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農簡介 神農大帝簡介

2025-04-03 12:05:06 字數 4343 閱讀 8123

1樓:青妍知識屋

1、人物簡介。

神農即炎帝。

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

又號魁隗氏、連山氏。

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2、相關傳說。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蠢穗行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帶譁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

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

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族巖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炎帝被道教。

尊為神農大帝。

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神農是誰?

2樓:生活對對碰

神農是炎帝。

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製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曾建都山東曲阜,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

神農氏又曾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後因誤食「火焰子」腸斷而死。《神農本草經》即是依託他的著作。炎帝神農在位120年,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380年。

炎帝神農,中華始祖

三湘四水,曾是遠古中華民族創始人—-炎帝神農氏的領地。炎帝神農氏在此始種五穀,以為民食;製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嘗百草,以醫民恙;治麻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儲民用;削桐為琴,以怡民情。

首闢市場,以利民生;剡木為矢,以安民居。完成了從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田耕的歷史轉變,實踐了從矇昧到文明的過渡,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跨越。

神農簡介

3樓:星恩文化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農。

神農藥品說明書。

shén nóng

shennong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神農,又稱炎帝、農皇,姓姜,名魁。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1] ,是距今約4700年原始農業社會的首領,在位一百二十年。與傳說人物燧人、伏羲合稱「三皇」。

淮南子·修務訓》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握轎十毒。」後世有神農嘗百草而始有醫藥之傳說。

神農曆來被視為藥物的發現者和使用者,尊奉為中國醫藥學之創始者。正因為如此,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藥物的著作,被命名為《神農本草經》,即寓有尊崇懷念之意。

幾百萬年前,人類的生活十分艱苦,風雨雷電、洪水猛獸、瘟疫和傷病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但是人們憑藉著生存下去的本能,和無盡的智慧,戰勝了自然界的種種災難。在這場鬥爭中,草藥的發現對於挽救人們的生命和**傷痛和疾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完成這一艱苦的工作的,就是中醫史上一位傳奇般的人物——神農氏。

神農氏是一位勤勞勇敢、聰明善良的人,他見到人們被疾病和傷痛折磨著,心中很是不安,便下定決心去尋找可以治病救命的藥物。他頂烈日、冒酷暑地在山野之間採集各種草木的花、實、根、葉,細心的觀察形狀,仔細的品嚐味道,並體會服食之後的感受。這些藥物,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辣;吃下去以後,有的使人寒冷,有的令人燥熱,有的清涼爽口,有的溫潤滋養;有的能止痛,有的能消腫,有的使人嘔段圓肆吐、腹瀉,也有的讓人精力倍增,甚至還有的具有強烈的毒性腔舉,服食之後,痛苦難當。

即使是經常會遇到可怕的毒性草藥,甚至威脅生命,神農氏依然抱著為民除病的信念,沒有一刻耽擱的採摘、服食、品嚐和記錄。終於有一天,他掌握了幾百種草藥的性味和功用,把它們帶給了在病痛中掙扎的人。從此,人類的生命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護。

這便是神農氏,他還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明者。他教人們開墾土地,播種五穀,帶動了原始社會後期,由漁獵畜牧到農業經濟的轉變和發展,他,便是以「大德」聞名於世的三皇之一——「炎帝」。「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是神農氏的大德的完美寫照。

4樓:老吳愛吃魚

人物簡介 神農即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相關傳說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州攜,氂生帝哀宴跡世,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

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晌肢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神農氏簡介

5樓:得書文化

神農氏個人資料。

中文名:神農氏。

別名:姜、炎帝。

性別:男。所處時代:戰國時候。

民族:華夏族。

出生地:姜水(今河南寶雞)

出生日期:農曆四月二十六日。

職業:部落首領。

成就:農業部落、神農王朝、農業、醫學鼻祖。

代表作:《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

神農氏簡介。

神農氏是五氏出現的最後一位神祗,中國近代神話傳說中工業和醫藥的發明者。華夏太古三皇之一,被世人稱頌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地皇」等。因以農業為主,他的部落稱神農部落。

