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怎麼那麼難,科學家難度變大?

2025-02-07 00:25:19 字數 1640 閱讀 7136

1樓:網友

科學是人類知識裡最簡單的,也是最無用的,它的最大好處是滿足部分人的探索欲,被部分人用來攻擊其他人。這可能是中華民族難以振興科學從而極力提倡科學之原因。科學的根基是實證,然而,這個實,只是人類對真實的有限瞭解,即所謂的現實。

牛頓力學是被實證了的,但是,這個實是人類數百年前的實,現在人們知道了,那只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難道現在的量子力學和概率論,又能夠是真實世界的全部或者主要或者關鍵部分嗎?科學家都知道,當然不是。

最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天的飲食,科學只知道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乙個對科學知識完全不知道的人,它照樣吃得好好的,按科學育兒手冊養孩子,註定養不好,為什麼呢?因為科學是違背順其自然哲學原則的(諷刺的是,最著名的科學雜誌之一就叫作《自然》)。另乙個世人皆知的例子,就是,醫學科學無法解釋霍金為什麼能夠活這麼久。

美國的科學應該是相當發達的了,但是,他們還是不能放棄宗教。科學的難點也在於它的實證,在給定的條件下,它是不變的。因為如此,你就不能改變、變通它,你進去了,就得遵循它的規則。

人類的多數知識是人性的,而科學則毫不關心個人,它只有冰冷的規則。當「人」成為晃子,「科學」成為口號,「以人為本」加「科學發展」將是什麼情形呢?人類登上了月球,可是,人類需要而且應該登上月球嗎?

此為個人言論,不必動真)

2樓:堅強沫小公尺

有時候,你覺得問題很難,他其實很簡單。你覺得簡單的時候,其實它也會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你面對問題的思路跟想法。

3樓:網友

越長大越覺得這個問題越難。科學其實不難,全國不是都在響應科學發展觀麼?

科學難嗎

4樓:夢兒看娛樂

比手機好玩穗核的多的科學手工旁族讓,和孩子一起玩的停不運局下來。

科學家難度變大?

5樓:林海聽濤者

人的壽命應該是有自然規律的吧,就目前來說,沒有永恆的生命,科學僅攻克一些疾病。

科學題,難

6樓:網友

酒瓶上窄下寬,下部接近圓柱體,因而設計個方法利用下面的部分測量整體容積。

匯入適量,標註水位a,堵住瓶口,倒置瓶子,標註水位b。調節水量重複做前面的實驗,直到a和b重合。則用直尺測量a距離底部的距離,用細線繞底部一週測出周長,利用周長和高度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再乘以2就是酒瓶容積。

因為是「薄」玻璃,因此計算時不需要考慮厚度。

7樓:開心悟理之初中物理

1,細線繞一圈測量玻璃瓶下部的圓柱部分,測出周長l和高度h, l=2πr 算得半徑r 得到面積s=πr*2 =l*2/4π然後下部的體積v=h×s

2,將水倒入瓶中,將瓶倒置,使水的高度正好在圓柱部分與瓶頸的過渡處,再將瓶正放,測量水的高度用這個h1,此時水的體積v'=h1xs

則總容積v=v+v'=(h+h1)l*2/4π

難啊 ---科學

8樓:老法大

聲音一共走的路程:340*2=680.

車走的路程:12*2=24.

司機聽到鳴聲這點到高山的距離:《680-24》/2=328.

所以答案是,聽到鳴聲這一時刻到高山的距離是328m

對科學家的建議對科學家的建議

首先,我很佩服民間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很多民間科學家都在創造一些理論,來解釋我們身邊的各種現象。但是,現代物理 數學等都已經是從底到上比較完整的學科了。有基礎理論,數學推導,實驗證明等。想輕易的推翻這些理論,至少很難被主流科學家們所承認。而且物力 化學 生物等自然科學離不開實驗,想要理論被承認,必須要...

科學家的發明故事科學家的發明故事

伽利略證明了擺的搖擺程度只與擺的長短有關,他是在一次宗教禮拜的時候發現了他頭頂上的吊燈在左右搖晃後用均勻跳動的脈搏來測出的。告訴了我們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細小事物的變化,只有抓住這細小的變化並且堅定地研究下去你才可能成功。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 孩。...

科學家的故事,科學家的故事50字

在盧瑟福從阿爾法粒子小散射實驗證實原子核存在後,許多科學家都發現原子核的質量數與質子數不符,盧瑟福在實驗的基礎上,積極思考,終於成功的預言了中子的存在,極大的推動了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愛迪生,他除了在留聲機 電燈 電報 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 建築業 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