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辦學校總量縮減,系10年來首次,這一資料說明了哪些問題?

2025-02-20 12:50:04 字數 938 閱讀 6881

1樓:臧小鍋院子

<>這要從本質上:教育、尤其k12教育,是任何國家、社會及民族最基礎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精神與文化的淨土,是人權上的基本權利,是任何進步與發展的動力**。「民辦學校」說到底屬「私」,經營性質上是「企業」,「我國民辦學校總量縮減,系10年來首次」,這說明國家力量正式重新將教以育」歸位,「教育」是國家的立業之本,必須全民所擁有,全部「公立」,不僅在手段上這樣落實,在立法上也將有更多措施。

當然,對於已經存在多年的「民辦學校」,如何逐漸全部實現「公立」,因為涉及教育資源的配套因素,也需要乙個漸進過程。尤其國家鼓勵生三胎生育計劃的推出,優生了,還需要優育,「教育」是非常之重要配套資源。可以這樣講,教育、尤其k12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國家未來是否擁有更多的高質素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配套國家未來的高質素化發展。

繼續延伸下,近期開始嚴格管理校培領域,這也是圍繞「公」的教育體系,強調校培的公益屬性,塑造更好的教育模式基礎。當然,並非是將「校外培訓機構」淘汰出局,而是如何建立在雙減政策基礎上,將「校外培訓機構」非常合理的配套入「公」的學校教育資源環境中,同步豐富及壯大校內和校外的教師隊伍。不讓家長們花了冤枉錢財,徹底讓家長們放心的在孩子教育中解脫開,從而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上貢獻自身價值。

總而言之,在國家監管理念中,「教育」是「公」的良心產業,是為全民而服務的,社會公平、公正、公義的綜合治理上的基礎板塊。未來不太有可能再讓屬「私」的盈利機構隨意進入,更不可能被任何資本的力量約束與要挾。

2樓:樂樂在此呢

說明了很多學校都缺乏教育規定,同時教育事業的發展並不是非常好的,而且需要制定新的教育模式,教育中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很多教育部門沒有進行規劃。

3樓:創作者

首先是招生問題,現在的學生並沒有那麼多,招生存在的問題,其次是管理的問題,許多孩子都是沒有辦法很好的進行管理,還有國家下達的相關政策的問題,現在關於孩子減負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民辦學校不給辦學籍怎麼辦,民辦學校沒有給學生辦學籍屬於違法國家規定嗎?

一 關於新生學籍資訊採集和建立 1.年齡要求。按照我省有關規定,新生入學年齡必須是8月31日之前出生 年滿6週歲的適齡兒童,否則一律視為低齡生,不能入學就讀,更不能建立小學學籍。2.資訊採集。全國中小學生應在小學一年級入學時建立學籍,家長要根據學校安排,提供孩子準確的資訊,包括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

民辦學校體育生與公辦學校體育生有區別嗎?

民辦學校的體育生與公辦學校的體育生,他們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不管是在什麼學校裡面,他們的這個培訓和練習都是一樣的進行的。民辦學校體育生與公辦學校體育生的區別。公辦們學校的體育生可能更吃香一些。民辦學校的體育生只是個人的體育學校。體育特長生,又叫高水平運動員招生,是指經過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據該校高水...

高中教育普及之後,民辦學校如何發展?

普及高中看起來是讓高中的門檻降低,實則不然。任何地方都不允許層次不均的學生混在一起,這樣只會使得學校的管理難度增加,教學秩序更加混亂。同樣是高中,學校和學校之間一定會分層次,好學生必然會待在一塊,差一些的不得不待在一塊。以前可以籠統地說憑本事上高中,因為太差的就被淘汰了嘛,今後應該說憑本事上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