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漢族的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的歷史悠久,風格獨特 若問起源那就是漢族的民藝了 後來流傳的很廣 從北到南幾乎遍及中國 並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
一般來說北方剪紙粗獷樸拙,南方剪紙精巧秀麗。
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發明是在西元前的西漢時代(西元前6世紀),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摺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2樓:網友
婚誓》由著名電影**作曲家雷振邦創作,為電影《蘆笙戀歌》的插曲。
蘆笙戀歌》裡講述的是雲南省瀾滄江拉祜族少數民族。
婚誓是哪個名族的?
3樓:網友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
好象那流水日夜響。
流水也會有時盡。
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察段搭情意敗拿深。
好象那芭蕉一條根;
阿哥好比芭蕉葉。
阿妹就是芭蕉燃廳心。
燕子雙雙飛上天。
我和阿哥(妹)打鞦韆;
鞦韆盪到晴空裡。
用葫蘆絲演奏婚誓應該穿什麼衣服,哪個民族的,
4樓:
《婚誓》是電影《蘆笙戀歌》的插曲,1957年上映的國產影片,反映解放初期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拉祜族在黨的領導下鬥爭與生活。但是,用葫蘆絲吹奏這首歌曲的時候,並不用穿拉祜族的服裝,因為葫蘆絲是傣族特有的民族樂器,所以吹奏葫蘆絲的時候一般都穿傣族的服飾。
5樓:燈絲寒
你好`這首歌曲比較式和你穿傣族,景頗族,苗族等民族的服裝。容易買到的估計還是傣族服裝吧!苗族的銀飾太多,很重的。
其實你只要穿的比較有古典味道都行,兵不一定要走純民族風格路線的。
**與作曲技術團隊 燈絲寒。
6樓:殿琪大人
葫蘆絲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而婚誓是講拉祜族少數民族的乙個故事。
穿什麼無所謂我覺得。視現場情況而定吧。
7樓:阿支葫蘆絲
傣族,瑤族,景頗族,白族,雲南彝族,都可以。
雲南民歌《婚誓》唱的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8樓:紀曉瀟
是拉祜族,這是作曲者雷振邦的女兒在乙個節目中的。
婚誓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婚誓是瀾滄江拉祜族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他與詞的內容相腔旦慶同,譯伍握為:「婚姻的誓言。」結婚之前,大多數瀾滄江拉祜族少數民族都要進行婚誓,後來,逐漸的遲叢傳開,也就成為了一種習俗。
關於葫蘆絲名曲《婚誓》的寓意是什麼?
10樓:曲佤哈文
這首原本是歌曲,你的意思,你看歌詞就明白了,阿哥阿妹的情意長。
好象那流水日夜響。
流水也會有時盡。
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
好象那芭蕉一條根;
阿哥好比芭蕉葉。
阿妹就是芭蕉心。
燕子雙雙飛上天。
我和阿哥(妹)打鞦韆;
鞦韆盪到晴空裡。
好象燕子云裡穿。
弩弓沒弦難射箭。
阿妹好比弩上的弦。
世上最甜的要數蜜。
阿哥心比蜜還甜。
鮮花開放蜜蜂來。
鮮花蜜蜂分不開。
蜜蜂生來就戀鮮花。
鮮花為著蜜蜂開。
11樓:網友
寓意婚姻有乙個美好的結局。
12樓:蘇洪順
《婚誓》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年攝製的《蘆笙戀歌》中的插曲,由著名電影**作曲家雷振邦先生創作。
婚誓》是一首對唱情歌,用芭蕉的不同部位,以及蜜蜂與蜂蜜的關係,樸實無華的展現出一對相愛中的戀人,那種甜蜜真摯的情感。
婚誓》改編後,由葫蘆絲來吹奏,依然保持原有寓意。
葫蘆絲是哪個民族
13樓:網友
葫蘆絲屬單簧氣鳴樂器。傣族語「篳朗刀」意為「豎吹的樂器」。漢族譯作「葫蘆簫」。
除了傣族有之外,德昂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等都有。德昂族稱「公尺倫」、「比格寶」、「渥格寶」、「布賴」;阿昌族稱「撥勒翁」;布朗族稱「同格滿」;佤族稱「拜」,西盟佤族稱「拜洪廖」、「背板」。流傳於雲南德巨集的潞西、瑞麗、盈江、隴川、梁河、臨滄的耿馬、鎮康等地。
14樓:網友
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於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15樓:網友
葫蘆絲是簧管樂器,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巨集、臨滄地區。