傳說中的工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遍嘗百草,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炎帝簡介,教人醫療與民俗,掌管醫藥及工業的神?,能祈禱農業收成、人民安全,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就在三皇以後,又經過短暫的若干年代,出現了上述五氏: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五氏的「氏」的本意只是神?,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個級別神?。

神農氏世稱「農皇」,是國內上古期間的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他教人稼穡,後被神化為宗教神?。他生於姜水(今寶雞境內),葬於「茶鄉之尾」(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陶器以木頭耒,教民稼穡飼養、製陶紡織及使用火,因功勳卓著,以先聖稱氏,故為炎帝,尊號神農炎帝簡介,並被後世尊為國內農業之神。

神農氏,中國近代神話傳說中工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他發明及生產了耒耜等多種農具,教人民進行耕種,反映了國內原始時代從採集、漁獵進步到工業文化的狀況。

神農氏又被尊為醫藥之祖,曾親身用口感受百草,發明藥物及教人祛病。後世傳說神農氏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因而能消除百毒,又傳說他因嘗百足蟲(一說斷腸草),不能解其毒而死。另有傳說神農氏即炎帝。

傳說神農氏的肚皮是白色的,可以看到這些動物在眼睛裡的反應。因此他親嘗百草,以區分藥物功效。並藉此撰寫了人們最早的專著《神農本草經》、教人飼養五穀、豢養牲畜,使歐洲工業社會構造完成,神農氏的發生結束了乙個時代。

因以工業為主,他的部落稱神農部落。

神農大帝簡介

6樓:金色盛典歷史

神農大帝簡介

炎帝神農氏,名石年,是少典國王的長子。

他的黎民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越打越少。老百姓生活疾苦,神農氏瞧在眼裡,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飢?

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凳數之利,以教天下」以農業改善社會博得神農之名。

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樑。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然後用腳踩橫樑使木棍深入,然後翻出。改進的耒有兩個尖頭或有省力曲柄。

耜類似耒,但尖頭成了扁頭(耜冠),類似今天的鍬、鏟。耒耜的發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後來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粗巧稱犁為耒或耒耜。

根據傳說,神農氏部落有五大貢獻:

第一,用木材製造耒耜,教人民墾荒種地。

第二,發明農業,種植糧食作物。

第三,從前人們沒有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時才開始製造出來。

第四,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嘗百草是為了知道百草的藥性,進而發展用草藥治病的技巖粗鍵術,神農也因此貢獻了偉大的生命。

第五,發明紡織,抽出麻絲,利用輪紡織布,發明養蠶的嫘祖便是神農氏的後代。

介紹神農氏,神農氏是誰

一 炎帝 神農氏 神農氏,即炎帝,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傳說炎帝神農,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龍顏大脣。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 製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曾建都山東曲阜,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神農氏又曾跋山...

炎陵神農谷好玩嗎?株洲神農谷怎麼樣

神農谷森林公園自駕車路線 1.沿京珠高速到衡陽大鋪,轉入衡茶高速到炎陵分路口下,再沿g106線,到炎陵縣城,轉入s321線,到沔渡鎮,轉入縣鄉道路,到十都鎮,然後就到了神農谷景區。2.株洲市 先從醴陵市到攸縣,到茶陵,再到炎陵縣城,轉入s321線,再到沔渡鎮,轉入縣鄉道路,到十都鎮,最後到神農谷景區...

《神農本草經》出自哪個朝代誰能告訴我《神農本草經》到底是成書於哪個朝代?

神農本草經 的作者及成書時代尚無實證加以確定,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一世紀左右,即秦漢時期 也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總結 蒐集 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此已經是醫學史界比較公認的結論.神農本草經 又名 神農本草 簡稱 本草經 或 本經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