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行止"怎麼理解?
1樓:塞雲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話常見常用,可要解釋清楚,還真得費點筆墨。
這話出自《詩經·小雅》。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
朱熹註解說:「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
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乙個是漢儒,乙個是宋儒,兩人說法竟有如此大的差異。
上句「高山仰止」,鄭說「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說這是直指人們仰望高山,並無喻義。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鄭說,「景行」解釋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則而行之」,是說以此作為行動的準則。依朱說,「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說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鄭玄、朱熹都是大儒,兩人的說沒衝法都有道理,不過由於兩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說提出之前,鄭說已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後人在引用這話時,多取鄭說,少有取朱說的。現行各種詞典,有的兩說並存,有的把兩說糅合在一起。
兩句中的「止」字,是語助詞,表示確定語氣,後代引用時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縮略為成語「高山景行」,「景仰」一詞也由此產生。因為是名句,後代引用的很多,這裡只照錄見於《史記·孔子世家》的一例:「《詩》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話是用來讚美孔子的,由於在引文後面加了兩句(意思是: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裡卻一直嚮往著),景仰的意思就格外顯豁了。再說,《史記》作者司馬遷又比鄭玄早生兩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說早蠢明已通行於世,並非帶察告鄭玄所首倡也。
2樓:辛心念念不忘井
景行行止」。依鄭說,「景行」解釋為「明行」,派皮即光明正大的行為;「則而行之」,是說以顫磨此作為行動的準則。依朱說,「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說塵洞差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景行行止什麼意思 景行行止的含義
3樓:金色盛典歷史
1、意思:看到高山就停下來仰望,看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模仿他,雖然不能達到他們的高度,但心裡還是努力那麼去做。
2、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後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3、原詩在《小雅》裡,「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讀háng。「行止」的「行」就讀xíng。
4、但後來將《小雅》中這個句子獨立出來說「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會誤讀為xíng。「止」通「之」。景行(háng道路)行(xíng跟隨)之。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發音】gāoshānyǎngzhǐ,jǐnghángxíngzhǐ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景行是什麼意思 景行的解釋
4樓:一襲可愛風
1、景行是乙個源鋒漢語詞彙。
讀音為jǐng xíng,意思是大路,比喻行為雹枝晌光明正大。
2、景的本意是指日光或者亮光,其引申含義還指風景、景象,在命理學。
中,取名的寓意更加吉利,有前途光明和受人仰慕搭鬥、敬仰的意思。行:古人云「直排為行,橫排為列」,乃列隊之象,舉止之形。用作人名喻為整齊劃。
一、通情達理。
景行是什麼意思
5樓:張夏至說教育
景行意思是大路,比喻行為光明正大。出自《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景(拼音:jǐng、yǐng)是漢語通用規蠢蠢昌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帶扒見於戰國文字,形聲字。
古字形從日京聲,本義指日光。「風景」本指風與日光,後凝固成複合詞,指景色。有光才能成影,「景」引申出陰影的「影」。陰影的「影」本來就用「景」表示。
行,漢語一級字。
讀作háng、hàng、héng、xíng或xìng,最早見於甲骨文件宴。
其本義是十字路口,後延伸至直排、營業機構、兄弟姐妹的次序等。《說文解字》
認為是「人們在路上走或小跑」。
景行的筆順:
景總筆畫:12筆。1.
丨(豎.ㄱ橫折.一(橫.
一(橫.丶(點.一(橫.
丨(豎.ㄱ橫折.一(橫.
