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運使,中國唐代以後各王朝主管運輸事務的**或地方官職。首見於唐。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置水陸轉運顫腔使,掌洛陽、長安間食糧運輸事務。
十八年(730),置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水陸轉運。肅宗乾元元年(758),又置諸道轉運使,掌全國榖物財貨轉輸與出納。代宗後,常由宰相兼領,有時與鹽鐵使併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並於諸道分置巡院,五代廢巡院。
宋初為集中財權,置諸路轉運使掌一路財賦,並監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為都轉運使,簡稱漕,實為府、茄祥衫州以上行政長官。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兵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遼南面財賦官亦有都轉運使與轉運使,掌賦宴遲稅錢穀倉庫出納與度量衡制度,各路置轉運使。
元、明有都轉運鹽使,清有都轉鹽運使,專管鹽務,與唐、宋、遼、金轉運使職責不同。
所以明代有轉運使。
2樓:山朝勳
有轉運使,不過強君權和設轉運使沒有太大的關係,轉運使是管運輸的,嚴格來說轉運使是管漕運的。
3樓:earth秦七爺
轉運使是宋的吧,明是削藩,設廠衛,廢行中書省,中書省,丞相,設三司,六部,八股取士。
明朝統治者為加強君主權力採取的措施有 ①設三省六部 ②設三司 ③設轉運
4樓:
答案d此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明朝加強**集權的措施」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實際上是考查考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經分析四個選項可知,①在隋朝時期;③在北宋時期;②和④才是在明朝時期。
明朝採取哪些措施加強君權?
5樓:找快樂
在地方上廢除中書省,設立三司,在**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還設立了特務機構--東廠。
6樓:迷霧之國
廢中書省,設六部,廢除丞相。
設錦衣衛。實行八股文。
實行削藩。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設立東廠特務機構。
7樓:網友
明太祖廢丞相設殿閣大學士,明成祖設內閣制,加強**集權,內閣實質是皇權的一部分,侍從左右,以備顧問。明朝在地方設特務機構。
8樓:網友
宦官特務 嚴刑酷法。
歷史秦朝 西漢 明朝 清朝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秦朝加強思想控制,實行了焚書坑儒.發展法家思想 西漢董仲舒的儒家大同思想,開始佔據主要地位 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嚴密的控制的文人思想 秦朝焚書坑術士,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和清朝八股取士,清朝更甚剛柔並濟,誘以厚利,威以鼎鑊 焚書啊,殺個人啊,奴隸制啊 秦朝,西漢,明朝,清朝加強思想控制的措...
明朝君權空前強化威繼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行徑反映了什麼
明朝君權空前強大,這是事實。但是在戚繼光那個最厲害的時代,他的真正靠山不是皇帝,而是當時的內閣首輔 張居正。而當時的皇帝萬曆完全是聽命於張居正的。而他抗倭的行為反映的是 一 當時明朝經歷嘉靖朝代之後軍事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而軍隊實力的減弱也要歸因於明朝財政政策的弊端。因為維持軍隊數量以及質量都需要一...
明朝的皇帝有哪些,明朝有哪些皇帝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姓名 廟號 諡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 1368年 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成皇帝 建文 1399年 1402年 上金貝古墓 朱棣 成祖 原為太宗 文皇帝 永樂 1403年 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