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學已進入經濟社會的中心?

2025-02-16 10:15:25 字數 1798 閱讀 9912

1樓:情感語錄小靈通

大學是創造文化的重要地點,而未來的社會必將由經濟為中心進入文化為中心的階段。

2、大學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地點,而未來的社會必須強調互相的交流,這交流講越來越深入而不是浮淺,而大學提供的文化交流即是社會的深層次交流。

3、大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地點,而未來的社會必將是以人為本的社會,越來越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強調高階人才的培養。

4、大學是服務社會的重要地點。有了上面的三方面,就可以得知大學是非常重要的服務社會的基地,社會越來越希望有大學這樣的基地來讓社會更健康地發展。

我們的大學承載了很多功能,教育、科研、行政……曾經作為知識殿堂的大學,現在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問題的關鍵在於,有些大學正在迷失它的本真。

大學的本真,也就是大學的中心。在我看來,大學既然是學校,要務就應該是育人。看「大學」的詞義,詞典中釋義為「提供教學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重點落在最後四個字上,也就是說大學的身份,歸根結底還是「教育機關」。

看「大學」的歷史淵源,無論柏拉圖在雅典附近開設的「學院」,還是中國自漢朝開始設立的「太學」,都是以傳播講授知識為主,核心的任務還是育人傳道。

但是現在的一些大學已經呈現出某種亂象———有的教授為社會應酬疲於奔命。

2樓:迷途羔羊

當前,世界已經全面進入新經濟時代,我國也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全國更是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創新已成為最顯著的時代特徵,中小企業發展、創業發展也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及重要組成部分,產業、企業、社會對於高校創業教育需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大學尤其是創業型大學走到了社會中心,成為區域、國家創新的引擎,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創業型大學已經日益成為各國研究型大學轉型的方向,眾多普通大學也開始學習借鑑其發展模式,探索創業型大學發展之路。

創業型大學是指具備強烈創新創業精神、具有較強科研實力及成果轉化、商業化能力的新型大學,它通過拓展傳統教學與科研職能,扮演區域知識創新主體角色,與**、產業界建立新型緊密合作關係,擁有跨學科研究中心、衍生企業、技術轉移辦公室等創業型組織,開展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創業型大學的典型代表有mit、史丹福大學。

華威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

等。創業型大學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在美國大工業時代發展相對滯後,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中小企業繁榮時期迎來發展,並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步入知識經濟掀起全球熱潮,並逐步成為區域、國家創新的引擎,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中國進入21世紀後逐步開始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部分精英大學。

尋求通過創業型大學建設打造世界一流大學。

全球創業型大學發展現狀。

從全球來看,美國是創業型大學發展最成熟地區,不僅擁有數量最多的創業型大學,也建立了最完善的創業型大學系列制度及模式;西歐、北歐。

也擁有較好的創業型大學;而亞洲大部分地區創業型大學仍處於探索階段。

美國創業型大學非常注重科研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鼓勵教師和學生一起創業,並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徵:

1)設立專門的技術轉移辦公室(tto)來進行技術轉移。

2)能夠快速吸收、擴散產業界最新、最前沿知識,並將其納入人才培養和課程教學中。

3)更傾向與小企業開展新技術商業化合作。歐洲創業型大學更注重培養學生創業精神,推動學生創業,教授參與創業、轉化意願、能力明顯弱於美國。亞洲創業型大學融合了美國及歐洲創業型大學發展特色,主要舉措有建立校辦企業、成立研究中心、成立技術轉移中心、建立科技園、孵化器等。

mit,也就是麻省理工大學,是創業型大學的先行者。

創業型大學發展鼻祖——mit

mit是全球最早踐行創業型大學發展模式。

3樓:網友

先問是不是,再問如何理解。

加入WTO後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

wto是世界上唯一的多邊 組織,目前已有13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國加入wto究竟有何利弊得失?怎樣正確認識?如何趨利與除弊?一 加入wto的利弊得失 加入wto是我國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wto,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利有弊,但...

如何體現保險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作用

保險業對經濟的作用 之所以說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 保險是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的行業。從保險密度看,2013年全球平均水平為652美元 人,發達市場為3620美元 人,反映出居民很強的保險意識和成熟的保險消費觀念。從保險深度看,2013年全球平均水平為,發達市場為,反映...

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函式為c3008yd稅收

不是書上有公式嗎?直接套一下不就得了?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函式為c 100 0.8y,投資為50,求 1.1 將已知條件c 100 0.8y,i 50代入均衡條件y c i,易得均衡收入y 750 10億美元 此時,消費和儲蓄的數額分別為 c 100 0.8y 700 10億美元 s y c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