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有何禮儀文化?羌族的風俗文化

2025-04-03 13:45:11 字數 2952 閱讀 4215

1樓:回憶

羌族禮儀反映在日常生活諸方面,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年節禮儀:農曆九月九為煮酒日,農戶用青稞、小麥、玉公尺、豌豆、胡豆「五色糧」祭山神、天神。農曆十月初一羌歷年,古時在白石神處掛牛頭,舉行祭祀。

過大年,農曆正月初一前,臘月二十八日吃掛麵、蕎餅。二十九日吃蕎麥菜餅。三十日將五代祖宗名字寫在紙上,在角角神前供三天。

大年初一早上迎祖接神,舉行家拜禮,用灶灰在大門前畫一圈。

婚俗禮儀:訂婚舉行「開口酒」、「小訂酒」、「大訂酒」,婚禮舉行「花夜」、「正宴」、「回門」等儀式;婚禮中由男女各家分別承辦迎親、派迅空送親事宜;舅父負責為新人簪花掛紅;席間正客、遠客、長輩先入座,年長者上席,餘者按輩份、年齡入偏席、下席;上菜敬酒先正客,其他次之;正客未下宴,其他客人不離席;宴畢,由主人分客,村寨各戶負責安排遠客住宿;婚禮程式安排由總管負責;婚禮結束主人宴請鄉幫。

喪葬禮儀:人死,向死者直系親屬報喪,請「許」開路;親朋近鄰到喪家悼念,喪家為死者淨身、剃頭,穿三褲六衣入棺。三天塵瞎內入葬,親朋近鄰均參加葬禮。

在民間流行有喜事不請不到,憂事不請自到的規矩。

服飾禮儀:在婚、喪、節日活動中,羌族以穿各種服飾表示禮節。白色服孝時穿,大紅服典禮時穿,昌纖粉紅服出嫁時穿。<>

2樓:聖維風

冠禮:是為成年男性舉行的儀式。8月請「許」來家行法事,10——12月間請親友圍坐火塘,「許」手執始祖像,冠禮人著新衣向像而跪,「許」將用白公羊毛線和五色布條圍在冠禮人項上,以示始祖贈品。

然後「許」與冠禮人跪地禱祝始祖庇廕,冠禮人與天地同老,日月同團改鬧生。爾後族長敘史、「殲模許」誦經、祭祀家神。此外在祭山會中,「許」向第一次參加祭山會的青年人胸前系一根羊毛線,在其額上抹陳豬油,以示天神保佑,塌罩能見世面了。

咂酒禮儀:咂酒為節日、婚喪嫁娶、集會議事、日常生活必備禮品。吸飲前須由長者開壇致辭,用酒杆連蘸三滴咂酒灑向空中表示對天地諸神的敬意,然後眾人方可按輩份、年齡、主客依次飲吸。

羌族的風俗文化

3樓:加二聊生活吖

羌族的風俗文化如下:羌族的民俗很有特色,至今保留著白石崇拜習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羌笛傳自遠古,各種歌舞歡快多情,羌族服飾有獨特的魅力。

其民族著名節日有羌歷年、祭山會、牛王會,昌睜娛樂活動有跳莎朗舞、爬天杆、射獸饃、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繡、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風情。羌族地區盛產花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調味品。

羌族的由來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乙個古老的民族,古羌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耐圓歲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民族語言為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

羌族自稱「爾瑪」或「爾咩」,被稱腔手為「雲朵上的民族」。主要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等縣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平武縣以及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江口縣和石阡縣。大多數羌族聚居於高山或半山地帶,少數分佈在公路沿線各城鎮附近,與藏、漢、回等族人民雜居。

羌族的風俗文化

4樓:世紀網路

羌族至今保持著古老的人生禮儀,孩子出生後,女婿要攜禮向岳母家報喜,親友帶著衣物、祝公尺、雞蛋和掛麵看望產婦。羌族男子十五週歲時要舉行成年禮,屆時親朋好友圍著火塘而坐,受冠禮者身著新衣,朝家中神龕下跪叩拜,並接受釋比代表天神饋贈的禮品。

在羌族,火塘是神聖的,任何人不得檔知跨越火塘,不能在火塘邊吵架或說不吉利的話。羌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喪葬習俗,葬式分火葬、土葬、巖葬、崖葬幾種,其中火葬的歷史最為悠久,後受漢族影響,將土葬作為主要葬式,並一直保留至今。

羌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明。羌族人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懸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橋及挑橋、偏橋、木橋、石橋等,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民保持與外界的交通往來行春消。竹索橋一般長達二三十丈,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橋樑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

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發明,並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換為鋼繩了。

解放後羌區交通鉅變。公路從無到有,如今鄉鄉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機耕道,森殲還有兩條國道,四條省道通過羌區。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數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達。

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羌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羌族有什麼習俗?

5樓:小小歐平兒

羌族有敬老、好客、冠禮、尚武等良好的傳統禮俗。

羌族社會在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處處表現出對長者和老人尊重。過去凡婚喪節日聚飲咂酒時,都由最年長的人先致開壇詞,說吉利話。隨即開壇先飲,然後依長幼次序飲酒,雖寨首、團總、鄉保長亦不在長者先。

老人進屋,屋內的人要起立相迎讓座。宴席由老人坐上位,待其坐定後,他人才能入座。路遇老人,必側身讓路,騎馬遇老人,要下馬行禮。

群眾性的歌舞時,也往往由老人領唱領舞。新中國建立後這一禮俗得到繼承併發揚。

羌族人民歷來尚禮好客。有所謂「進門三禮:煙、酒、茶」一說,一些地區在貴客臨門時要鳴槍歡迎,並邀親鄰陪席,共飲咂酒,演唱歌舞以助興。客人在主家也不隨意進側房或上樓。

6樓:網友

羌族,自稱爾瑪,是中國西南的乙個古老民族。現在中國官方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現有人口約萬人(2000年)。

羌族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後滋事。

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羌族,自稱爾瑪,是中國西南的乙個古老民族。現在中國官方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現有人口約萬人(2000年)。

羌族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後滋事。

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

朝鮮的禮儀,文化,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朝鮮人在公共場合非常注重禮儀。與外人相見行鞠躬禮,並且同時問候對方 您好!在行禮時,通常不準頭戴帽子,手提物品。在一般情況下,主人要先向客人施禮,晚輩 下屬要先向長輩 上級施禮。對方也必須鞠躬還禮。朝鮮人有著尊老 敬老的良好傳統。在朝鮮民間,晚輩在拜見長輩時,有時要行跪拜禮。在日常交往中,朝鮮人習慣...

唐朝的文化唐朝的文化風俗

1 雁塔題名 隋代開創了通過考試選撥 的科舉制度。唐代在隋朝基礎上進一完善。由此,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成為普遍的現象。當時,流傳著雁塔題名的習俗,即科舉考試得中後,把自己的名字題寫在大雁塔上,以示誇耀。2 吟詩作賦 唐玄宗在位期間,在科舉考試中,增加詩賦內容。因而...

苗族風俗文化,苗族的民族文化以及風俗

苗族的民族文化以及風俗 苗族的民族文化有自然崇拜 圖騰崇拜等,其生活風俗有吃油茶 穿苗服和住吊樓等。 吃油茶 油茶是將油炸後的爆花公尺,摻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興,不喝,則視為瞧不起主人。有的還要喝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穿苗服 苗族的服飾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男,一般...