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你說的氫氣,就是氕,氕當然可以聚變,只是氕裡面沒有中子,所以所謂氕聚變,事實上是它聚變成氘的過程,這個過程叫質子鏈聚變,公式就不給你寫了,質子鏈聚變最終還是氘氘聚變;
2、你提到聚變材料,既然叫做「材料」了嘛,那就認為是人類製造的,目前就是氘和氚(和他們的化合物),為什麼?因為氕聚變需要的壓力和能量非常大,在太陽內部這倒是最常見的反應,可人類的技術目前還做不到讓氕發生質子鏈聚變,而且氕聚變放出的能量相對卻不大,而氘氚聚變需要的條件比氕低得多還能放出更大的能量,主要是我們人類能做到,所以就選擇了它們作為聚變材料。
3、是不是任何材料都可以發生聚變?並不是,實際上核聚變。
只發生到鐵核,鐵是個神奇的元素,它聚變所需的能量大於放出的能量,所以當乙個恆星的聚變發生到鐵之後就不能再聚變了,恆星要麼坍縮要麼超新星。
或者超新星再坍縮,總之最終變成白矮星。
中子星黑洞,這些過程都不是聚變了,而我們所知的成規模的鐵之後的重核元素,都是在恆星穩定聚變結束之後在紅巨星。
到超新星以及中子星相撞等這些可以稱之為宇宙奇觀過程中通過輕核(相對的)的快慢中子捕獲形成的。當然有人說了那大型粒子對撞機。
也能造出重核,甚至是宇宙中都沒有的重核新元素。好吧,沒錯,所以我說了「成規模」,內位您能給我用對撞機造1克金子都算我輸。如果哪天人類真能掌握了這種技術,那就是那種星際迷航。
啊群星啊這種科幻作品裡的「能量物質轉化器」(energy-matter converter),只靠能量就能成噸的製造物質,那人類就和上帝一樣了……我當然希望人類有成神的那一天,那咱們也是神的祖先了,哈哈哈。
希望答案有幫到你。
2樓:茅盈智婭玟
不能,根據質能轉化公式。
e=mc²(m為質量,c為光速)
因為氫氣聚變(即兩個氫核結合在一起)時發生的質量虧損近乎沒有,而只有氕氘氚聚變時質量虧損比較多。(有的材料聚變無質量虧損)(裂變產生能量也是由於質量虧損)
歡迎追問。
為什麼普通的氫聚變不能實現?
3樓:abc生活攻略
因為聚變反應的速率無法控制。要使參加聚變反應的原子亂羨核必須具有足夠的動能,才能克服這一斥力而彼此靠近。提高反應物質的溫派陪悶度,就可增大原塵彎子核動能。
因此,聚變反應對溫度極其敏感,在常溫下其反應速度極小,只有在1400萬到1億度的絕對溫度條件下,反應速度才能大到足以實現自持聚變反應。所以這種將物質加熱至特高溫所發生的聚變反應叫作熱核反應,由此做成的聚變**也叫熱核**。要得到如此高溫高壓,只能由裂變反應提供。
一千克氫聚變可以產生多少能量?
4樓:科創
根據e=mc^2(平方),核聚變時有7/1000的質猛喊罩量轉化為能量。所以我們有e=1*7/1000*299792458*299792458= e=能量,m=質量,c=光度。質能方程:
e=m*c的平方 意思就是乙個物體所含有的能量枝鬧是物體本身的質量與光速的平方之積滲喚。
氫核聚變跟核聚變有什麼區別 ?
5樓:我本熱情
核聚變就是這個和合成乙個大盒小盒合成大和核裂變呢,就是乙個大核裂成小河。相對來講和裂變造成的能量更大。
6樓:網友
核聚變指的是一種物理反應,氫核聚變是指用氫或氫的同位素氘、氚來進行核聚變,其實所有較輕的原子核都是可以發生聚變的,太陽上發生的是氫核聚變,以後會發生氦核聚變。
7樓:蜜瓜甜不舔
按實現的容易程度來看,氘氚聚變是最容易,所以是可控聚變研究的首選方式。然而氚在自然界的儲量極低。目前想通過中子轟擊鋰,產生裂變來給未來反應堆提供氚。
8樓:網友
氫核聚變和核聚變的區別,他們和聚變的物質是不一樣的,乙個是氫,乙個是核?
9樓:網友
氫聚變只是核聚變中的一種,核聚變可以是很多元素的聚變,比如氦三的聚變也是核聚變。
10樓:來自玉壺山窈窕無雙的紫露草
不一定只有氫的同位素會發生聚變,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吧。
11樓:李晨豪
聚合面根據外面區別是但他一直有有聚合。
太陽是怎樣把氫進行核聚變的?
