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後而信,罰嚴而必 文言文翻譯

2025-03-25 19:00:13 字數 1173 閱讀 3230

1樓:匿名使用者

—《越王問於大夫文種曰》讀書筆記。

越王問於大夫文種曰:「吾欲伐吳,可乎?」對曰:

可矣。吾賞厚而信,嚴罰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試焚宮室?」於是遂焚宮室,人莫救之。

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敵之賞;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塗其體、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勝之勢也。

韓非子。內儲說上》)

這段古文的意思是:越王向文種大夫問道:「我打算攻打吳國,可以激遲嗎?

文種說:「可以。如果我們帶鉛畝獎賞厚重並且守信,懲罰嚴厲並且果斷,攻取吳國是沒有問題的。

您要想知道這事的結果,為什麼不用焚燒宮室來檢驗一下?」在這種情況下蠢森,越王就下令焚燒宮室,可是人們當中沒有誰去救火。於是越王又下令說:

救火的人,如果死了,比照為抗敵而死給與獎賞;去救火卻沒有死的人,比照戰勝敵人給與獎賞;不去救火的人,比照投降敗走治罪。」命令下達後,人們當中有塗抹身體的、又披著溼衣裳的,奔向火場,左邊三千人,右邊三千人,由此可以看出這是必定取勝的趨勢。

2樓:醇香花落

我們一定要獎賞豐厚而有信用,懲罰嚴格而又果斷。

先罰後賞的原文和翻譯

3樓:網友

原文:晏丞相殊留守南京,範公遭母憂,寓居城下。晏公請掌府學。

範公常宿學中,訓督學者皆有法度,勤勞恭謹,以身先之。先課諸生,讀書寢陵蔽食,皆蠢派立時刻。往往潛帶汪賀至齋舍詗之,見先寢者,詰之。

其人紿雲:「適疲倦,暫就枕耳。」仲淹問未寢之時觀何書,其人亦妄對,仲淹即取書問之。

其人不能對,乃罰之。出題使諸生作賦,必先自為之,欲知其難易及所用意,亦使學者以為法。由是四方從學者輻輳。

譯文。相晏殊留守南京,範公的母親去世,為母守喪借住在城下。晏公聘請他掌管府學。

範公經常住在學堂之中,訓導督促學生都很有方法和尺度,辛勤勞苦恭順謙虛,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樹立典範。晚上給學生上課,讀書睡覺吃飯,都定下了時間。總是暗暗地去齋舍察看,見到睡覺的人,就責問他。

那人撒謊說:「剛好有些疲倦,剛躺下休息一會。」范仲淹問休息之前看的是什麼書,那人也胡亂對答,范仲淹馬上取來書問他。

那個人不能對答,於是懲罰了他。范仲淹出題目讓學生作賦,一定自己先作一篇,想了解題目的難易和用意,也讓學生把它作為標準,因為這個從四面八方趕來求學的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