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313傾國傾城
面積最大的洋:太平洋(約18 000萬平方千公尺,約佔全球海洋麵積的1/2)
面積最小的洋:北冰洋(約1 300萬平方千公尺兆春穗)最深的洋:太平洋(最深處深度11034公尺)森塵。
跨緯度最廣的洋:大西洋。
跨經度最廣的洋:北冰洋。
緯度最高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約萬平方千公尺)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土耳其,11350平方公里)最深的海:珊瑚海(太平洋,平均深度2243公尺)最淺的海:
亞速海(歐洲,平均8公尺,最深14公尺)最淡的海:波羅的海(歐洲,海水鹽度只有7~8‰,各個海灣族卜鹽度更低,只有2‰)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
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太平洋,-11,034公尺)最年輕的海:紅海(4000萬年曆史)
透明度最大的海:馬尾藻海(北大西洋,最大72公尺)世界之最。
2樓:一枚腐女
這遊型裡寫的很詳細者磨賣首逗呀。
地理中最難的是( )的內容
3樓:香市
a 有固定套路解題,時區的計算沒有地方時難,地方時又沒有跨天的兩條日界線難,理解了之後都非常簡單,可以交流。
b 洋流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部分了,因為我們不研究具體成因和微觀,巨集觀上模式圖非常簡單,僅僅是記憶上的問題。
c與d可以說都是同一類的題目,等值線圖的判讀,個人傾向於等壓線的判讀,因為等溫線至少都還會告訴你是在同一海拔,而等壓線還要區分不同高度,影響因素除了溫度,海拔,保溫作用,削弱作用,晝夜,季節,地形地勢,熱島效應,下墊面情況,逆溫現象等等,複雜的多。
所以個人選c。
本人任教高中地理,歡迎交流。
4樓:網友
a 時區的計算。
我個人覺得地理中難的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中難的就是時區了,有點複雜,聰明的孩子學這個不費勁,呵呵。
5樓:網友
a或b吧,也稱不上是最難,相對c或d來說。尤其是a,總會出一些刁鑽的題。
6樓:白哉之妻
a。這不是你知道技巧就能解決的,同時需要你的絕對細心計算和縝密思維。
其他的只要你掌握了它們的規律馬上就能做出來了,難度不大。
當然如果你理性思維較好,那時區的計算對你來說會比那些簡單咯。bcd屬於記憶方面的內容。
7樓:人們的
額呵呵,應該是時區的計算!
如果數學不好的人!
會被饒暈掉!!
8樓:天極宇智波
a.這個是最難的!需要敏銳的判斷力和分析能力。說實話,高中時候我們都沒有少在這個方面吃虧!
9樓:墨柳如一
a時區的計算,這是最難的,當初老師給我們一點點掰碎了講了將近乙個多月,我們還懵懵懂懂的呢。
10樓:網友
相對還是a費事一些,當然因人而異。
11樓:轉身雙子
時區的計算,邏輯思維要好啊。
地理 真難啊。 **等 謝謝啦
12樓:網友
a、b、c三點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是___c___白晝最長的是___b___b點的晝長比a點(長、短)__長9___小時。
4.乙為___12___點鐘,丙為___18___點鐘,b點日出是___3___點鐘,b點日落是___21___點鐘。
此圖為以南極點為中心的俯檢視,按照地球自轉方向,南順北逆,圖中呈順時針方向,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此時節氣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部分引用,懶得打,請勿見怪)
1、c點位於南迴歸線,與太陽的角度成90°,為最大。
2、北半球的冬至日南極圈以內會出現極晝夜現象,b點離南極圈最近,因此白晝時間也最長。
3、圖中每兩條經線相差45°,相差3小時,a點位於赤道,晝夜等長,均為12小時,b點乙點相差45°,此時時間為9點,b點與晨線所在同緯度經線相差90°,即得出b點3點日出,b點與同緯度昏線的角度為180°,相差12小時,得出日落時間為21點。則比a點的晝長長9小時。
4、乙點為12點。
5、丙與乙角度為90°,相差6小時,為18點。
6、b點日出為3點,日落為21點,計算方法在第三空中已寫明。
不明白一樓的怎麼會認為乙點為11點呢?,且b點的夜長也不為3小時啊。
地理難題。
13樓:普通語言學
首先從「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入手,假設該地位於北半球,根據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當地緯度+,可計得該地緯度是43°n,假設該地位於南半球,根據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當地緯度-,可計得當地緯度是90°s,43°n位於中緯度中溫帶地區,1月份的平均溫度絕不會是,因此可以排除這個可能,所以該地必定位於南半球,緯度在90°s,由於其冬至日太陽高度是約數,所以該地位於南極點左右。該地的自然條件基本符合南極點附近地區的情況,若是填南極點是不必填經度的(題目也欠缺求取經度的條件)。
ps:南極點終年被冰雪覆蓋,冰雪厚度達2000公尺,海拔高度為3800公尺;氣候異常惡劣,年平均氣溫為-49℃,夏季平均氣溫為-32℃,冬季平均氣溫為-78℃。(一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
14樓:網友
南極我是這麼判斷的 根據冬至日太陽高度角可以知道大約是北迴歸線以北地區或南極。
但同時一月平均氣溫零下攝氏度(這哪是人住的地方) 而且年降水量10mm(北迴歸線以地區是大陸或海洋,不大可能降雨量那麼低,如果是沙漠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但沙漠沒可能海拔2830公尺吧) 南極的話一切都說得通了 冰層厚,有海拔2000多公尺不奇怪,而且溫度低(雖然是極晝)年降水量的話,那地方雲少,所以。。。說了那麼多,還滿意嗎?
