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世界國家的科技差距越來越大了?

2025-03-31 23:00:14 字數 3963 閱讀 6141

1樓:網友

因為:1,頂尖現代科技需要大量的前置科技。2,現代科技效果十分強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身無一物的流落到荒島上,想做個防身的**,你會做什麼?【竹矛】可能是最現實的。找個石頭打出尖,用它砍根竹子。

再把竹子一端削尖,竹矛大概就做好了。那麼深入的問一句,「你為什麼能做出竹矛?」這是因為竹矛的前置科技是「打製石器」,它不難做,你找塊石頭試著打幾下就可以掌握技巧。

但是如果你想做點厲害的現代**,那就不同了。比如你想做【衝鋒槍】,那麼問題就來了。發射藥怎麼做?

槍管怎麼做?彈丸怎麼做?彈殼怎麼做?

機匣怎麼做?撞針怎麼做?……完全不會啊。。。

即便你是乙個現代人,知道發射藥「硝化棉」的配方,那麼硝石。

怎麼做?你得會煉硝啊。就算你碰巧是學化學的,會煉硝,那煉硝的原料——硝土開採怎麼辦?

你又不會了。。。乙個衝鋒槍需要的前置科技就可以畫乙個好幾層的樹狀圖。

這就是現代科技睜旁的特點——需要大量的前置科技。

古代的科技深度不高,小國可以說「大國有什麼我們就可以有什麼」,只是數量少或者質量稍差一點。幾個小國聯合起來確實可以跟大國對抗。然而現代科技,對應現代工業,形成了一張巨大的產業鏈談桐,或「產業網」。

小國永遠也不可能掌握尖端科技的完整上下游技術,只能掌握產業鏈上的某一環。而一套完整的產業鏈還會吞含早坦下巨量的勞動力。然後越是高階的產業,需要的勞動力質量還越高。

你既需要一定數量的高階勞動力,也需要數量龐大的、受過基礎教育。

的普通勞動力。而光「基礎教育」這一項,就難倒了一大批國家。他們連邁入工業化的門檻都過不去。

這還不算完,一套完整的產業鏈需要的資源也是五花八門。小國就算掌握了技術,還有可能會缺關鍵原料。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未來一定是掌握在大國手裡。小國寡民沒有未來。

2樓:體壇炕上說

有一條就是美國人是搜刮全球的禪猛高階人才,我們大部分都是自己著手在做。人家吸引人才的方法是給國籍,咱們不承認雙國籍伏此。很多國外的高階人才缺襲迅就不太願意來。

3樓:寶寶很

因為歐洲一圓陪戰二戰把自己打廢了啊,中高質量的人才基本都跑到美國去了,而美國的發展紅薯腔孫利你覺得是怎麼來的?怎麼就一下子數鏈打倒了日不落帝國,為什麼二戰後的殖民體系迅速土崩瓦解,為什麼那個時候美國和蘇聯都是心有靈犀呢。

中國和美國的科技差距有多大

4樓:我叫大符號

其實市場很大,其實市場很大,當然中國每年都得追趕上。

當然中國每年都得追趕上。

5樓:臨界觀察眼

對於國家而言,科技實力非常重要,科技的先進與否,直接決定了一國的經濟水平和軍事實力,正因此,科技實力全球第一的美國,也是目前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也是全球唯一乙個超級大國。

為什麼世界各國更重視科技的發展

6樓:情小炸

第一,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迅速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發展和產業的興起是推動,人類文明持續進行和,世界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巨集悔,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格局,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大解放,人們生活水平實現大提高,從根本上改變了歷史軌跡,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又進入乙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活躍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許多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地湧現,科技成果,不斷應用於食物上產業組織形式和產業鏈條,更具壟斷性,這些將重新塑造全球經濟結構,給世界帶來無限的發展潛力。

第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加派悔快世界的變革,經濟是發展科技的第一要素,之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以及商品產業甚至資訊等開始在世界內自由流動,大大的促進了商品的流通,**的繁榮,投資的便利,資本重組,技術發展人員流動形成了更多的產業鏈,價值鏈,**鏈,使資源分配更合理,人類的生產力得到更高的發展和釋放,世界的,整體發展蔽羨正水平顯著提高,人類的互動十分頻繁,深入廣泛各個國家的聯絡比以往更加的平凡緊密。

