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道美麗
石壁山鳳景區中木鬱郁蒼蒼,有明代的古樹名木,又有新栽的博士林,有古寺「雷音寺」,有自然景點「諫玉泉」,有近代建築物「粵東一壁」(趙樸初題)牌坊、納海樓、麗澤湖、飛虹橋等。山腰上靈氣呈祥,聞名的饒平二中就坐落在石壁山南麓,每天可聞琅琅的讀書聲。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著名書畫家關山月、漢學大師饒宗頤、饒平籍的劇作家郭啟巨集等十多位名家均為石壁山景區贈墨題字,使河山增輝,名貫粵東。
石壁簡介坐落光福蟠螭山頂,內賞蟠龍和摩崖石刻,外眺漁港(七桅帆船)和萬頃碧波。內有石壁精舍,石壁上眾多石刻,堪稱藝術佳品。為觀湖光山色及太湖漁港景緻的絕佳處。
現已開闢環湖路直達。
石壁精舍建立於明嘉靖年間。隆慶三年(西元1569年)僧憨山大師結廬於此,漸有聲名。石壁精舍側院內,山岩峭壁,直聳青天。
壁上滿布歷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題詠遊記,此即蟠螭山石壁摹崖石刻。
院內一株千年石楠,紮根石壁巖縫,樹身緊貼陡峭石壁,如蒼龍臥伏,似巨蟒盤旋,直公升崖頂,一片蒼翠。寺內還有尊生泉,寺側另有憨山臺等8處摩崖石刻及虛谷上人墓、江寒汀墓。
2樓:齋聽春
石壁是廣州市番禺區鍾村鎮內僅次於鍾村的自然村,含石。
一、石。二、石。
三、石四4村。古為充軍之地。今珠江航道未形成前,有長約一華里的條狀石巖橫亙水面,導致石巖側畔形成大片沉積土層。巖峭如壁,故名石壁(明、清時叫廣東大壩)。
村建在陳村水道與南海三山河岔交匯之濱,後倚崗巒,前擁平川沃地。建國前,有水路交通之便,也有洪、潮淹田之患。50年代時,繞貫全村的小河,載重。
三、四十噸的船舶還能通航到廣州、鍾村、市橋;現小河淤塞,變成涉水可過的溪坑。
南宋時,南雄珠璣巷大量移民遷來定居,有梅、林、胡、焦、沈、樊、湯、陸等姓。目前較大的姓有:區、李、黃、何、郭、邵,各姓氏的聚居點分別在:
東壁(區)、東門(區)、北峙(區)、老社(區)、大夫(李)、邵、黃地(邵、黃)、世牧(郭)、草場(何)、南境、新湧、東涌(少數雜姓)。1958年「公社化」時,按坊劃分為石。
一、石。二、石。
三、石四4個大隊,建鎮時改為行政村。
3樓:十全小秀才
現代建的,不是古時候建的。
鎖陽城在**?始建於什麼朝代?
4樓:匿名使用者
原名苦峪城,地在安西縣城東南約70公里的戈壁灘上,始建於漢,興於唐,其它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過。其形制儲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築,大塔高公尺,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一條線上。
鎖陽城在漢代是敦煌郡冥安縣治所,西晉為晉昌縣,隋為常樂縣,唐為瓜州郡。後歷經戰亂,明王室閉關後遭廢棄。鎖陽城之名緣於清代民間,因城周圍有諸多味美甘甜的鎖陽,後人因物命名為鎖陽城。
鎖陽城是絲綢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諸方面曾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鎖陽城附近有一大片非常開闊的綠洲,是酒泉郡與西域聯絡的紐帶。
周圍有幾十處古城、古墓、石窟、寺廟,儲存規模尤以鎖陽城為最。鎖陽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總面積80萬平方公尺,內城總面積28萬平方公尺。西北角墩高18公尺,上有敵臺、擂臺等古代軍事設施。
鎖陽城具有我國儲存最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同時,也是古代沙漠化演進過程創舉滄桑變化的典型標本,是中國西部古文化遺存和獨特自然景觀結合最為完美的旅遊景點。
誰知道「敦煌石窟」是什麼朝代建的?建在哪?
