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體通過多途徑活化的生物學意義如何? 10

2025-02-16 16:05:09 字數 4358 閱讀 9236

補體通過多途徑活化的生物學意義如何?

1樓:霧灬小迪

溶菌和溶細胞作用;②中和溶解病毒作用;③調理和免疫粘附作用;④炎症介答作用、

激肽樣作用、過敏毒素作用及趨化作用。

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2樓:網友

補體系統可通過3條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絡的途徑被啟用,從而發揮調理吞噬、裂解細胞、介導炎症、免疫調節和清除免疫複合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包括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中和病毒;細胞溶解作用;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等。

補體c3(c3)和補體c4(c4)在血清中的含量高於其他補體分子,二者在完成補體系統的多種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測定對於疾病的診斷、**和****具有重要作用。

3樓:時梓維光嬋

1.溶解靶細胞。

所有型別的細胞。

有包膜病毒。

2.促進吞噬。

激肽樣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過敏毒素──c3a,c5a,使吞噬細胞易透過血管壁趨化因子──c3a,c5a,c5b67使吞噬細胞集中於抗原周圍①免疫調理:補體裂解產物(c3b、c4b)與病原性微生物結合後,可促進吞噬細胞對其吞噬;

免疫粘附:agabcco─c3b受體(cr1)─促進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清除。

3.中和病毒、溶解病毒──某些病毒表面存在c1受體;

4.炎症介質作用。

激肽樣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過敏毒素──c3a,c5a,使吞噬細胞易透過血管壁趨化因子──c3a,c5a,c5b67使吞噬細胞集中於抗原周圍。

4樓:烏孫同書庚婷

主要作用:溶解靶細胞;促進吞噬;中和、溶解病毒;炎症介質作用。

1.溶解靶細胞。

所有型別的細胞。

有包膜病毒。

2.促進吞噬。

激肽樣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過敏毒素──c3a,c5a,使吞噬細胞易透過血管壁趨化因子──c3a,c5a,c5b67使吞噬細胞集中於抗原周圍①免疫調理:補體裂解產物(c3b、c4b)與病原性微生物結合後,可促進吞噬細胞對其吞噬;

免疫粘附:agabcco─c3b受體(cr1)─促進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清除。

3.中和病毒、溶解病毒──某些病毒表面存在c1受體;

4.炎症介質作用。

激肽樣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過敏毒素──c3a,c5a,使吞噬細胞易透過血管壁趨化因子──c3a,c5a,c5b67使吞噬細胞集中於抗原周圍。

5樓:黎黎

1.溶菌和細胞溶解作用。

補體啟用形成的膜攻擊複合物可使細菌和細胞溶解破壞,這在抗感染免疫和免疫病理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2.調理吞噬作用。

補體裂解產物c3b/c4b通過n端非穩定結合部位與細菌等顆粒性抗原或免疫複合物結合後,再通過c端穩定結合部位與表面具有相應補體受體的吞噬細胞結合,由此而產生的促進吞噬的作用稱為補體的調理吞噬作用。

3.免疫粘附作用。

c3b/c4b與細菌等顆粒性抗原或免疫複合物結合後,再與表面具有相應補體受體的血紅細胞或血小板結合,則可形成大分子複合物,此即補體的免疫粘附作用。免疫粘附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易被吞噬清除,在抗感染免疫和清除免疫複合物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4.炎症介質作用。

1)c2a具有激肽樣作用,能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引起炎性滲出和水腫。

2)c3a、c4a和c5a具有過敏毒素作用,能使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引起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支氣管痙攣等症狀。

3)c3a和c5a有趨化作用,能吸引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向炎症病灶部位聚集,發揮吞噬作用,釋放炎性介質引起或增強炎症反應。

6樓:聽風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溶菌,溶解病毒和細胞的細胞毒作用。

2、 調理作用。

3 、免疫粘附。

4、炎症介質作用。

7樓:網友

補體是一類二十多種的血漿蛋白質,它的作用是免疫。補體蛋白質可以被病原體啟用,聚合在一起形成補體複合體,嵌入病原體的細胞膜,使外界的離子和水進入細胞,最後使病原體膨脹,破裂死亡。這些活化的補體分子,包括已經裂解的碎片,還能吸引巨噬細胞前來將其吞噬。

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開始於( )

8樓:帳號已登出

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開始於如下:

從c1q-c1r2-c1s2開始的經典途徑(classicpathway)。

補體系統的經典啟用途徑是由抗原-抗體複合物(即免疫複合物)結合c1q啟動補體啟用的補體活化途徑。

一般在感染後期發揮作用。經典激察森羨活途徑主要由抗原-抗體複合物啟用,由c3轉化酶c4b2a與c5轉化酶c4b2a3b介導,經由一系列級聯放大反應激敗拍活補體系統,形成攻膜複合體,造成帶有抗原的細胞質膜溶解破裂,細胞內容物流出(細胞溶解作用),引發炎症反應。

正常情況,補體以未活化形式儲存於體液中,當受到不同啟用物作用後可以遵循不同啟用途徑依次被啟用,形成級聯反應,參與機體免疫作用。

補體系統的活化依據其起始的順序不同,一般可分為三條途徑,即:

