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的破壞給人類的生存帶來的威脅

2025-03-22 21:10:17 字數 3546 閱讀 3763

1樓:徐皖衲

早在19世紀,人們為消除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城市弊病而尋找改革的良方,最終發現營建公園、綠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公園綠地的建設從此得到迅速發展,改變了擁擠、雜亂、汙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

從西方公園綠地百餘年的歷史可以看出,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紐約**公園的建設思路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曼哈頓中心地帶,「生長」著一塊巨大的方整綠地,足足佔據了153個街區,成為鋼筋混凝土丘陵中的一塊綠洲,它是紐約的驕傲,也是紐約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紐約**公園始建於1858年,由奧姆斯特德提議興建並擔任設計,他堅信城市中的人需要緩解壓力的舒清枝適環境,開創了現代景觀設計的先河,被尊為「美國園林之父」。他設計的紐約**公園,是世界上第乙個真正為大眾服務的公園,它創造的是公眾空間,而不是與權力、地位相關的個人空間。當時的市**接納建議後,撥款500萬美元,買下這塊800多英畝的「城市寶地」。

建園前後耗時20餘年,難能可貴的是,在以後100多年的城市發展中,無論市區怎樣擴充套件,這塊綠地一直沒有被侵佔。

中國傳統的城市空間結構中沒有專門向市民開放的公園,花園和園林完全歸私人所有,不向社會開放。19世紀60年代,僑居中國的西方人士最先在沿海開埠城市建造公園,將西方的造園藝術和公園設計理念引入中國。當時較為著名的公園有上海的外灘公園、虹口公園、天津的英國公園等。

20世紀初,隨著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在國內的傳播畢正彎,一些知識分子開始形成了他們心中理想的公園模式:公園不僅能美化環境,還是提供休閒娛樂的公共場所,更是引導民眾接受文明生活方式的社會教育場所,公園具有休閒、教育、運動、文化等諸多功能,這種理想的模式在後來的歲月裡手悶逐步得到實現。

2樓:匿名使用者

就像六年級語文書上所說的,鹿和狼的故事。

因為當時**羅斯福認為狼吃鹿太殘忍,而認為消滅狼是對的,保護鹿也是對的。

於是僱請了許多獵人把狼都殺掉了。但是,因為狼死了後,破壞了生物鏈,於是,鹿也死了許多!穗鎮唯。

消滅狼不但不能起到保護鹿的效果,反而害了鹿。

偶滴號:*多**號,加旅瞎友密碼***11***ia**記得哦……【希望吧…猜培…】話說lz你是不是已經不理這個網頁了呢……說一下而已】

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人類帶來了哪些災難?

3樓:消極元宇宙

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其中一些主要影響李悉跡包括:

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事件如洪水、乾旱和颶風等。這些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

生物多樣性喪失:砍伐森林、過度捕撈、棲息地破壞和汙染等活動導致大量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這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食物鏈、減少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能力,並對人類健康和生計產生負面影響。

水資源危機:過度抽取地下水、水汙染和溼地退化等活動導致水資源的減少和質量下降。許多地區面臨水陸歲資源危機,影響人們的飲水、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等需求。

土壤退化:不可持續的農業實踐、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以及土哪並地開發等導致土壤退化。這會降低農田產量、破壞土壤質量,並對可持續農業和食品安全構成威脅。

汙染問題:工業排放、廢物處理不當和化學物質的大規模使用導致大氣、水體和土壤的汙染。汙染對人類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並威脅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這些災難的影響是相互關聯的,它們共同加劇了環境問題,對人類的生存、健康和福祉造成威脅。因此,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和採取環保措施至關重要,以減輕這些災難的影響並確保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4樓:高啟強聊情感

1、水流汙染,使人們的水資源減少此燃。

2、樹木砍伐,造成沙漠化。

人們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使它們不能再生,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生態系統平衡被破壞而給社會、給人類所帶來的災難。如因無節制地開墾土地、無節制地濫伐森林而使土地荒漠化。

