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時將軍的披甲重量為多少?戰鬥起來方便嗎?

2025-02-24 19:15:11 字數 2243 閱讀 7075

1樓:匿名使用者

披甲 pījiǎ

wear armor] 穿上鎧甲。

披甲持槍。1).穿上鎧甲。

漢書·陳湯傳》:「望見單于立五采幡織,數百人披甲乘城。」《北史·張定和傳》:

定和 不披甲,挺身登山,中流矢而斃。」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致滿清**電》:「然所以如此披甲厲兵,枕戈頌慶飲血者……實以祖仇所在,人心所趨,事勢有不得不然耳。

2).借指從軍。 清 袁枚 《新齊諧·雷誅營卒》:「二十年前,披甲時曾有一事,我因同為班卒,稔知之。」

3). 清 代八旗兵的別稱。 清 王逋 《蚓庵瑣語》:

和櫻螞貝勒在 杭 發披甲三千,廿五晚抵 嘉興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畏公<論女子勞動問題>》:滿洲 入 關 ……劫掠男女,數達鉅萬,皆分給旗民,而良家婦女,其有從男喚埋子坐罪者,亦發給披甲為奴。」

古代軍隊的披甲率有多高,是不是披甲率越高戰鬥力也越高?

2樓:好奇的小裡子

古代的披甲率並不高,披甲率是戰鬥力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披甲率越高,戰鬥力就越高。

軍隊的作戰能力並不是那麼單純的跟**裝備有關,還會跟體制的結構、指揮和管理水平,甚至和天氣、地形這些條件都有關係,體現的是軍隊能打擊對方單位最多。在熱兵器時代出現之前,冷兵器時代的裝備能有效抵抗一定的傷害,保護將士,因此盔甲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盔甲率的100%。但實際上,出現戰亂的地方生產力很難持續性強勢,因此整個軍隊的盔甲分佈並不均勻。即使同乙個軍隊,因為影響力的不同,盔甲率也不同。

並且過多的盔甲最多增加稍微的防禦力,能一定遲緩攻擊性,並不是盔甲越多越好。特別後期使用盾車、大炮之列**,對盔甲的依賴也大大降低,有些士兵乾脆不用盔甲改用改良的棉甲。

是戰鬥力的一部分,對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所影響的,但只佔一定的作用。畢竟戰場上瞬息萬變,對方的盔甲也是可以為己所用的,僅僅靠披甲率是無法等同成戰鬥力的高低。因此戰場上,更講究紀律,講究指揮和合作,合理地利用山脈河流之類的地理形勢,積極掌握天氣情況,來最大程度手握王牌,給對方致命傷害。

3樓:小康談趣事

披甲率大概在40%左右,不是因為皮甲確實很影響操作和行進速度,這需要部隊合理搭配,

4樓:哎喲帶你看娛樂

古代軍隊的披甲率一般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而披甲率的高低其實也直接影響了戰鬥力的高低,確實越高的披甲率能夠帶來更高的戰鬥力。

5樓:安非果子皮

古代軍隊披甲率8成左右,冷兵器時代,披甲率越高意味著受傷率越低,戰鬥力也自然越高。

6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披甲率反映的是軍隊的戰鬥力,從理論上來說,披甲率越高,軍隊戰鬥力也強,但這不是絕對的,軍隊的戰鬥力還要考慮到士兵的軍事素質,**,裝備等等多種因素。

古代軍隊的戰鬥力是不是和披甲率有關呢?

7樓:惠華小知識

戰鬥力和披甲率沒有任何關係。古代軍隊戰鬥力和戰術配合以及降臨的指揮才能有直接關係,否則不會出現以少勝多戰例。

8樓:秋風體育

和披甲率有一定的關係,穿盔甲的士兵越多,軍隊的戰鬥力越強。

9樓:若在天涯歲月

是,古代軍隊作戰,一般在戰損達到3成左右就會崩潰,而披甲率越高則面對敵人弓箭時可以減少戰損,同時面對肉搏戰也膽氣更足。在古代戰史記載中,不乏直接被遠端攻擊打到崩潰的戰例。

請問在古代歷史上將士們最重的鎧甲是多重?

10樓:沐德惠

樓主你好,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公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

大概四五十斤。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古代將軍的排名,古代將軍的排名

1 田單 戰國時齊國將領,後入趙為相,受封平郡君。2 廉頗 戰版國時趙國 將領,以權英勇善戰聞名於諸侯,後任相國,封信平君。3 韓信 西漢初軍事家,用 陷之死地而後生 之策大破趙軍,後又擊滅項羽於垓下,被封為楚王。4 李廣 西漢名將,先後與匈奴七十餘戰,以勇敢善戰著稱,匈奴稱之 飛將軍 數年不敢犯界...

古代將軍的虎符是有什麼作用,古代虎符的作用是什麼呢?

古代的虎符印,是調動部隊憑證,印有兩部分,分左右,皇帝掌握一半,軍機大臣或出征主帥,掌握另一半,有兩個印文的,調兵文書才有效,呼符就是實際兵權的象徵,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古代虎符的作用是什麼呢?兵符和虎符是幹什麼用的,怎麼使用?就是一個調兵的信物,把一個木老虎劈成兩半,將軍一半,皇帝一半,如果調兵必...

古代的秤砣是怎麼確定重量的古代鐵秤砣怎麼識別

據古籍記載,遠古時期有個商人叫陶朱公,受打水的橫杆啟發,發明了桿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在秤桿上刻制十六顆星花,故稱為十六兩制秤。秤桿有骨杆 木杆 金屬桿 銅杆 鋁杆 秤砣有石砣 金屬砣 提繩有二提繩 三提繩。計量單位的演變,由夏商時期使用銖和兩,發展到周朝時期銖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