5樓:歷史之神
敦煌石窟是乙個寬泛的概念,他是指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歷代在甘肅地區雕刻的一系列石窟的統稱。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乙個朝代建成的;在甘肅。
7樓:網友
不是乙個朝代哦 建在現在的甘肅那一代吧(這個要再看下)
那雲岡石窟是在哪個朝代建成的
8樓:生活中的小蜜蜂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時建成的。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
雲岡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稱雲岡石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灅水》記載:「武州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
其水又東轉逕靈巖南,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作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遺存,是從北魏文成帝復法啟開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間終結,大致歷經了近60年之久。
石窟藝術內容豐富,雕飾精美,是當時統治北中國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國技藝和人力、物力所雕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創造出的一座佛國聖殿,是新疆以東最早出現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壯麗的典型皇家風範造像而異於其他早期石窟,展現的佛教文化藝術涉及到歷史、建築、**等多方面內容。
雲岡石窟是東方石雕藝術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範,亦代表著西元5-6世紀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亦與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公尺揚石窟並稱為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
9樓:不曾明瞭
雲岡石窟的開鑿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
10樓:浮士德2號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開鑿的。
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
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
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11樓:夭羽
北魏。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西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西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西元520~525年)。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西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
麗江古城是哪個朝代建立的?
12樓:淋漆魚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西元13世紀後期)。
木府: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於元代(西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
其內還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
五鳳樓:位於城內福國寺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西元1601年),樓高20公尺。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樓內的天花板上還繪有多種精美的圖案。五鳳樓融合了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白沙民居建築群:
白沙居民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以北8公里處,這裡曾是宋元時期(西元10~14世紀)麗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佈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為一梯形廣場,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群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古城的佈局奠定了基礎。
束河民居建築群:
束河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乙個小集市,建築群內民居房舍錯落有致,佈局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龍河自建築群的**穿過,建於明代(西元1368~1644年)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
麗江古城是哪個朝代建立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存在朝代 是當地納西族土司建立的 沒有國家。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文名稱:麗江古城。
英文名稱:the old town of lijiang編號:200-017
麗江古城於1997年12月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儲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概 況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宋末元初(西元13世紀後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公尺,全城面積達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6200多戶,25000餘人。
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雨季不會泥濘、..
故宮是什麼朝代建造的?
15樓:一公尺八的脖子
故宮是明朝建造的。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建成,歷時14年,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公尺,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佈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16樓:匿名使用者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始建於西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明初主持設計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
17樓:林俊傑的粉粉
明朝,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18年(西元1420年)建成,歷時14年。
18樓:匿名使用者
故宮始建於西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
19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建造的,朱棣發動「燕王之變」後,成為皇帝,但是當時併為直接入駐皇宮,而是命人重新修造皇宮也就是現在的紫禁城。
20樓:網友
是商隋朝建造的,但是他授予外國日本侵略者的攻擊,最後被打毀了。
王建是什麼朝代的詩人,王建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十五夜望月》
王建 768 835 字仲初,潁川 今河南許昌 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 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為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
四大名樓都是誰建的,什麼朝代建的
你說的是哪四個啊?有很多說法呢,中國四大名 樓是指岳陽樓,滕王閣,中國四大名樓是指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蓬萊閣.另一說是黃鶴樓,黃鶴樓,蓬萊閣.另一說是黃鶴樓,岳陽 滕王閣,越王樓.樓,滕王閣,越王樓.還有一說法是黃鶴 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中國四大名樓 岳陽樓中國四...
陳毅是什麼朝代,陳毅是什麼朝代的?
抄1901年8月26日 1972年1月6日 男襲,名世俊bai 字仲弘,四川樂至du 人,中國共zhi產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dao級革命家 政治家 軍事家 外交家 詩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立者和領導者之 一 新四軍老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十大元帥之一 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共 軍委副主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