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楊叔說娛樂
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作為捐資的回報,這些陳氏宗族可以將其祖先牌位放到陳氏書院的神龕內供奉。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儲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佔地面積15000平方公尺,主體建築面積為6400平方公尺,由大小十九座單體建築組成。
其題材廣泛、造型生動、色彩豐富、技藝精湛,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1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陳家祠簡介
2樓:小小小聊生活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二十年落成。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儲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
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它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
陳家祠的建築雕塑飾件多達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磚雕41件、銅鐵鑄和壁畫13件,陳家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樓:佩奇說影視娛樂
陳家祠堂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廣府傳統建築之一,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佔地面積150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公尺,建築結構。
可分為三軸、三進,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
陳家祠堂集嶺南建築工藝裝飾之大成,幾乎全部堂、院、廊、廳、門、窗、欄、壁、屋脊、架樑都展示了嶺南建築的「三雕二塑一鑄一畫」即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銅鐵鑄及彩繪壁畫等建築裝飾的高超技藝。
木雕
木雕在陳氏書院。
是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種建築裝飾。木雕業在明代逐步趨於繁盛,隨著硬木(俗稱紅木)傢俱的發展而成長,為嶺南傳統手工藝的一種。陳氏書院室內的屏門擋中、龕罩、花罩、樑架、坨墩、斗拱、簷板、雀替。
等,廣泛採用了木雕裝飾。
陳氏書院的木雕以浮雕和鏤雕兩種工藝手法為主,建築上下幾乎所有的木構件都雕刻著難以盡數的歷史故事和吉祥圖案。
首進頭門樑架上雕有「王母祝壽」、「踐士會盟」等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其中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
中曹操大宴銅雀臺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臺上**校場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
在比武后為了錦袍而爭奪難解難分的情景。
4樓:匿名使用者
陳家祠,位於廣州的中山七路。光緒十四年(1888年)籌建,光緒十二年(1894年)建成,歷時七年。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讀書人來廣州應科舉考試時居住,又稱陳氏書院。
因祠堂落成後,一直作為陳姓子弟讀書辦學的地方,故又稱陳氏書院。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書院改為陳氏實業學堂。民間期間,這裡先後為文範學校、廣東體育專科學校和聚賢中學。
1950年設立廣州市行政幹部學校。1957年,經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全面維修管理。1959年闢為廣東民間工藝館。
1960年經省人民**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由***頒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藝術建築在文物部門的保護管理之下,得以發揚光大,供國內外人士觀摩鑑賞。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門前有開闊的廣場,設有前、後、東、西四院,佔地面積13200平方公尺。建築外圍有青磚圍牆,形成一座外封閉內開放的建築群體,是典型的廣東民間宗祠式建築。 我剛進到書院的時候,不禁為書院氣勢磅大的石灣陶塑脊飾所吸引,這樣大規模的工藝品真的非常少見,絕對是中國清代建築中的精華。
很多的旅遊大巴停在祠前,不少外國人正從車上走下來,看來這已成為廣州的乙個旅遊熱點。
5樓:最遊感覺
陳家祠是廣州著名的旅遊景點,是嶺南建築的傑出代表,建築儲存完好,彙集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大成,同時陳家祠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所在,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
6樓:網友
牛逼牛逼,建築的天堂。
陳家祠簡介
7樓:
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是清末民初建築大師陳氏兄弟所建的合族祠堂,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陳家祠建築結構嚴謹,裝飾華麗,富有嶺南特色,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優秀風格。陳氏書院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此歲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
陳家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公尺。廣州陳家祠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森桐睜祠堂的整體佈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
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議事之用,後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房供書院使用。祠前的壁間有六幅畫卷式的大型磚雕,每幅磚雕長達4公尺,是用一塊一塊的青磚雕刻輪型好了以後再連線成一體的,立體、多層次的畫面裡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等,就像是民間的藝院一般。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怎麼聯絡陳家祠
8樓:呆萌小怪獸
陳家祠是位於廣州的景點,陳家祠的**是020-81814559,020-81817371。如果對陳家祠有什麼問廳做皮題,都可以撥打此**。
交通方式:地鐵乘坐地鐵1號線至【陳家祠】站下,d口出,步行可至。 公交1、乘路至【陳家祠】站下,步行可至。2、乘坐公交路至【荔灣路】站下,步行470公尺可至。
簡介: 陳家祠始建於清光緒扮差十四年(1888年),是廣東地區儲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可以看到非常有特色的雕塑。除外,裡面還可以看到一些藝術胡蘆展和**展之類的,在老房子中體會文藝。
陳家祠初建時,為本族各地讀書人赴廣州參加科舉考試提供住處。它有著古老的建築風格,充滿了廣州風情和嶺南特色,由於它儲存完整,對古建築及歷史感興趣的一定要去看下,如果對這些都不感興趣,也可以去看下安靜的老房子。
由入口進入祠堂,按折線形進行參觀,觀賞順序依次為:正廳(雙面鏤空木雕大屏門)-月臺(石雕欄杆、鐵鑄通花欄板)-中進聚賢堂(定期專題展覽)-後進中廳(百年陳氏書院**展)-後東齋(流光溢彩——粵繡藝術作品展)-前東廂(舊廣州家居展)。
主要是觀賞陳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杆、屋脊、磚牆、樑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及鐵鑄工藝,其造型生動,色彩豐富。除了雕塑外,彩繪也不容錯過。幾千幅彩繪,沒有相同的風格,也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全都是靠作者豐富的想象,值得細細品讀。
廣州南站怎麼樣到陳家祠,陳家祠到廣州南站怎麼走
最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方法是坐地鐵 從廣州火車南站走約40米到地鐵廣州南站h出入口乘坐 地鐵二號線 坐12站 到地鐵公園前站轉乘 地鐵一號線 坐2站 到地鐵陳家祠站d出入口下。走約100米到陳家祠 陳氏書院 2.也可以直接坐公共汽車,但太慢,不推薦 從廣州火車南站往前走約560米到廣州南站總站乘坐 2...
廣州市陳家祠旅遊景點在邊,廣州市的陳家祠是旅遊景點嗎?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 1888 二十年 1894 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 合族祠 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佈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
廣州南站地鐵陳家祠如何乘地鐵,廣州南站怎麼樣到陳家祠?
二號線 廣州南 公園前 轉一號線 公園前 陳家祠 大約要半個小時 先坐二號線,到公園前轉一號線 西朗方向 就可以到陳家祠了!地鐵二號線至公園前換乘地鐵一號線至陳家祠站 廣州南站怎麼樣到陳家祠?最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方法是坐地鐵 從廣州火車南站走約40米到地鐵廣州南站h出入口乘坐 地鐵二號線 坐12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