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翻譯

2025-02-11 11:35:20 字數 3008 閱讀 2282

1樓:小

我對於倒下的石碑,又悲哀古書不存在了,後世錯誤的傳下去而不能說出來,這種事怎麼能說得盡呢。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翻譯

2樓:高考諮詢沈學長

翻譯:如果後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鏡子來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後的人又來哀悼這後人啊。

出自:唐 杜牧《阿房宮賦》

原文選段: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汪譽遲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翻譯: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族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困李是天下的人啊。可嘆呀虛穗!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

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就順次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王朝滅亡得太迅速)秦人還沒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後人哀悼他;如果後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鏡子來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後的人又來哀悼這後人啊。<>

翻譯文言文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偉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3樓:向上攀爬的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

1、出處。出自宋代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2、原文。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釋義。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4樓:百小度

我想立個石碑,但是又悲嘆老夫的古書不見了,後來的人說我荒謬傳言我沒能在石碑上刻名字,我怎麼能勝利啊!

5樓:網友

我對於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嘆惜那古代書籍的失傳,後代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哪能說得完呢?

6樓:塗旭鵬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有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保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真相,哪能說的完呢?

而後四方學者,始恥其舊而惟古之求翻譯

7樓:手機使用者

翻譯:後來各地求悶基學的人,開始以他們原有的文風為恥辱,只追求古文。

出自張耒《上曾子固。

龍圖書》。<

上曾子固龍圖書是宋代的張耒寫給曾鞏的一篇書信喊鉛,寫出了張耒對君子之文章的理解,以及對如何做好一篇文字的理解。最後誇讚了曾鞏的文字。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1]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生於北宋。

至和元年(1054年),歿於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歲。

他是宋神宗。

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鄭罩好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

初,召為太常少卿。蘇門四學士之一。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的翻譯

8樓:文以立仁

先將「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按結構拆解。

古書之不存」意思是「古代的書籍中沒有儲存」,作為一件事,是「悲」的賓語。悲的是什麼?是「古代的書籍中沒有儲存」這件事。

由於「古代的書籍中沒有儲存」是乙個獨立的句子,獨立的句子不能作賓語,需要加上「之」來取消獨立性,其意義如同現代漢語加上「這件事」。

夫」,可理解為代詞,代指,略同於這、那。「悲夫古書之不存」,意思就是:悲嘆這些東西在古書中沒有儲存這件事。

又以」的「以」是連詞,相當於「因此」、「由此」。

我們將以上解釋合起來,意思是:又因為刻有文字的石碑倒塌而為古代的書籍中沒有儲存上面記載的內容感到悲哀。簡譯可表述為:又感嘆古代刻寫的碑文未能存留在古籍中。

餘於撲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9樓:網友

「以」是「因此」之意。

此句出自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要明白這個「以」的用法,需要結合上下文。看原文第二段。

因為山原名「花山」,「華山」是誤稱,所以王安石藉此事發出感慨。從第二段看,第四段這個「以」解釋成「因此」比較好。

關於連詞和介詞:古漢語中的連詞是表達前後兩事物的關係的,位於句中,比如說:

挾泰山以超北海(以,表修飾關係)

無從致書以觀(以,表目的關係,譯為用、用來)而介詞可以位於句首,如。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以,介詞,譯為因為)希望對你有幫助。

10樓:狂竹睦騰騫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偉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翻譯:我對於倒下的石碑,又悲哀古書不存在了,後世錯誤的傳下去而不能說出來,這種事怎麼能說得盡呢。

11樓:一簾幽夢

連詞介詞要看它前後句的意思,並不能簡單的根據它的位置判斷。通常連詞連線句子,前後可以有或者可以補出結果句,介詞後面是名詞,構成介賓短語。

12樓:孔雪兒啊哈

看後面的詞,如果後面是名詞的話以就是介詞,動詞的話就是連詞。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怎麼翻譯?「以」是什麼意思?

13樓:a0007小七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釋義為: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

以」的意思為:以(之),因此。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該文寫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與他的兩位朋友和兩個胞弟同遊褒禪山後所寫。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一般遊記不同,獨具特色。

本句的全句為: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釋義為: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胡慶餘堂創於,胡慶餘堂建於什麼年間

慶餘堂有好多,包括 重慶慶餘堂 重慶慶餘堂創辦於1943年,同樣歷史悠久,1995年還被原國內 部評為中華老字號 程氏慶餘堂,清代。位於慈城鎮蔡院巷7 號,是寧波市江北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一九八六年公佈併成立。程氏慶餘堂系清乾隆五十五年北宋哲學家程顥 程頤後裔所建 1731 距今266年。在祠前廊...

1010等於多少1010等於多少,求餘怎麼算的

手機計算器中的 運算子采用重構的方式,當輸入第一個d 時,程式認為只有一個引數,作d 100進行運算 當輸入 a b 時,程式設計採取重構方式,這時的 號當作增長率來使用,即 原來有 a 的基礎上,再增加 原來的 b 式子為 a a b 100 所以10 10 在計算器上實際計算 0.1 1 0.1...

32除以6等於5餘2和6乘以5加2等於32你的發現有什規律

32 6 5 2 32 6 5 2 發現 1 被除數 除數 商 餘數 2 除數 被除數 餘數 商 3 商 被除數 餘數 除數 4 餘數 被除數 除數 商。擴充套件資料除法的運算性質 1 在無括號的乘除混合或連除的算式中,改變運算順序,結果不變。例如 36 7 4 36 4 7 2 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