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培培美好心願
是的,楊國忠為相後,安祿山知道他無論威望或政治手腕都不如李林甫,後開始招兵買馬。
2樓:小什說生活
是的。主要是因為唐玄宗盲目催戰,導致哥舒翰輕率冒進,最終被叛軍擊敗了。
3樓:浩宇星辰
是的,因為李隆基非常的昏暈無能,他將封常清和高仙芝二人處死,幫了叛軍的大忙。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為什麼會爆發安史之亂?
4樓:繁新人
因為李隆基後期昏庸不理朝政,安祿山看見有機會就想篡位奪權自己當皇帝。
5樓:娛樂王可樂
因為在統治末期,他不僅貪圖享樂,還開始偏袒,重用的弟弟楊。然而,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才能。他只知道如何在球場上爭名奪利。
安史之亂」的爆發也與李隆基對楊玉環的青睞有很大關係。唐玄宗的李隆基是唐朝傑出的皇帝。在李隆基執政期間,他為恢復唐朝的國民經濟,使人民安居樂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當時的唐朝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初期,是唐朝最繁榮的時期。萬邦前來祝賀,但正是這樣乙個繁榮的唐朝,爆發了一場大動亂,即「安史之亂」。
這種動盪使繁榮的唐朝迅速衰落。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李隆基逃亡**?
6樓:網友
按照《舊唐書》bai所記,du唐玄宗逃跑路zhi線為「長安,咸陽,金dao城縣,馬嵬驛,扶風縣專。
扶屬風郡,陳倉,散關,河池郡,益昌縣,普安郡,巴西郡,蜀郡」,這個路線與諸葛亮當時北伐路線大體一致,只是方向不一樣;
而太子李亨的行軍則從馬嵬坡開始,史載唐玄宗一眾人行至馬嵬頓時,「及行,百姓遮路乞留皇太子,願戮力破賊,收復京城,因留太子。」《舊唐書》記載,太子的行軍路線是:渭北,永壽,新平郡,安定郡,平涼郡,靈武,彭原郡,鳳翔郡,長安。
到再次到達長安時已經過去一年時間。
延伸: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發起反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7樓:哥德式墜落
當時他們準備逃亡蜀中,也就是四川,並留下永王李麟鎮守,後來爆發永王幕府事件,李白也深陷其中。
8樓:紫藤靜夜
四川蜀都。。白居易的長恨歌有寫到是乙個證據當然看史書更好= =
李隆基如果當時知道安祿山會叛變,會組織人員進行反擊嗎?
9樓:小阿星
會的。如果當時他已經知道了安祿山會叛變,那麼肯定會組織人員進行反擊,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10樓:安妮的心動錄目
當然不會了,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而且當時的結局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的,就應該去讀一些相關的歷史。
11樓:巨集盛巨集盛
肯定會組織人員進行反擊,因為李隆基畢竟是旁姿肢乙個皇帝,所以對於這樣的叛變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他一定會組織人進行冊此反擊。運世。
「安史之亂」是怎樣平定的,安史之亂怎麼平定的
唐朝的安史之亂,到底發生了什麼,又是如何平定的呢?安史之亂怎麼平定的 乾元元年 758 九月 唐派郭子儀 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統兵20餘萬 後增至60萬 討安慶緒,包圍了鄴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來援,唐軍60萬眾潰於城下。史思明殺安慶緒,還范陽,稱大燕皇帝。九月,攻佔洛陽,與唐軍相持年餘 上元二年 7...
關於安史之亂的詳細,拜託了,關於安史之亂的詳細資料,拜託了
說話不要太囉嗦了!簡單點!就是,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 係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 755 762年 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主要原因
爆發安史之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其一土地兼併的嚴重,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從而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其二邊防的節度使權利過大,後來還發展到兼行政 財政 集大權於一身,成為了地方最強的勢力 其三是 統治集團的腐朽,導致了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內外交錯,讓唐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