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峰佘無敵
和小夥伴們一起放鞭炮啊,小時候愛在家裡偷幾個小鞭炮,沒等到晚上就要出來嘣幾個。點上小鞭,呲呲聲伴著火星,男子漢一般極快地扔出去,女孩子捂上耳朵,在旁邊看得津津有味,聽那一聲響。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一聲聲響能那麼激動人心,動人心絃。
2樓:泡沫威武
大年初二去外婆家,偷偷吃光果盤裡的楊梅糖。外公笑著塞給我乙個十塊錢的紅包,外婆開啟櫥櫃,把我左邊口袋塞滿楊梅糖,右邊口袋塞滿芝麻糖。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甜滋滋的。
3樓:枝媛谷
大概就是吃東西吧,那時,一到過年,小朋友們就不會再因長了幾顆蛀牙而被禁止吃零食。於是,不管是瓜子、花生、糖果、油炸小吃等,平時不能痛痛快快吃的東西,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就會把肚子吃到圓圓的。很美好的回憶。
4樓:薄慕萍
大年初一去拜年的時候,一大早就會被鞭炮炸醒,爸媽帶著我挨家挨戶拜年,直到口袋裡的糖多到溢位來。和小夥伴們比誰的糖多,誰的新衣服好看,滿街跑,無憂無慮的。
5樓:編號
兒時過年走親戚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給長輩拜年,因為一定會有壓歲錢可以拿,小手接過紅彤彤的小紅包,心裡甭提有多開心了。不像現在都是我給別人發壓歲錢了。
6樓:以心
吃餃子,我媽媽愛在餃子裡包幾個硬幣,誰吃到誰就是有福的人,我和哥哥一到年夜飯那天就搶著吃餃子,看誰能吃到,吃到後比現在中了獎還要開心。
7樓:峰佘無敵
拜年,小時候我媽給我買的新衣服一定要我大年初一才能穿,我在除夕夜的時候就一直盼望著快點到初一拜年穿新衣服,每到初一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穿著新衣服和小朋友們大街小巷的跑著討瓜子。
8樓:網友
最喜歡的還是收壓歲錢,甜甜的叫幾聲叔叔阿姨爺爺媽媽紅包就到手了,那個時候有種紅包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儘管最後還是被我媽給騙走了)。
9樓:以心
放鞭炮和煙花,小的時候就是個假小子,和我弟弟妹妹一起央求我爸給我們放煙花玩,看著煙花在天上炸開的那瞬間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情了。
10樓:大筆可成千
看我姥姥蒸饅頭,一到過年,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小孩子都穿上新的花棉襖,女孩子還能紮上小紅花,大家跑來跑去,嘻嘻笑笑。站在面板前,看姥姥把一團團面,變戲法似地捏出乙隻小老虎,又乙個小松鼠,又一條小龍。
最激動人心的就是最後給他們點上用紅棗或者小豆點上眼睛,那些小動物神奇地活了起來。
為什麼小時候的我們特別喜歡過年?
11樓:白露飲塵霜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我們酷愛放鞭炮,每到春節前兩週,我們困咐總要要求大人買很多鞭炮,大大小小的,好幾個種類。放鞭炮是我期待過年的乙個主要原因。
春節前後大致有蔽尺閉這麼幾個放鞭炮的時間節點:臘月二十三左右蒸饅頭起鍋前,除夕中午餃子起鍋前,除夕晚上看完春節聯歡晚會準備睡覺前的關門炮,正月初一早上起床時的開門炮,正月初一早上餃子起鍋前,正月初五起床時的開門炮,正月初八起床時的開門炮,正月十巨集裂五中午餃子起鍋前……
其中關門炮、開門炮一般都是放幾個「大擂子」(即個頭比較大的散炮),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是除夕中午和正月初一早上餃子起鍋前。除夕中午一般會放一盤小個的鞭炮,重頭戲是正月初一早上餃子起鍋前。這是個「炫富」的時候,比的就是誰家鞭炮個頭大,誰家鞭炮響的時間長,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把自己壓箱底的鞭炮都拿出來了。
小時候我爺爺家和我家住在乙個大院裡,為了讓鞭炮響的時間長,一般我都把兩家的鞭炮接在一起放。
另乙個樂趣就是拾炮。以前的鞭炮質量不太好,一盤鞭炮總會有許多「啞炮」。正月初一還有乙個習慣,就是比誰家鞭炮放的早,所以我一般凌晨3點鐘就起床,然後跑到鄰居家敲門,叫上幾個小夥伴,聽炮聲判斷是誰家在放炮,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過去,趕在鞭炮放完之前到達戰場。
沒等放完,就已經盯上了幾個「啞炮」,一等放完,第一時間朝目標衝過去,每次一般總能有幾個收穫。那時候村裡有個財主,他家門前有個大河溝,每年他家都把鞭炮圍著河溝鋪半圈。我們幾個小夥伴年三十就打聽好這家初一預計幾點放炮,然後一聽到他家放開門炮,就趕過去等著。
那時候總聽說誰家的孩子因為拾炮手被炸傷,但依然阻擋不了拾炮的熱情。到早上點,拾炮基本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清算勞動成果了。炮引子短的就剝開收集炮灰,用火柴點著當煙花放,或者做摔炮;炮引子長的就乙個乙個點著放,或者為了安全起見,炮下面鋪一張紙,然後點著紙,慢慢地把炮引著。
年味愈漸濃烈,你還記得小時候你們家鄉有哪些特別的過年習俗嗎?