十大環境問題威脅人類生存。

5樓:戶如樂

進入80年代以來,具有全球性影響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不僅發生了區域性的環境汙染和大規模的生態破壞,而且出現了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化、酸雨、物種滅絕、土地沙漠化、森林銳減、越境汙染、海洋汙染、野生物種減少、熱帶雨林減少、土壤侵蝕等大範圍的和全球性環境危機,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當前,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是:

人類在破壞環境後帶來的後果。

6樓:三塬道

破壞環境,人類死在了自已手中。

7樓:手機使用者

動物逐漸死亡,人類生活困難,最後死亡。

就按照這個思路來寫啦!

人類破壞環境的例子

8樓:橘子不如橙子

破壞環境:由於環境是生態系統的成分之一,它的改變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由於破壞環境打破生態環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諸如:

湖沼富營養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壞了臭氧層;亞斯文水壩生態環境惡化;「六六六」、「ddt」施用後的惡果;地球的「溼室效應」等。二、破壞植被,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是陸地生態平衡的槓桿,地球上由於破壞植被導致的生態災難最多,如1934年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黑風暴,毀掉耕地4500餘萬畝;1963年發生在前蘇聯農墾區的大風暴,毀田3億多畝;同樣因森林的破壞,使古老的巴比侖文明滅亡;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塔爾平原,因森林破壞淪為沙漠,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公里;中國黃河流域生態條件的變壞,源於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當今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東北林區生態條件變壞,主要原因是對西南林區和東北林區森林的不合理採伐和過度採伐。三、破壞食物鏈:

破壞食物鏈打破生態平衡的例子如: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牧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因牛糞覆蓋草地成災引發蜣螂解救的例子更為新鮮。當然在生物圈內往往是幾種誘因並存的。

人類怎樣破壞環境,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後果

9樓:惠企百科

一)濫採濫用自然資源。

1)濫伐森林,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環境;

2)濫墾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

3)無節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並引起地面下沉;

4)濫採濫用礦產資源,對有害人體的汞、鉛、鎘、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從地層深處採掘出來以後,不加妥善處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汙染環讓世緩境,等等。

二)任意排放有害物質。工業「三廢」和有害人體健康的農藥,不加處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氣、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汙染和毒化環境;有的為農作物或魚類吸收並富集,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三)城市人口不斷膨脹,產生垃圾、汙水、雜訊、汽車廢氣、交通擁塞等一系列返吵城市環境問題。

四)某些大型工程建設不坦模當。例如修建水庫大壩未注意生態問題,誘發**,引起土壤鹽鹼化,造成某些魚類絕跡,等等。

人類給環境帶來的破壞

10樓:梅子看電影

人類破壞環境,致命細菌失去天敵,未來人類只好將細菌傳送回現在。

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

負面影響 工業革命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性成就的同時,由於片面地把自然當作征服的物件,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是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全球性的環境汙染與生態危機 另一方面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開發利用不僅是寅吃卯糧甚至已經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如果說寅吃卯糧 竭澤而漁必然給未來人類...

基因技術的應用給人類社會和生活帶來的影響

人類將突破自然之神的約束,進入創造生態和生命的階段,人成為自然之神。基因技術的應用給人類社會和生活帶來的影響 從科學上講 這是人類社會的飛躍.人類才是真正的造物主,符合了哲學上的唯物主義觀點.基因技術越來越好地發展,使得人類可以對任何生理現象進行最根本徹底都解答和了解.一般來說,目前人類所知的所有疾...

人類破壞環境的,人類破壞環境的資料

觸目驚心的環境汙染隨處可見 天空昏暗 空氣汙濁 汙水橫流 垃圾圍城 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ddt等農藥殘餘,珠穆朗瑪峰遍地狼藉?藍天碧水已經成為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和遙不可及的夢想。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