1.經典途徑是利用抗原抗體複合物作為啟用劑,介導c3活化,然後逐次啟用c4、c2、c3等等進行免疫反應,介導溶菌溶細胞作用。

2.替代途徑(旁路途徑)是通過病原微生物膜表面物質進行啟用,主要是細菌細胞壁成分,如肽糖、脂多糖等,首要啟動因子是c3,其次春塌由b、d因子逐步參與逐步反應。此途徑也被稱為第二途徑,而且不依賴抗體的生成,當患者在感染早期,就可見該機制活化,從而抵禦外界環境干擾。

途徑是指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bl)結合至細菌啟動的途徑。其誘導物或啟用劑是機體的炎症反應急性期時相性蛋白產生的mbl與細菌甘露醇殘基結合後啟動c4開始活化,參與機體抵禦作用。

因此,通過不同啟用劑啟動對應因子可以介導不同的啟用途徑,主要功能是溶菌溶細胞作用,當機體抗感染過程中,首先活化和發揮作用的是旁路途徑和mbl途徑。而在特異性抗體產生時,經典途徑方可發揮作用。

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

9樓:惠企百科

補體的生物學活性主要有:

1)細胞溶解作用。

2)促進抗體中和及溶解病毒。補體可明顯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可溶解滅活某些病毒。

3)介導調理作用和免疫粘附作用。

4)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雹孫塌的趨化性。

5)清除免疫複合物是補體重要的功能,經典途徑可防止形成大的免疫複合物,旁路途徑可增加免疫複合物的溶解性。

簡述補體系統的生物學活性。

10樓:考試資料網

補體系統的生指祥枝兆物學作用如下:①溶菌,溶細胞作用;②調理作用;③免疫黏附與清除免疫復唯搭搏合物;④中和病毒;⑤炎症介質作用。

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

11樓:汝子非魚焉

1、細胞毒及溶菌、殺菌作用。

補體能溶解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等。當補體系統的膜攻擊單位c5~c9均結合到細胞膜上,細胞會出現腫脹和超威結構的改變,細胞膜表面出現許多直徑為8~12mm的圓形損害灶,最終導致細胞溶解。

補體還能溶解或殺傷某些革蘭氏陰性菌,如霍亂弧菌、沙門氏菌及嗜血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一般不被溶解,這可能與細胞壁的結構特殊或細胞表面缺乏補體作用的底物有關。

2、調理作用。

補體裂解產物c3b與細菌或其他顆粒結合,可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稱為補體的調理作用。c3裂解產生出的c3b分子,一端能與靶細胞(或免疫複合物)結合;其另一端能與細胞表面有c3b受體的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結合,在靶細胞與吞噬表面之間起到橋染作用,從而促進了吞噬。

lgg類抗體藉助於吞噬細胞表面的lgg-fe受體也能起到調理作用;為區別於補體的調理作用而稱其為免疫(抗體)的調理作用。lgm類抗體本身起調理作用,但在補體參與下才能間接起到調理作用。

3、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複合物啟用補體之後,可通過c3b而粘附到表面有c3b受體的紅細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細胞上,形成較大的聚合物,可能有助於被吞噬清除。

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在病毒與相應抗體形成的複合物中加入補體,則明顯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阻止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和穿入。

近年來發現,不依賴特異性抗體,只有補體即可溶解病毒的現象。例如rna腫瘤病毒及c型rna病毒均可被靈長類動物的補體所溶解。據認為這是由於此類病毒包膜上的cl受體結合clq之後所造成的。

5、炎症介質作用。

炎症也是免疫防禦反應的一種表現。感染區域性發生炎症時,補體裂解產物可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吸引白細胞到炎症區域性。

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包括哪些方面

補體的生物學活性主要有 1 細胞溶解作用。2 促進抗體中和及溶解病毒。補體可明顯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可溶解滅活某些病毒。3 介導調理作用和免疫粘附作用。4 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 5 清除免疫複合物是補體重要的功能,經典途徑可防止形成大的免疫複合物,旁路途徑可增加免疫複合物的溶解性...

發熱的生物學意義,發熱的生物學意義是什麼

發熱是機體的一種反應,也是疾病的訊號。其生物學意義為對機體的防禦作用和傷害作用兩方面。防禦作用表現在提高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如感染水痘的患兒,服用退熱藥降低體溫後,出現結痂時間延長 鼻病毒感染髮熱患者,僅服用退熱藥,患者排毒時問延長。近年研究發現,發熱具有抑制或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對腫瘤具有一定的抑制...

牝雞司晨的生物學意義,牝雞司晨的生物學意義牝雞司晨是咋回事

就是性逆轉嘛,母雞變公雞了!但母雞的性染色體是zw的,牝雞應該也是zw,正常公雞的是zz,這樣牝雞和母雞交配,我推測,應該很難產生後代吧!日月星辰皆有所依,陰陽五行皆有定律。牝雞司晨之意,既不在其位,不掌其職。牝雞司晨的生物學意義牝雞司晨是咋回事 性逆轉現象,只是動物的性狀在環境影響下發生改變的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