12樓:今天有話聊
年味這個詞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被人們提及到,對於很多人來說過年意味著有豐盛的年夜飯,有父母枕頭下給偷偷藏的壓歲錢,有很多好吃的堅果零食供人們肆意挑選,還有一家人其樂融融團坐在一起吃飯嘻嘻的場景,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過年習俗,那歡鬧的場景讓人嚮往,讓人期盼。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回憶一下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特別的過年習俗吧!
首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過年習俗就是插艾枝了,艾枝有一股獨特的味道讓年幼的我們總是對他充滿了排斥,但在很多大人的眼中,艾枝有更多特殊的意義,這些艾枝不單單能夠有驅除蚊蟲的作用,在人們的心中艾枝還能夠給一家帶來好運,艾與愛同音,象徵著一家人能夠在一起相親相愛,多一點溫暖,少一點爭吵,因此在臨近過年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各家各戶的窗戶上,門縫上都插滿了艾枝艾葉,其中寄託著人們對於美好明天無限的期盼。
其次,過年習俗中難以忘懷的還有吃福橘,這個習俗魯迅也曾在文中提到過,在南方城市中比較流行。在年夜醒來的早晨,第一句話一定要說一些祝福的,吉祥的話語,第乙個吃的食物必須得是福橘。在新年的開頭,第一句吉祥話往往會給人帶來好運,多數人都懷有這樣的想法,吉祥話是送給別人的好運,而福橘則是對自己的祝福,他們有乙個統一的意思就是寄託了人們對於新年當中美好的祝願,希望人們在新年當中能夠收穫好運氣。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特別的習俗,但隨著我們年味的慢慢淡化,這些習俗能夠留下的也只有很少的那一部分,但還是有不少人在堅持,還是有不少人在對明天充滿著期盼。
13樓:星了
小時候的家鄉,在過年的時候家長都會給小朋友買新衣服燙一下頭髮,然後會將麵粉放在鍋裡,弄成黏黏的漿糊,小孩子會陪著家裡人一起貼對聯,一起放鞭炮,並且要在年三十的晚上吃餃子,大年初一的早上吃麵條。而且需要在大年30的晚上,所有的人集合在一起,去給家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拜年。
14樓:要天天喝
過年要吃餃子,過年要想變胖,過年要搭旺火,貼對聯,穿新衣,拜年,給壓歲錢,熬夜。
1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我們家鄉里都會放鞭炮,吃餃子,吃團圓飯看月亮,還有一起去串門,一起去逛街之類的習俗。
小時候過年熱鬧還是現在熱鬧
16樓:小採教育說
說起過年,總還是小時候的鄉下老家熱鬧。那時候,叔叔伯伯和我們家總是一起過年,放鞭炮、放禮花。
房間裡開著電視,大人們磕著瓜子花生聊天,一堆小孩子在前坪追追打打、吵吵鬧鬧,看著就讓人心裡暖乎乎的。
每到初五十五舞獅舞龍的時候,更加是鑼鼓喧天、人聲鼎沸,讓在房間裡面補作業的小孩子總是忍不住偷跑出去看熱鬧。
小時候盼過年,現在害怕過年,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有呀,小時候是因為過年又好吃好玩的還有壓歲錢,當然都盼著,而長大後自己需要滿足父母孩子好吃好玩的,煩惱自然就多了!有啊,因為我已經二十八歲了,每次回家過年,媽媽總是會逼著我去相親,而且每天都會嘮叨我沒有出息,感覺自己的頭都大了。小時候就盼著過年,盼著走親訪友吃好吃的,現在的我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
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別人欺負過啊,你小時候被打過被欺負過沒
我太有了 我上小學的時候 就被比我小的人欺負 完了我還了手 打了對方 可是 我上小學的時候人際關係非常混亂 不管是誰欺負我 只要我還手就是我的錯 我記得有一回 有一個叫懂紅的小子 老師去開會了 完了 就跟我同坐說 他要是不老實就打他 懂紅一聽老師說這話 他就樂 後來老師走了 去開會去了 完了他有事沒...
你小時候對於過年有哪些美好的回憶
職場菜鳥變達人 新衣服,元旦左右我媽就會把新衣服新鞋買給我,放在櫃子裡,一遍一遍的試,對著鏡子看自己,就等過年穿出去,那種期待的心情好像在也沒有過了,現在總買新衣服,總穿新衣服,再也沒有當年的開心,沒有當年的快樂了。 哦哦哦哦 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