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判斷酸與鹼發生了反應?

2025-02-06 23:05:18 字數 1459 閱讀 1635

1樓:網友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複分解反應。

可簡記為ab+cd=ad+cb

複分解反應的本質是溶液中的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難溶的物質或揮發性氣體,而使複分解反應趨於完成。

為了正確書寫複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熟記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表,正確地運用物質的溶解性。

方法指導:複分解反應是在學習了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化學反應基本型別。要理解它必須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換成分」這兩個關鍵詞。

酸、鹼、鹽溶液間發生的反應一般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而形成的,即參加反應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間重新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鹼、鹽溶液間的反應一般是複分解反應。因為此類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所以複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2.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根據複分解反應趨於完成的條件,複分解反應發生需要一定條件。下面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方面,按以下四類反應具體分析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1)酸+鹽—→新酸+新鹽。

反應物中酸必須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物質是氣體或沉澱或水。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2)酸+鹼—→鹽+水。

反應物中至少有一種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0

3)鹽+鹽—→兩種新鹽。

反應物中的兩種鹽都是可溶性的,且反應所得的兩種鹽中至少有一種是難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4)鹽+鹼—→新鹽+新鹼。

反應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是沉澱或氣體(只有氨鹽跟鹼反應才能生成氣體)。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naoh+nh4cl=nacl+nh3↑+h2o

fe(oh)3與nacl不發生反應。

注意:酸+鹼性氧化物—→鹽+水 和 鹼+酸性氧化物—→鹽+水,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屬於複分解反應。

概括上述四種型別的複分解反應能夠發生並趨於完成的條件,可分成兩方面記憶掌握。一方面是對反應物的要求:酸鹽、酸鹼一般行,鹽鹽、鹽鹼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對生成物的要求:

生成物中有沉澱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這兩方面必須兼顧,才能正確地書寫有關複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樓:

在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此時溶液為紅色。在滴加鹼的過程中,溶液紅色變淺或變藍。證明酸與鹼發生了反應。

3樓:網友

看是否有溫度變化。

有什麼方法來判斷化學中的酸鹼中和反應是否發生

4樓:化學小莫

「化學實驗」酸鹼中和反應。

5樓:戀六道輪迴

可以通過溶液ph值得變化來判斷。具體情況還有不同的判斷方法。

酸和鹼發生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嗎

絕對是 樓上的說錯了 酸和鹼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中和反應屬於複分解反應 中和反應的實質是 h 和oh 結合生成水 h2o 酸 鹼 鹽 水 例如hcl naoh nacl h2o 注意 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 2naoh co2 na2co3 h2o 所以只要酸鹼發生了反應...

酸與鹼的中和反應,酸鹼中和反應是什麼

中和反應 酸和鹼相互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酸鹼中和反應是什麼?酸鹼中和是指酸和鹼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比如 hcl naoh nacl h2o 酸是指在水中電離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hcl hno3。鹼指的是在水中電離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koh naoh。鹽指的是由酸根離子...

酸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它在工農業生產和日

氫氧抄化鋁與胃液指的襲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l oh 3 3hcl alcl3 3h2o 氫氧化鎂與胃液指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g oh 2 2hcl mgcl2 2h2o 氫氧化鈉中和工廠排放的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2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