓:資深辰老師

有可能是反射太陽得光,也有可能是燃燒產生的光。

22樓: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彗星裡的冰被蒸發成水蒸氣。因為彗星越來越接近太陽,太陽對彗星的引力也就越大了,此時的彗星執行的速度和快,把蒸發出來的蒸汽拋到彗星的尾部了,丟擲去的距離很長。當光照射到蒸汽時,蒸汽會反射太陽光,我們在遠處就可以看到彗星像是長了尾巴一樣。

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是誰發現了彗星?

23樓:網友

歷史上第乙個被觀測到相繼出現的同一天體是哈雷彗星,牛頓的朋友和捐助人哈雷(1656一1742年)在1705年認識到它是週期性的。它的週期是76年。歷史記錄表明自從西元前240年也可能自西元前466年來,它每次通過太陽時都被觀測到了。

它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通過的。離太陽很遠時彗星的亮度很低,而且它的光譜單純是反射陽光的光譜。當彗星進入離太陽8個天文單位以內時,它的亮度開始迅速增長並且光譜急劇地變化。

科學家看到若干屬於已知分子的明亮譜線。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組成彗星的固體物質(彗核)突然變熱到足以蒸發並以叫做彗發的氣體雲包圍彗核。太陽的紫外光引起這種氣體發光。

彗發的直徑通常約為105千公尺,但彗尾常常很長,達108千公尺或1天文單位。

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是哪本書

春秋 魯文公十四年 前613 秋七月 有星孛入於北斗 是世界上對 哈雷彗星 的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軌道週期為76 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最遲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 古巴比倫 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

肉眼可以看見的除太陽之外的最亮的恆星是哪一顆

除了太陽之外,肉眼可見的最亮恆星 天狼星。天狼星的視星等為 1.45m,距地球只有8.6光年,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之一,直徑為太陽的兩倍,質量是太陽的20倍。表面溫度為10,500k。以看見的除太陽之外的最亮的恆星是哪一顆 除太陽以外,全天最復亮的恆星制是天狼星。天狼星位於大bai犬座du,正zhi...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的霸主,為何會突然滅絕?

地球上最早的恐龍出現在三疊紀時期,距今約億年,當時地球上基本上是由恐龍主導的。這些恐龍不僅在地上跑,還在空中飛,在水中游。當時的地球充滿了生命和活力。但是在白堊紀時期,大約億年後 萬年前 恐龍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似乎連一聲招呼都沒有打。恐龍在萬年前消亡的原因是,科學家們沒有發現任何比萬年更年輕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