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國演藝有關的成語故事有什麼?

2025-01-31 07:45:26 字數 1822 閱讀 1776

1樓:踏踏步

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七擒七縱,舌戰群儒,身在曹營心在漢,桃園結義,,水淹三軍。

給你複製把。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

七擒七縱。六出祁山。

舌戰群儒。單刀赴會。

得隴望蜀。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

吳下阿蒙。斷頭將軍。

車載斗量。勢如破竹。

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

顧曲周郎。一身是膽。

超群絕倫。七步之才。

才佔八鬥。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生。

如飲醇醪。步步為營。

偃旗息鼓。七步成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營心在漢。

欲擒故縱。樂不思蜀。

刮骨療毒。計收姜維。

計取陳倉。苦肉計。

江東赴會。呂布戲貂禪。

擊鼓罵曹。蔣幹盜書。

走馬薦諸葛。

張飛賠罪。設連環計。

義放曹操。桃園結義。

水淹七軍。諸葛亮弔孝。

轅門射戢。黃忠請戰。

回荊州。橫槊賦詩。

三英戰呂布。

曹操獻刀。單騎救主。

馬躍檀溪。初出茅廬。

過五關斬六將。

捉放曹操。桃園三結義。

大意失荊州。

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草船借箭。

三顧茅廬。畫餅充飢。

望梅止渴。

2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一身是膽,望梅止渴,如魚得水,舌戰群儒,草船借箭。

有關三國演義故事的成語

3樓:器魌驏朼慒猙慙

1、桃園三結義——劉備襪拆或、關羽、張飛。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天下大亂。漢皇室後代劉備見太守劉焉張榜招募義兵,決定匡扶社稷。劉備看榜時遇見張飛,飲酒間又與關羽相會,三人共論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桃園焚香祭拜天地,義結金蘭,立誓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劉備為兄,關羽第二,張飛為弟。

2、曹操獻刀——曹操。

董卓自任相國,專權朝野,捏造罪名殺死少帝,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不料被董卓發覺。曹操急中生智,先以獻刀為名騙過董卓,繼而以試馬為由,僥倖逃脫。

3、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

西元207年冬至西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鄧縣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告伍·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4、六出祁山——諸葛亮。

諸葛亮聲東擊西,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隴右,是避實就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魏赤壁戰敗後,將主力防線佈於長江、秦嶺,尤其劉備佔據荊襄,外接好孫權,故曹操更加緊長江防線。

關羽荊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敗,曹魏以為「備已死,數多寂然無聲」,故「略無備豫」。諸葛亮「六出祁山」,利用隴右諸多有利因素,對儘快形成抗魏御拆統一戰線和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聯軍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5、草船借箭——諸葛亮、周瑜。

西元208年7月,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4樓:七月流火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戚檔鉛草船借箭,初出茅廬,三顧茅廬,吳下蠢塵阿蒙,知遇之恩,舌戰群儒,等等高好的還有很多。

與折有關的成語故事與狼有關的成語故事

百折不回b i zh b hu 出處 漢 蔡邕 太尉喬玄碑 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意思 折 挫折。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百折不撓b i zh b n o 出處 漢 蔡邕 太尉喬玄碑 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意思 折 挫折...

與笑有關成語故事,搞笑的成語故事

1 成語 眉飛眼笑 拼音 m i f i y n xi o 解釋 形容非常高興。出處 柳青 創業史 第一部 他眉飛眼笑,高興地跳著,大聲喊道 解放啦!舉例造句 這事讓他眉飛眼笑。2 成語 貽笑大方 拼音 y xi o d f ng 解釋 貽笑 讓人笑話 大方 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

與神話有關的成語故事,神話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盤古開天 開天闢地 夸父逐日 女媧補天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牛郎織女 嫦娥奔月 鳳凰涅槃 精衛填海 天女散花 天衣無縫 八仙過海 火眼金睛 含沙射影 水漫金山 與神話有關的成語故事比較常見的如下 古開天 開天闢地 夸父逐日 女媧補天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牛郎織女 嫦娥奔月 鳳凰涅槃 精衛填海 天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