15樓:網友
我猜的:北緯度,經度應該在格陵蘭島上吧,我不確定。
地理難題
16樓:網友
a,(北緯20°,東經150°)北半球,東半球。
b,(0°,東經160°)東西南北半球交界即赤道。
c,(南緯20°,東經170°)南半球,西半球。
d,(南緯40°,西經175°)南半球,西半球。
17樓:煙塵鬥亂
a( 20°n , 150°e )b( 0°n,160°e )c( 20°s,170°e )d(40°s ,175°w )
在東半球的點有:a
在西半球的點有:c,d
在南半球的點有:c,d
在北半球的點有:a
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160°e,即從160°e——20°w為東半球。20°w--160°e是西半球。
以赤道為南北半球分界線。
東經,從左往右依次增大,如你的圖。
西經,從左往右依次減小。
會判斷了嗎。
18樓:網友
很簡單的題目 閣下要記住的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即20°w和160°e 而南北半球的分界線相信你也知道的 就是 赤道0°還有順著地球自轉方向 逐漸遞增的是東經度 逐漸遞減的是西經度 因此。
a (150°e 20°n )
b (160°e 0°)
c (170°e 20°s)
d (175°w 40°s)
在東半球的點有:a和b 在西半球的點有:c和d在南半球的點有:c和d 在北半球的點有:ab點位於赤道。
19樓:荊悠
a(20n,150e)東半球,北半球。
b(0,160e)東西南北半球交界。
c(20s,170e)南半球,西半球。
d(40s?,175w)南半球,西半球。
20樓:中中屁孩
a-150e20n b-160e0赤道 c-170e20s d-175w40s 在東半球的有點 在西半球的有點 在南半球的有 在北半球的有a點 b點只數東西半球 不是南半球 也不是北半球。
一道超難的地理題 求解
21樓:網友
條件1、m、n兩地緯度相同且位於同一經線圈上。
條件2、m與太陽光相切於m
由條件一可得出的理論是,m、n必然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否則他們倆不可能緯度相同。所以他們在同一條經線圈上(比如0°和180°合在一起就是一條經線圈)。所以m、n的中間必然是極點。
由條件二可得m是晨昏線與經線圈的焦點,必定在極圈之內。所以m點右邊出現了極晝,而m點則是剛出現極晝的地區,它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減去他的緯度的2倍。極點到m的角度就是90°減去緯度,又因為m、n同緯度,故m正午高度為a
第二題,其實就是問你正午太陽高度在極圈內的範圍。
第三題,就是問你在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逐漸變大的時候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d是錯的,江淮伏旱有沒有也是兩說,有的話最早也得月份。所以不考慮它。a正解。
你高几的孩子?高三的話,這個題不算難哦,可能對於高二高一的孩子有點難吧。好好掌握一下地球運動規律吧,對你做這些題有幫助。
你可以先把條件寫出來,再找有沒有隱藏條件,都寫出來再解題,你會發現簡單了很多。
希望對你有幫助。
22樓:生死行
由題意,m,n的中點應該是極點,且m,n兩點只能處於兩級圈內。
所以有1、b
2、a3、a
貌似第3題的d也是有可能的,因為那時正是從春分到夏至的過程。但是a是肯定的。
23樓:網友
有一定難度。對照夏至日的日照圖,理解每一點、每條線的含義,對你不成問題了。ok?
地理上的世界之最,地理上的20個世界之最
世界地理之最 1 世介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 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 2 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 最低的大洲歐洲 3 世介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4 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5 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6 世界季風最顯著的地區東亞 ...
世界之最地理的
1.世界海拔最高的洲 南極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 海拔最低的洲 歐洲,平均海拔300m 最大的洲 亞洲,面積4 400萬km2 最小的洲 大洋洲,900萬km2。2.世界最高大的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m,是地球之巔,世界屋脊 最長的山脈 南美安第斯山,被稱為 南美洲的...
地理世界之最,亞洲的世界地理之最20條
中國擁有世界之最包括,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中國最長也是世界最長的運河 京杭大運河,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黃河。就算中國的都太籠統啦,建議你去買一本 吉尼斯記錄大全 一目瞭然。亞洲的世界地理之最20條 1 世界上最 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 2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