亅(豎鉤.ノ撇.丶(點)。
行總筆畫:6筆。1.ノ(撇.ノ撇.丨(豎.一(橫.一(橫.亅(豎鉤)。
景行行止xing還是hang
6樓:教育導師小陳老師
是xing。
拼音:jǐng háng xíng zhǐ。景行行止,漢語成語。
釋義:大道可供人們行走。「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舊讀háng。景行( 道路)行( 行走)止。
出處:《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鄭玄箋:「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一說,景行,大路。見朱熹集傳。
尾章寫婚車越過高山,進入大路。詩人仰望高山,遠眺大路,面對佳偶,情滿胸懷,詩句自肺腑流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這是敘事、寫景,但更多的則是比喻。新婦那美麗的形體和堅貞的德行,正像高山大路一樣令人敬仰和嚮往。詩句意蘊豐厚,氣宇軒昂,因而成為表達一種仰慕之情的最好意象,遂成千古名句。
接下兩句「四牡騑騑,六轡如琴「,不僅與首章「間關」二句相呼應,形成迴環之勢,而且那如琴絃的六轡更是包含著詩人對婚後美好和諧生活的豐富想像。最後兩句,又直抒胸臆,情結全篇。
7樓:安卓
jǐng háng xíng zhǐ
景行行止。「景行行止」這句話中的讀音有些分歧,第二個「行」從讀音到釋義都沒有什麼問題,分歧在於第乙個「行」字,所能見到的,主要有三個讀音:háng、xíng、xìng。
讀háng,顯然把景行直接解釋了大路;讀xíng,也顯然是把景行直接解釋為行為正大光明(把行讀作xìng是舊讀,如品行、言行、德行、罪行、獸行等,所以都讀xíng了)。
景行行止上一句
8樓:河馬zhu88說教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是:讚頌品行才學像高山一樣,要人仰視,而讓人不禁按照他的舉止作為行為準則。高山,喻高尚的德行。
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後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句出自於《詩經·小雅·車轄》,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這使得本來的意思發生了變化。
詞語出處
原詩《詩經·小雅· 車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六轡如琴。
覯爾新婚,以慰我心。
譯文。德如高山人敬仰,德如大道人遵循。四匹公馬並排走,六根韁繩如琴絃。
如今新婚遇見你,我心從此得安慰「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舊讀háng。景行(道路)行(行走)止。
小雅·車轄》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在迎娶新娘途中的賦詩。在迎娶新娘的路上,新郎駕著迎親的彩車,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表現出歡快熱烈的情緒。
9樓:知識改變命運
這句話是釋義是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賞析是開篇揭出自己對孔子的無限景仰,繼而從遺書、遺物、遺教三個方面,極言自己對孔子的嚮往;結篇再以總評寫自己對孔子的崇奉。
止在古文中的意思:
1、認為、以為。
2、用。3、原因。
4、介詞,因為。
5、介詞,用。
6、介詞,憑藉……身份。
7、通「已」,已經得意思。
司馬遷《 史記· 孔子世家》專門引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這使得這句話的本來意思發生了變化。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景行行止 到底怎麼讀?
10樓:小小小白
拼音:jǐng háng xíng zhǐ。景行行止,漢語成語。
釋義:大道可供人們行走。「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舊讀háng。景行( 道路)行( 行走)止。
出處:《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鄭玄箋:「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一說,景行,大路。見朱熹集傳。
11樓:文以立仁
《詩經·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據漢代鄭玄註解:「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他把「景行」解釋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
止」在句末可表肯定陳述語氣,相當於「呢」。
根據這種解釋,景行行止中的兩個「行」都是行動的行,因此讀:jǐng xíng xíng zhǐ
12樓:加斯加的小蘭花
jǐng háng xíng zhǐ
釋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舝》。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漢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
宋朱熹則解釋說:「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
13樓:網友
景行行止 [ jǐng háng xíng zhǐ ]生詞本基本釋義。
jǐng háng xíng zhǐ ]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出 處《詩經·小雅·車轄》
14樓:網友
出自詩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應該都念xing)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為光明正大;「止」是個語助詞。
上現代漢語詞典查「高山景行」就有。。
15樓:柏凌柏
jing xing xing zhi
意思是大道可供人們行走,景行就是大道的意思,行止就是可以行走的意思,止只是助詞,沒實際含義。
通常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起用,表示乙個崇高,乙個直白的意思。
16樓:匿名使用者
jing hang xing zhi,原文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7樓:琉琉
就是jing 三聲xing二聲 xing二聲zhi三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麼意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什麼意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這話常見常用,可要解釋清楚,還真得費點筆墨。這話出自 詩經 小雅 鄭玄註解說 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朱熹註解說 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一個是漢儒,一個是宋儒,兩人說法竟有如此大的差異。上句 高山仰止 鄭說 高山 比喻崇高的道德,仰 是...
怎麼理解ERP,怎麼理解erp實施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劃 即將公司的管理放在電腦上,通過記錄的事,進行統計資源,瞭解資源,做資源優化,詳情可以去協力商學院瞭解!就是幫你記錄,分擔,統籌,排板,查詢的東東。怎麼理解erp實施 erp實施是借用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來改造原企業舊的管理模...
緩刑怎麼理解,緩刑到底怎麼理解?
所謂緩刑是指 緩刑,就是對於判處一定刑罰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備法定條件的情況下,在一定期間附條件地不執行原判刑罰的制度。刑法第67條規定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適用緩刑的物件和條件 一 適用緩刑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