現在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

7樓:手機使用者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技術存在三大差距。 一是製造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航天、軌道交通裝置、煉油技術等以自主創新為主,但水平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通訊、家電、發電裝置、船舶、軍用飛機、載重汽車及鋼鐵製造等在經歷引進之後,國內企業自主開發,創新能力有明顯提高;轎車、大型乙烯成套裝置、計算機系統軟體等處於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過程,尚未掌握系統設計與核心技術;大型飛機、半導體和積體電路專用裝置、光纖製造裝置、大型科學儀器及大型醫療裝置等主要依賴購買國外產品。

二是製造技術基礎薄弱。設計技術、可靠性技術、製造工藝流程、基礎材料、基礎機械零部件和電子元器件、基礎製造裝備、儀器儀表及標準體系等發展滯後,制約了製造業的發展。 三是製造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

絕大多數企業技術開發能力薄弱,尚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缺乏一支精幹、相對穩定的力量從事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尚不健全,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專家表示,當前,大力提公升我國製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我國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有多大

8樓:金凱麗

中國各領域發展嚴重失衡,可以說「偏科」。

在某些尖端領域,比如空間技術、核科技、先進**等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儘管都與美國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經很領先了;然而其他領域就不容樂觀了。

主要是生產生活中的科技,遠不能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舉個例子:日本從中國進口花生,**很低;他們在船上就能把花生脫殼,將廢料加工成材料,**賣給中國!

再比如說紙,原本是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的版權,可現在呢,別國的高質量紙張中國怎麼也造不出來。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列舉。

此外,中國民間科技幾乎為零,也是一大硬傷。美國有70%的發明是在民間研究所或民營企業中誕生的,人家民間都能搞太空旅行!中國民間連個飛機都造不出來,更別說「穿梭機」了。

中國科研主要靠中科院和大學,群眾基礎極其薄弱。

其實中國與外國的差距從世紀就漸漸拉開了。我國古代長期閉關鎖國,後來又連續錯過了三次產業革命,歷史差距由來已久。

9樓:網友

無知害死人,誰清楚!誰見識過,又瞭解多少!

中國的科研技術為什麼趕不上世界水平?

10樓:網友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

首先從教育來看,中國的教育體制是非常落後的應試教育,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很難有真正創造性的人才。

其次從科研體制來說,中國的科研體制很少關注基礎學科的投入,就在追求立刻出成果的東西,在這樣的體制下,很難有乙個紮實的基礎。

11樓:杜國棟

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同;因為西方國家高新技術進行壟斷;

這些年我們國家科技的發展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拉大了還是減小了?

12樓:

有的方面減小了,比如航天航空艦船。。

有的方面一直那麼大有的還越來越大。。比如冶金,材料。。

13樓:遼泰州城

有些科技方面相差無幾,有些就相差10年到20年。

與發達國家比中國科學技術差在哪

14樓:網友

中國科學技術與行政混雜在一起,很大程度上,行政決定了科研成果。而且,科研成果轉的錢比給本科生講課轉的錢多得多。絕大多數科研人員,不是出於對科研的興趣,而是當做盈利的方式。

中國科學技術創新行差,相互抄襲的現象和偽造現象較為普遍;科研較為理論,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把科研技術的等級作為職稱評選和能力大小的標準;

15樓:**甲

按重要程度 1 制度 2 教育 3 人口素質。

中國現在有什麼在世界上領先的科技,有什麼尖端技術,是中國自己研製出來的嗎

這個幾乎沒有,只有少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膠囊攝像探測儀,目前只有以色列和中國研發出來了。中國人這個智商能有什麼成就啊 我國在航天技術領域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1964年6月,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騰空而起。2.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1號。3.1999年...

世界科技最先進的國家是什麼

美國是當今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科學家 工程師隊伍。20世紀90年代,美國有35位科學家獲得了自然科學類的諾貝爾獎,佔總數的61 在世界公認的四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中,美國發表的 數佔到了總數的近40 美國還是世界上擁有專利最多的國家。此外,美國的科研裝置和科研手段 科研水平與潛力 ...

現在哪些國家的國王還有行政權,現在世界上還有那些國家有國王 實際 掌權

保留國王約國家基本保留王室名譽與待遇,沒有行政權。英國女皇也無權干政。自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以來,世界上許多王權國家要麼通過革命廢除王權,要麼通過改革,限制王權,現在的王權國宗基本上都是君主立憲體制,國王的行政權受憲法的嚴格控制。現在西方世界已經完確立了君主立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