葫蘆絲:簧管樂器,又叫葫蘆簫。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巨集、臨滄地區。
傣族的葫蘆絲又稱為「篳朗叨」,意為「帶葫蘆直吹的篳」,它是把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竹管下端,嵌有銅簧片,中間一根較長的竹管開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可吹出由(g~g1)乙個八度的旋律音,稱為主管。其餘兩根是副管,只設簧片、不開音孔,葫蘆柄端開有送氣孔或插入一小竹管形成吹口,吹奏時,主管奏主旋律,副管發單音,形成和聲效果,音色柔美悅耳。
阿昌族的葫蘆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語稱「潑勒翁」,意為「有葫蘆的簫」。用葫蘆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長6釐公尺,主管長50釐公尺,副管分別長33和17釐公尺,在兩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側,分別留有一條竹片,用細竹條與主管捆紮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稱葫蘆簫為「拜洪廖」,3根簫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的竹製吹管僅長兩釐公尺。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7個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
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著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葫蘆簫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1958 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把音域擴充套件為14 個音。近年來,北京的一些文藝團體又製成兩種新葫蘆簫。其中的六管葫蘆簫,可以吹奏單音、雙音、單旋律加持續音及兩個和音旋律加持續音。
既保持了原來樂器特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充套件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和表現力。
蘆笙舞是哪個少數民族的
16樓:雨中漫步
苗族蘆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愛的民間舞。
有問題可以追問或者直接聯絡我。
工作順利,學習進步哦!
17樓:蟄伏在盛夏
拉祜族璀璨絢麗的葫蘆神話和蘆笙歌舞,造就了能歌善舞的拉祜民族。人們在節慶和婚喪嫁娶時,常通宵達旦歌舞不息。當聽到著名電影《蘆笙戀歌》主題曲《婚誓》時,你能感受到人間真情的質樸甜美;當拉祜人民跳起蘆笙舞時,你體會到的是祖先的智慧和自強不息團結向上的民族精神;當拉祜人民跳起歡快熱烈的拉祜擺舞時,你感受到的是民族蓬勃發展的朝氣。
18樓:網友
a 苗族 b 侗族 c 壯族 ..a 苗族 ..
霍建華是哪個名族的,霍建華祖籍是哪兒的
漢族,他家在上海 浦江。霍建華祖籍是哪兒的 山東煙臺龍口。霍建華 wallacehuo 年月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祖籍山東煙臺龍口,華語影視男大緩蔽演員 歌手 出品人。年,因主演偶像劇 摘星 正式踏入演藝圈。年,憑藉偶像愛情勵志劇 海豚灣戀人 在臺灣嶄露頭角。龍口市是煙臺市代管縣級市,東與蓬萊市毗鄰...
絃琴是哪個民族的,七玄琴是我國哪個名族的樂器
絃琴又名ling琴 英抄文名 ling。由七根構成弦與四根音階輔弦組成,屬於西洋彈撥樂器 古典式絃琴 由它的前身魯特琴結合古典吉他 豎琴等相關樂器的優點發展改進而成。七根構成弦定音為7e6a5d4g3c2e1a 其中7弦的四根音階輔弦分別為 8 d 9 c 10 b 11 a。絃琴不是民族樂器,是一...
古巴比倫是哪個名族建立的?
大約在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文化是什麼時候?古巴比倫 文化。bc 西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住在兩河流域下游的蘇美人 sumerian 最早發。古巴比倫 明瞭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使得兩河流域進入歷史時代。到了西元前二千八百年左右,蘇美人的象形文字發展漸趨完整且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