12樓:世紀網路
太陽的原始高溫是由它的內部壓力而來。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原理,物體的質量越大,其引力就越大。早年的太陽在滾雪球般發展時,隨著質量的增加,引力也愈強,吸引周圍的物質就越多,就更增加了質量,如此迴圈,太陽的質量越來越大。
同時質量越大內部壓力越大,從而溫度不斷的公升高。產生熱核聚變的條件是要有足夠的壓力(稱之為臨界壓力)和合適的點火溫度。隨著原始太陽質量的不斷增大,內部壓力和溫度的公升高,達到滿足產生熱核反應的條件後,太陽就開始發光發熱,成為一顆恆星。
一般來講,氣體星球要成為恆星,必須要有一定的質量,這樣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才能達到熱核反應的條件,這個質量叫做臨界質量。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氣態螞好行星—木星,同樣也是由氫元素構成的氣態星球,但由於它的質量小於臨界質量,內部的壓力和溫度達不到產生熱核聚變的條件,所以它只能是一顆氣態行星。不過悶族鉛它是一顆潛在的太陽,有科學家推測,將來太陽毀滅後,沒有太陽制約的木星將憑著它太陽系老大的地位吸引周圍的行星自成乙個小太陽系,同時也不斷吸收周圍的物質增加質量,達到臨界質量後就會發光發熱,成為另一顆太陽穗棗,不過那是50億年以後的事了。
1克氫完全聚變
13樓:雲昱僧康適
分析】 由質量數守恆與電荷數守恆可寫出核反應方程,由題中資料即可求得反應前後的質量虧損,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求出該反應所釋放出來的能量。 由1克氫中含有的原子核數可求出完全反應後所產生的能量,即可得相當於多少噸煤燃燒所放出的能量。 根據核反應方程:
質量虧損為:芹穗虧 △m=4× 釋放出來的能量族隱: 1克氫氣中有 個氫核,則1克氫完全聚變釋放的能量:
能釋放這麼多能量的燃燒值 的煤的質量為: 【點評】 核反應放出的能量可以同燃燒燃料相對照,從而認識開發原子能的重要意義。 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是獲得核能的兩個重要途徑,是能量轉化和守恆的重要運用,是深化質量和能量概念的典例,是綜合物理學各部分知識,以及應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代表性內嫌神容。
氫核聚變是化學反應嗎
14樓:庹茜危高達
當太陽中心溫度達到1500度以上時,氫原子核(就是質子)就會互相聚合,成為氦原子核。這個核反應兆型蔽叫氫核的聚變反應。
溫度是分子(或原子、亞原子粒子)內能的反映。溫度越高,這些小尺度物質的運動速度越快。原子核(或質子)都帶有正電荷。
在溫度較低時,它們雖然族州也能相向運動,但在同性相斥的正電荷作用下,它們無法相撞。而當溫度公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它們的租脊運動速度非常快,就可能克服電斥力,相撞在一起,並形成新的原子核。這就是在高溫下,氫核能夠聚變為氦核的原理。
在太陽中也會發生氦核聚變,但會立即發生衰變。能量應該取決於質量變化。
15樓:用新首熹
核反應按其本質來說是質的變化,但它和一般化學反應有所不同。化學反應只是原子或離滾汪鬧子的重新排列組合,而原子核不變。因此,在化學反應裡,一種原子不能變成大罩另一種原子。
核反應乃是原子核間質點的轉移,致使一種原子轉化為它種原子,原子發生了質變。
核反應的能量效應要比化學反應的大得多。核反應能陵豎常以兆電子伏計量,而化學反應能一般只有幾個電子伏。例如:
核反應不是通過一般化學方法所能實現的,而是用到很多近代物理學的實驗技術和理論。首先要用人工方法產生高能量的核「炮彈」,如氦原子核、氫原子核、氘原子核等,利用這些「炮彈」猛烈撞擊別的原子核,從而引起核反應。各種各樣的加速器,都是為了人工產生帶電的高能粒子用做核「炮彈」來進行核反應的。
氫原子的核聚變
16樓:不想幫倒忙
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
地球內部的燃燒是核聚變嗎?是氫核聚變嗎
地核的溫度高達6千多度,所以很多人認為地球內部的 燃燒 是核聚變的結果,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地球核心的溫度和壓力雖然非常高,但還沒有達到核聚變的程度,所以地球內部燃燒不是核聚變,也不是氫核聚變。那麼帶給地球強大的磁場,孕育生命的地心能量是從何而來呢?今天給大家來做個簡單的解答。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
金屬能從碳酸裡面置換氫嗎?為什麼? 5
金屬能從碳酸裡面置換氫嗎?為什麼?這個問題要看情況了,金屬有不同的,對於常見的如 鐵,鋁等是不會與碳酸反應的,也就不會置換氫了,而銅銀金等惰性金屬就更不會了,即使強酸也不行!和濃硫酸加熱的除外,但是那就不會生成氫氣了!但是如果是鈉鉀等很活潑的金屬來說,它們和水就會反應生成氫氣,當然也就會從碳酸裡面置...
碳酸氫鈉是鹼性的,為什麼亞硫酸氫鈉是酸性的
因為碳酸氫鈉中的碳酸氫根離子水解大於電離,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hco3 h2o h2co3 oh 而亞硫酸氫鈉中的亞硫酸根離子電離大於水解,電離方程式為 hso3 h so3 2 碳酸氫鈉溶液呈鹼性,亞硫酸氫鈉溶液呈酸性.nahso3 na hso3 電離 hso3 h so32 趨向酸性 水解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