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家生活遇到問題!短期出家須慎重

2025-02-10 07:55:26 字數 3477 閱讀 6193

1樓:老驥

為什麼要出家呢?首先要看你的發心,就是你出家的原因。

出家不是一種職業,這個行為不能為你帶來收入,只會讓你內心更平靜地去研究人類相關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不能持戒不會讓下世下地獄,而你自己本人當下就在地獄中受得煎熬,正所謂誰作s誰就s,不會傳導給其他人。

如果連清規戒律都持不住,更談不上法律對你的約束了。

2樓:祝奧莉永遠幸福

如果用世俗的標準用職業的標準去衡量在家出家,這本身就有問題,發心就不正確。出家是為了修行解脫,不是為了找個安穩的地方吃飯,你在家不犯俗世間法律不也沒事麼。何必非要去出家呢,出了家還不想持戒,那等於給自己造惡業,何必緣著佛菩薩的對境去造業,在家造就可以了,出家造更嚴重,沒必要啊。

不持戒什麼時候惡報現前,這誰也說不好,也不是沒有現世報的,畢竟佛菩薩佛門這個對境太過嚴厲。

3樓:aaa**王

有事兒不能完全這麼說,你要看具體的事,具體分析也不是說所有的事,美飯了都會要如此的結果,那也分輕重的,那如果對這個規矩你不瞭解,就容易唯飯那你還是先學習先深入理解明白了,以後你就要執行,可以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斷的修正錯誤的思想和行為,這樣才能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有乙個要有足夠的反省能力,有足夠的自律像才能有乙個很好的行為規範和主導思想,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就可以了,就是努力的方向轉變一下,如果這個信心不足呢?你可以在學多學習一下這個原文聖旨所說的話,確實是對的嗯,看不明白,要看一些白話文,這樣更容易加深理解,你要徹底明白了,你就會知道以後的路,我該怎麼走?發展方向,到高階階段的時候就是心態的不斷調整,會遇到很多的事情,遇到很多的考試要反覆的歷練,反覆的捶打才能越來越好。

4樓:你傳

法律不是因果規律。

比如說不孝順,只要不遺棄和不贍養,法律不會管你,但因果報應的規律就會有惡報,而且很大。

並且沒有什麼「過份不持戒」的說法,那是你自己創造的。不要拿你的理解和認識去解釋因果的規律。

戒律的開、遮、持、犯,各自對應的因果報應不同。輕重也有不同。

施主一粒公尺,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就是因果的規律。

5樓:木木的知識分享

祖師大德告誡出家人:

施主一粒公尺,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被毛戴角還。

短期出家須慎重

6樓:世紀網路

有人問我說短期出家,你有什麼看法?佛教本來沒有乙個短期出家的。出家就出家,然後出不成,因緣不成熟,乃至說一日一夜。

有人說一日一夜啊,那我就出家一日一夜。他說乃至一日一夜出家的功德無量殊勝,那我就跑到廟裡去,計劃三天四天還俗,沒有這樣做法的。你因為因緣不成熟啦,或者退道心了,然後一日一夜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預先準備去短期出家,北傳佛教沒有,南傳已經形成這股風,現在都是從南傳佛教影響而來的,然後從東南亞、臺灣、香港,他們弄什麼短期出家。

短期出家,首先問你:你是僧否?是僧嗎?

怎麼?是僧,你怎麼(還要)回(家)去啊?對不對?

你心還繫念著家、老婆、孩子嘛,(這些是)修梵行必須要斷除的,基本的要斷除才可以。所以說大家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謹小慎微,這個符合不符合(佛法),對不對。如果說你有智慧,「巧把塵勞為佛事」,有善巧方便度眾生,這樣呢勉強可以。

有人問,我能這樣嗎?那一切法皆是佛法都可以啊!你看維摩詰去**,他都是度眾生沒有問題,去酒樓,去婬院,去**?

賭場,他都度眾生,沒有問題。但是你沒那個本事去,一下被別人給化去了,那不成啊。所以說我們要如何去看待。

佛門當中有種種做法,目前很多,那有人會去效法,現在你這麼做,我也這麼做,跟著來。都市裡面能夠攝化這些知識分子,乃至一些人,那也不妨是可以,辦辦夏令營是可以,但是這個短期出家要慎重考慮。尤其女眾頭都剃了給她們受戒,這個是非常影響將來她出家的問題,女眾只有一次出家的。

你整得她還俗了又出家,又還俗,很慎重的也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會有影響的。男眾起碼說有那麼六七次,還好一點,但是說他不是僧,現僧相接受供養、禮拜,這有問題的。要注意這些事情,有人說他們還有受沙彌戒,女眾受六法(式叉摩那尼戒)的等等事情。

再談出家修行的問題

7樓:網友

首先,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法,你對淨土信心大,也不可能出家只修淨土,一定是廣泛聞思,經律論都要學,才可以。否則你只為了自己修行出家,那是為自己,是小乘佛法。

其次,你說在家怕臨終一刻羈絆太多,那麼說明佛法還沒有入你的心,你根本不瞭解為何我們要去淨土,否則不管在家還是出家都能放下,臨終一刻都能跟隨阿彌陀佛去淨土。我們活著為了什麼?就是臨終能去淨土,那麼請問,你現在都放不下,臨終就能放下了???

