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曹操的五子良臣是誰

2025-02-03 14:45:09 字數 1600 閱讀 9494

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五子良將吧。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本姓聶。雁門馬邑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

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鎮守合肥時多次擊退孫權的進攻。

222年去世,諡「剛侯」。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衛國人。多年來隨曹操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敢,常為先鋒將領。後與張遼鎮守合肥。218年去世,諡「威侯」。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人。原屬鮑信,後歸曹操,為將堅毅莊重,被曹操稱讚可以比喻古代名將,襄樊之戰時被關羽擊敗後被俘投降,歸國後被羞辱至死,諡「厲侯」。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先後歷仕韓馥、袁紹,官渡之戰時歸降曹操,為將以巧變著稱,為劉備、諸葛亮所忌憚,曾一舉擊破諸葛亮的北伐。後於木門道中伏而死,諡「壯侯」。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人。原屬楊奉,後投曹操,在漢中之戰、襄樊之戰都有突出表現,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227年死於任上,諡「壯侯」。

曹營五子良將是誰

2樓:居家能手小晴

曹營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1、前將軍張遼: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聶壹的後人。起初,擔任雁門郡吏。

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2、右將軍樂進: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郡衛國(今河南清豐)人。東漢末年名將。

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南征北討。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劉備入蜀後,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擊退關羽、蘇非,降伏南郡諸郡山谷蠻夷,又大破劉備的臨沮長、旌陽長。

3、左將軍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原為鮑信部將,鮑信戰死後被王朗引薦給曹操,之後便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戰功。

因為敢於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且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稱讚勝過古代名將。

4、徵西車騎將軍張郃: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河間市)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早年應募參軍,鎮壓黃巾起義,歸順冀州牧韓馥,拜為軍司馬。袁紹攻取冀州後,張郃率兵歸降。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

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

5、右將軍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徐州之戰、官渡之戰、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戰、南郡之戰、關中征伐、夏侯淵平涼州之戰、漢中之戰等幾次重大戰役。因為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誰介紹下曹操的五子良將,簡述他們分別的特點

五子良將之首 張遼 本姓聶,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性情沉穩,心細如髮,如徵陳蘭 武力過人,膽氣蓋天如合肥之役 謀略精深 五子良將之首 樂進 字文謙,陽平衛國人。眼光卓越,如在曹操還沒成名的時候,就投靠曹操 勇猛,膽略過人,帶兵有方。五子良將之軀 張郃 字俊乂,河間鄚人。料敵先機,善於觀察地形,排兵佈陣...

五子棋是哪國發明的,五子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五子棋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黑白棋種之一,和圍棋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兩者之間究竟哪一個發明的更早些,目前已很難得到考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它和圍棋一樣深受人們的喜愛。五子棋雖然起源於古代中國,但是真正的發展在日本,在歐洲得以風靡。根據日本的有關資料文獻介紹,中國古代的五子棋...

五子棋禁手的(五手二打)(三手交換)什麼意思

五手兩打 五手兩打為五子棋術語,指黑棋在下盤面上關鍵的第5手棋時,必須下兩步棋,讓白棋在這兩步棋中任選一步,然後再繼續對弈。一般說來,白棋肯定拿掉對白方不利的一點,而保留對黑方較為不利的那點讓黑方行棋。為了讓白棋能夠在黑棋的五手兩打中選擇形式比較利於自己的一點,要求黑棋在五手兩打時選擇兩個不對稱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