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疫情的10條措施有哪些?
1樓:教育評論員說
第一:不麻痺、不大意。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在疫情防控方面,乙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毀掉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痺、不鬆懈、不大意,堅持做好防護,才能阻斷新冠病毒傳播。
第二:戴口罩、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堅持戴口罩,尤其是前去公共場所、密閉空間,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正確佩戴口罩。
第三:打噴嚏、講禮儀。咳嗽、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常常攜帶病毒,可直接或間接導致病毒傳播。因此,咳嗽、噴嚏時一定要用紙巾、手絹、手肘來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講衛生。勤洗手、講衛生是保證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方法。
飯前便後、接觸外界物品後,觸控口眼鼻之前,請務必認真清洗雙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風、不可少。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動,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病毒和細菌的濃度,減少疾病傳播風險。
每天應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尤其是密閉的空調房一定要定期開窗通風。
第六:一公尺距、更安全。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保持一公尺以上社交距離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毒感染。
守住一公尺線,出行勿擁擠,保持安全距離,於人於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門、不聚集。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大,聚餐、聚會易導致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因此人多場所不要去,擁擠場所要回避。少出門、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經濟、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
防控新冠病毒,接種疫苗和個人防護乙個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要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為構建免疫屏障貢獻一臂之力。
第九:講科學、強免疫。飲食營養均衡、適度運動鍛鍊,堅持規律作息,不熬夜,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態,可以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
第十:有症狀,早就醫。主動做好健康監測,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主動告知旅居史、接觸史,不隱瞞、不迴避,並遵醫囑留觀排查。
2樓:來自妙道山直爽的鸚鵡
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
疫情防護措施有哪些
3樓:社會墨子
疫情防控的措施:
1、儘量減少外出活動,外出佩戴口罩。
2、主動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
3、辦公場所要注意加強通風清潔,配備洗手液、消毒劑等防護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建議錯峰吃飯,減少聚集。
4、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5、出行前若無可疑症狀,可正常出行。若出現可疑症狀,建議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啟程。
在隔離期間
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隔離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並宣佈。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劃定疫點、疫區的建議,對被汙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疫情。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的內容是什麼?
4樓:舒雅學姐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乾淨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控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4、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鐘。戶外空氣質素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5、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5樓:網友
:::在一起了?在家?在家裡面沒有任何的人們認為這種事情我們不要做夢夢到你。
6樓:職場導師
2、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
3、公共場合少聚集,距離一公尺才適宜。
4、使用健康碼,關係你我他。
5、抬頭不見低頭見,一公尺距離是底線。
關於防控疫情的基本常識
7樓:網友
1、少出門,不信謠。
2、測體溫。
正確測體溫。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溫度不超過才安全。
3、戴口罩。
外出時佩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通常口罩的深色面在外,金屬條在上進行佩戴,並用手壓緊鼻翼兩側的金屬條,將口罩拉伸平整。
4、定時開窗通風。
良好的室內空氣質素可減少病毒的存在量。並注意添衣保暖,謹防感冒。
5、做好日常消毒。
優先使用濃度75%的酒精棉片擦拭傢俱、地面等,酒精消毒前後要遠離高溫和明火。
6、吃得好更健康。
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少吃油鹽糖,適量肉蛋奶,分餐更提倡,多元營養增加免疫力。
7、鍛鍊身體要適當。
老年人不要做劇烈運動,建議做的太極拳、廣播操、八段錦等運動。每週鍛鍊4-5次,每次不超過40分鐘為宜。
8樓:小嫣老師
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控車上物品。
進入工作場所時,請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從指定通道進入辦公樓,低樓層儘量採取走樓梯方式,並第一時間到樓層衛生間洗手消毒。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須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入廁後充分洗手。
若感覺身體不適,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心慌、胸悶等症狀,請自覺檢測體溫,必要時可觀察休息或到醫院就診。
關於科學的小知識
為什麼火山會噴發?火山噴發就是地殼內的岩漿衝出地面時的現象。地球內部的溫度很高,岩石以液體的形式存在,稱之為岩漿。平時,地下的壓力很大,岩漿被地殼緊緊包住,衝出地面並不容易。但在地殼結合得比較脆弱的地方,地下的壓力比周圍小一些,該處岩漿中的氣體和水就有可能分離出來,加強岩漿的活動力,推動岩漿衝出地面...
我們身邊的科學小知識,身邊的科學小知識50個。
人們夏天要穿淺色衣服,因為它們吸收太陽的熱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會感到太熱 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齒吃壞,還會使自己變胖 電器開著的時候,我們不能用溼毛巾去擦它們,那樣很容易觸電,發生危險 蜻蜓低飛螞蟻搬家說明要下雨了 夏天從冰箱裡拿出冰棒會冒冷氣 身邊的科學小知識50個。為甚麼星星...
身邊的科學小知識急,身邊的科學小知識有哪些?
為什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為什麼人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