你在家都放不下,你出家就能放下了???出家事更多,不僅是自家的人,全體眾生都是你的父母,你必須要管,你以為你對別人沒有對家人那種愛,那種牽掛,那您也許(注意是也許)更去不了淨土了,慈悲心不夠嘛,自私的心重不知道能不能去哦。

第三,您以為捨棄家人就能去淨土了???禪宗乙個公案說的就是一位禪師捨不得皇上賜的金缽差點被拉去見閻王。還有乙個公案,就是禪師臨終看見院子裡的桃子長的好,便有了乙個念頭:

啊,今年的桃子不知道好不好吃。也就是這個念頭投生成了桃樹上的蟲子。 所以,放下,是指一切,連往生淨土的念頭都要放下!

這才是真的放下!不執著去阿彌陀佛淨土才能去。執著了恐怕也去不了啊。

如果你下定了決心要去出家,我大大的隨喜讚歎你啊。出家不是小事,和家人商量好了,他們死活不讓你也不要硬來,慢慢來,多去寺院做義工,多聞思。我今年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沒有出成,呵呵,不過經過這件事我也進步了,我會等到機緣成熟。

也願您出家順利。多去寺院親近善知識,聽聽他們的意見吧。阿彌陀佛。

隨喜讚歎您。

8樓:網友

你往生的障礙是自己的煩惱,與外境無關。唸佛就唸佛,心裡想都別理會,一心念佛就是了。如果你繼續煩惱這樣唸佛,你念的是煩惱而不是佛,又怎能往生呢?

出家問題

9樓:風利小

印光大師 不主張輕易出家。

印光大師主持蘇州靈巖寺,規矩之一是不收徒弟。他一生說法,不喜談玄說妙,多注重教人敦倫盡分。有個居士給印祖寫信,覺得在家太鬧騰,想出家得清閒。

印祖勸以「敦倫盡分」道理,陳述出家的利害。

印祖說,「人各有所應盡之分,當知素位而行,乃君子之本分。若超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決定不能得真利益。何也,以彼不能盡分於易處,何能盡分於難處。」

印祖說,「出家一事,語其易則易於反掌。但穿一件大領,就是和尚。而此種混光陰敗佛門之和尚,多蔽正半將來在三途中過活。

欲得為人,恐萬中亦難得一二。若要做頂天履地,上弘下化之和尚,則難於登天矣。」

印祖說,「汝尚不能於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時,思立一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之程度,陵舉何能出家即證果,而普度怨親耶?只緣汝當做一齣家,則百事不掛懷,不知出家之事,比在家更多。汝欲清閒自在,逍遙快樂,則決不能做好僧。

以棄捨父母妻子,則成大罪矣。」

印祖說,「(光)是出家僧,深知其利弊,故為汝詳言之。若遇愛收徒弟之壞和尚,則便騙汝為他作徒弟,你就拉倒了也。且安本分修淨土法門,令汝父母妻子同作蓮巨集汪悔邦眷屬,則其利大矣。」

情感生活遇到問題,應當如何選擇??

愛人乙個,包容他理解他相信他,都沒錯。但是如果只顧他,完全忘了愛自己,就有點得不償失了,你說對嗎?對於你和他的感情,我想他應該是愛你的,因為有愛才會在乎,因為在乎才容易被激怒。世上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可是恩愛與否,看吵架後的彼此反應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對於你的錢,我不反對你給他投資,但既然錢是你的,就有...

感情生活遇到問題了,還請各位能指點迷津

這是一個複雜的bai家庭問題du,一般人家都會有差不多zhi的問題存在。就實際情dao況而言,你老內 公的情緒容也是正常的反應,誰不想結婚後自己的負擔輕一點?他也是想盡快的和你過上好日子。因此,你首先要從心裡不能責怪他,要理解他,而不要一牽涉到父母妹妹的事就和她發生爭吵,那樣會有激化矛盾的危險,對你...

電腦遇到一些問題需要重啟,電腦顯示遇到問題需要重啟怎麼辦?

1 電腦是否有搬動或者除塵,導致硬體鬆動 2 電腦聯網期間,中了木馬病毒與安裝了不相容的驅動程式,或者執行軟體所致 可用u盤pe先修復系統,不行的話果斷重灌。如果是正版的,可給客服打 1 在別的機子上製作u盤pe,可用u大師二合一版。2 u盤插在這臺機子上,開機設為u盤啟動,進入pe。3 關閉彈出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