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拋物最新法律規定,高空拋物最新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5-03-30 16:10:09 字數 2086 閱讀 5400

1樓:田瑞瑞

法律分析:最高人敬燃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逗衡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明確對於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同時明確物業服務企業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亮指虛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2樓:上海法和

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最新規定是:

1、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2、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可能會讓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知告二百五十四條。

不明拋擲物、墜落物致害責任】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搭山明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唯態,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高空拋物最新法律規定有哪些

3樓:王佳偉

法律分析:目前故意高空拋物的法律規定是新發布鉛襪大的民法典,而民法典還沒有生效,除了民法典,還有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意見,故意高空拋物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 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槐豎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好乎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七十五條 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

高空拋物法律怎麼規定

4樓:胡文學

高空拋物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主要涉及到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和妨害公務罪。

具體如下:1、故意傷害罪:如果高空拋物行為導致他人身體受到損害,構成故意傷害罪,最高可處死刑;

2、故意毀壞財物罪:如果高空拋物行為導致他人財產損失,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3、妨害公務罪:如果高空拋物行為妨害了公務,構成妨害公務罪,最高可處有期徒刑三年。

高空拋物的後果可能十分嚴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危及他人安全:高空拋物物體的速度較快,如果砸中行人或車輛,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甚至死亡,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2、損壞他人財產:高空拋物物體較重,如果砸中他人的財物,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損害社會治安:高空拋物行為不僅影響公共安全,還會造成社會的不良影響,破壞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

4、法律責任:高空拋物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可能會面臨刑事或治安管理處罰,嚴重者可能會面臨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甚至死刑的處罰。

綜上所述,應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進行高空拋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法律規定遺產繼承要交稅嗎,法律規定繼承遺產要交稅嗎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國現在還未徵收遺產稅,所以單純的遺產繼承是不需要交稅的,但在繼承期間,例如房產過戶 車輛過戶其他有價 的交易等等,大多是都需要繳納契稅 增值稅等稅費的,建議詳情諮詢當地稅務局,以其回覆為準。法律依據 繼承法 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

法律規定傷人事故必須需要酒檢,法律規定打傷人怎麼處理

法律有規定傷人事故必須需要酒檢。根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範 規定 第版三十 權條 交通警察在現場應當查驗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身份證件 機動車駕駛證及機動車行駛證 保險標誌等,並進行登記,依法傳喚交通肇事嫌疑人。當事人不在現場的,應當立即查詢。第三十一條 交通警察在現場勘查過程中,可以使用呼氣式酒精...

法律規定工資應該是怎麼算,按法律規定月薪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是

一 制度bai工作時間的計算 du 年工作日 365天 104天 zhi休息日dao 11天 法定節假日 版 權250天 季工作日 250天 4季 62.5天 季 月工作日 250天 12月 20.83天 月工作小時數的計算 以月 季 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二 日工資 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 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